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三) = 一、2. 全部 = 對應十三欄位之八:

#個人從事研究所及學術生涯的準備為何?
1. 透過對神學內涵上的質疑,發見了教育可能的意義
信主之後,對於上帝要信徒 '傳福音' 的囑咐,相當困擾,過去目睹將這樣的 '白白的好消息' 告訴別人,卻看到別人對此的反應後,極度無奈與不解;為了人的益處,將 '永生' 的消息告訴別人,還要受人冷落與譏諷,更奇妙的是,聖經中還預言了這樣的光景。深覺為什麼神如此 '笨拙',要我們去做如此吃力且不討好的功課,若救贖真的那麼重要,以神的全能與智慧,豈不知道 '效率方法',速行速決速成便是,為何還要軟弱無能的人類來肩負這近似客觀上的不可能、過程漫長且痛苦?上帝背後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引法發了深思,認為應該是 '教育',於是觀察保羅生平,從而有探索神學中教育心理與教育方法的興趣。

2. 體悟了 '教育即是最有效率的感服與一統'
相異宗教的對話溝通,絕非止於對等的認識與瞭解,同化包攝才是最終目的,而這樣 '互相蓋射' 的感動,其最原始的出發點,應出自於對主觀正義而生的教育使命感。

3. 激起了克服自身實務教育上所遇困難的鬥志
高球教育的三大難處:體感的同理、統合的恆定、得失的釋放。(這點自己將另行補充)

4. 決定了參與分擔社會教育責任的生涯規劃
參與並協助地方法院觀護人佐理受刑人及若干教會之接納更生人計畫、輔導學員面對其後續之家庭生活與適應社會能力之際,看見他們的無奈與所遭遇的困頓,雖然立志由得他們,但從社會所收到的回應,卻帶給他們更多迷惘與失落、心寒與無力。也許是基於惻隱,也許是基於身為一個公民對國家所應肩負的建設協力責任的法意識,不忍卒睹惡化,於是在嘗試積極與之談話溝通後,雖還是遺憾的絆倒了少數個案,但也確實成功的幫助了大多數案例的成長與改變。看著他們正向的改變與成長,讓我體認到教育功能的偉大,其對於社會、家庭、與個人未來生涯影響之深之廣,嘆為奇妙。不知不覺印證了一句話:'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