有了相當的正確原理 (切線瞬時速度 '極' 大時點、莫諾曼手動肩轉原理、單雙揮桿平面競合理論、抵銷理論、大榮手等) 與一定熟練的基本動作 (來 '洗' 歸頭) 後,便可將所知操作融入意識,用意識帶領操作、以操作實現原理,擊球時心中僅存著意識,方能與自然合而為一,達到穩定強力的釋放,故創 '意識流',使大家能朝著職業選手之路,再往前邁進一大步。

意識,是 '擊球'、'感覺'、與 '想法' 的整合。

所有球友都知道,雖有正確的原理原則,但實際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究其由,不外 '肌肉筋骨的柔韌' 與 '肢體間各動作的協調',所幸這個問題不大,透過 '慢動作' 可以矯正並調整至理想的 '相對位置'、'作動順序'、與 '用力比例'。這只是第一步,我稱之為 '操作基礎'。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以為具備揮桿基礎後便能把球打好,我操它妹,趕快把這想法丟掉,這還差得遠咧,這誤會同時也導致了無數的勇者與理想家,後來全部成為高球殿堂門口祭祀的供品,無數的血刀塚插在門前,笑看那些衣著光鮮、裝備新穎的初學者們,漸漸的變成一個個待虐的豬頭。這裡是高球第一個輪迴的業障,苦不堪言。

有了揮桿的基礎後,稍加熟稔,便可將操作速度逐漸加快至正常,也就是 '下場擊球' 的狀態 (這裡只討論揮桿,其他因素暫不論);在這一形成中,會漸漸忘了 '操作',例如 '脊柱的傾角為幾度、手肘指向何方' 等 '數據',只記得一個 '整體的感覺',一個各肢體間相對位置與順序的 '律動感',這是第二步,我稱之為 '體感基礎'。這種體感,相當抽象,難以具體化,且時常因時空變異而有改變,所以很不穩定;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以為具備操作基礎後便能把球打好,我操它妹,但不必把這想法丟掉,因為這已經離康莊大道不遠了。差在不是每一次操作都能掌握,稍有過大的失控,則一發不可收拾。這狀況連職業選手都不時會發生,不能說情有可原,更不能說在所難免,而應積極設法避免,不要動不動就陷入懷疑自己操作上是否有誤的無間輪迴中,然後一改再改、似是而非、最後不知所措。這是高球第二個苦業。

於是才有以下的發明:有沒有可能透過一種方法找出某些具體明確易懂簡單的 '鎖點意識' 來 '抓住' 體感,不使走樣,並透過這樣的體感確保驗證所引出的操作使能效率擊球呢?我認為有 (廢話 阿不然這流派是在創殺小),至少現在開始我會勇敢的去找,我稱之為 '構想基礎',也就是藉著一種主觀上相關聯的 '想像','間接' 的達到控制身體、實踐揮桿、穩定表現的目的。

若這真的可行,那麼將可大大節省練球的時間,不必再透過數千數萬次的反覆,強迫肌肉每次都能成功記憶起揮桿,一個極為複雜多變的動作,困難且沒有效率,所以高球這門學問,世間成就者鮮矣;用瞎子摸象來比喻這個理論吧:大象的腿,對瞎子而言是根 '樑柱'、大象的肚子,瞎子認為是一面 '牆壁'、後來瞎子摸到了 '一根水管',卻聽見大象主人寬容的提醒:大哥,你摸錯地方惹...

好,搞笑禁止。樑柱絕對不是腿,但瞎子以後只要說到了 '那有四根樑柱的巨獸' (吾乃一根樑柱之勇將也,堪為傲乎,善哉),他的朋友便知是 '大象' 了,對瞎子而言,大象腿 '實際的樣子',理論上他永遠不能知道,但他可以透過 '自己的詮釋',在腦海裡勾勒出 '象腿一般的' 畫面,成功的達成了 '溝通' ('象腿一般的畫面,成功的達成了溝通'?嗯,這句話在瞎子心中,卻又是一個新的畫面了)。這整個過程,就訊息的傳遞而言,是非常成功的,而象腿到底是什麼樣子,已經不重要了。

擊球表現,就是上文的 '溝通';我就是那瞎子 (如今能看見了,約 9:25),整個揮桿的動作,就是象腿、也是樑柱;我看不見、就算我不是瞎子,也無法完全看透 '象腿的全貌',但我可以知道象腿 '好像是根柱子';我也知道象腿不是柱子,只是 '好像' 而已,但這樣已經足夠了,因為所有關於那根柱子的質地、氣味 (!?)、重量、體面積等 '訊息',被我轉換成一個在我主觀熟悉的經驗上認為相稱的 '柱子' 所類比等同,我用 '柱子' 一詞,將之具象化,這柱子 vs 象腿的 '構想',專屬於我,以後只要我想表達象腿,一個我從沒看過的東西,我知道只要想到柱子,大家就知道我說的是象腿了。在揮桿前,我想著 '等同於揮桿' 的構想,這構想對我而言,等同了 '擊球、體感、想法' 等等一連串過去已經熟悉的資訊與指令,現在大腦建立了一個新的資料夾,把這些全部放進去,打球時只要點開這個資料夾,所有的相關資料就都跑出來了,而不必一一點開。一一點開看?對全程僅需時不到 0.5 秒的動作來說,不可能、也沒有實益。

但奇怪的是,令瞎子心中悸動不已、久久不能忘懷的,怎的是那根水管呢?這是另一個意識流派了,此處不好說。瞎子猛的甩甩頭,上下皆甩,想忘了這詭異的念頭,才下眉頭,卻上豬頭。

目前,足以讓我自信駕馭揮桿的構想是這個樣子的:追龍哥哥有兩個妹妹,一個叫雪姬、一個叫姍姍,她倆情緒不穩,浮浮沉沉,但哥哥追龍穩如泰山,代替了年邁的爸媽,一肩扛起了家計與教育妹妹的重擔。追龍看顧著妹妹,並適時管教開導,賞罰分明,最後三人終能和旺興家、宏圖立業。

日後打球時,只要我想著追龍和他兩個妹妹互動關係、一個場景、一個故事、或一份情感,就可以掌握一個 '需要四百個以上細部運動的連結、幾乎使用到全身肌肉' 的複雜操作了。就揮桿上穩定的實踐而言,這才合理、可能、也確實有效率多了。當然,這是 '我的' 構想意識,他人未必如此。也許想像力、體感、想法因人而異,但原理原則四海皆準、體感人人具備,循著以上的順序摸索,相信找到自己專屬的揮桿構想,並非夢事。

身為街友多年,生平無大志,只求能有 '平標準桿'、'低單差'、或 '偶有ㄤ的' 的表現而已,以某位日後必是偉大哲學家之另一街友所倡 '七十分哲學' 的全人思維而言,這樣的知識已足夠圓其入會之夢了,所以,大家就不要太苛責了,什麼 '沙德洛夫斯基之遠'、'羅利滿貫'、'達士汀之強'、或是什麼 '史畢斯之推'、'瑞奇之扭'、'肥得死盃' 等等,我想都不敢想。上帝允許與否納入參數計算的可能性先不論,那些成就需要何等的苦練與決志、再加上多少個風雨血汗的歲月經驗累積、絕佳的體能狀態、先後天硬軟體條件、還不能欠缺難逢的機運才能達成的啊!這麼高強度表現所需的知識,本流派所論,尚不能及其萬一,況且我還有好多事要做 (離開公園後,要換一處地方乞討了),鴻鵠之志非我得享,只能忍愛燕雀、到此為止了。人一定要有理想、有夢想、有盼望,但絕不要憑空的幻想;站穩了一階,再去想下一階。練球如是,人生亦然,希望綠色香菇能好好記住。

相信今日壽星本身也是 joyce 的粉絲吧?故將所創所悟,粗仿意識流文體寫下,願未來能以此流派立下的輝煌戰果年年慶賀生日、也願所有人都能平安踏實、天天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