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元旦首篇發文,講的還是高爾夫,只不過這次是揮桿的練習法囉。

我以為,一個又好看、又強遠、又穩定的全揮桿,可以拆解成以下五組基本動作,熟練的做確實、然後再把這些動作確實的、流暢的、依序的、搭配適合自己的節奏串連起來 (這裡正是教練的價值所在),則球球必然甜蜜:

@ 頭不動、肩頸鬆柔、前手臂 (對右打者而言是左手臂) 輕鬆的前提下、使桿頭外偏約五度往後延伸... 一直往後... 重量直往後腳跟送... 至後手腕曲緊... 還是想著往後... 轉... 轉... 髖關節轉、前腿轉、後腿有點轉、肩膀轉... 直到不能再轉動為止 (其實,這就是 '旋轉'、'扭緊' 的概念。至於 '如何' 使桿頭移動的方法,有 '手部啟動說'、'肩部啟動說'、'髖關節啟動說'、與 '軀幹啟動說' 四種為主流;但沒差,只要能讓你能 '確實做到' 這個動作的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原理原則正確,怎樣都行)

@ 上一個動作即將完成之際,能體會到身體一體 '倒向同時移向目標側' 的感覺 (這是一個會 '自然發生' 的體感;若沒有如此 '自然' 的感覺,就代表前項動作操作時的 '身體重心' 並未中正喔,還好這並不難,試著調整一下前項操作時體重的分配吧,'平均' 是關鍵字)

@ 恆定的筒轉 (不要懷疑,就只是個筒轉;可別小看這個動作,其中的操作與造成前後動作因果的互動影響,學問可大了,世間萬千流派由是而生,個人揮桿百態自此幻化;但重申一次真的沒差,只要能讓你 '恆定筒轉' 的動作或意想,就是好的操作,youtube 上有許許多多對此的分享:中段不錯、左下很好、右下也行,反正多試試,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而我個人選擇的是 '意想左下'。所謂的 '恆定',指的是筒身 '傾斜角度不變'、'上下高低不變' 而言;此外理論上,一面筒轉,身體會一面往目標微微側倒移的動作不應受到干擾)

@ 獨立筒轉之際,還能帶動雙臂腕隨後 '鉛錘落下繞法線圓周擺盪'、並能使桿身會淺平落下 (shallowing) (提醒一下,不是想像球桿繞,而是你的雙臂,雙臂位置作動正確,球桿會自動因著慣性到位。此時頭還是不動、後手腕還是曲緊、前手臂還是輕鬆的喔;'同時' 滿足每個南轅北轍的條件,是這裡的難處)

@ 上述四項 '都要做完、都能持續' 的前提下才能進行第五項的練習,也就是:將曲緊的後手腕,往球的略前方 '用力伸直';這正是 '秋手' 的精髓!提醒一下,至於要 '怎麼伸直',可別輕忽,這也是門學問,不才如我,對此思考並實驗了好幾年啊;這裡就賣個關子、留給各位當作小小的猜謎囉... 真的啦,一次全劇透,對練習者敝多於利,有些地方,真的要靠自己好好想想,才能真正透徹領悟 (假設我這招是正確可行的話),同時也怕你會覺得很沒挑戰性 ㄏㄏ。不過要知道伸直的力度,與筒轉力成正變;換句話說,手若越想用力,條件是筒轉亦須越用力、腿部臀部亦會更吃力支撐,整個結構才會穩定 (欲為強打者才要練這一項;先講這有一點點難體會... 且需要一定程度的肌肉與手眼協調性;不過沒差,沒有這動作,相信一樣有機會可打出 59 桿;但請相信我,沒有人可以少了這個刻意的動作、然後打得超級無敵霹靂遠,否則便有相當機率可認侯根在打渾說謊,說什麼他恨不得有三隻右手了)

此外,個人認為有三個可有效幫助體會這五個基本動作的練習 (drills):一是 counterfall、二是 pelvis punch、三是 pokemon,這些練習網路上都有,查看一下就知道了。亦可不用球桿,在室內空手練習;能用球桿練的話當然最好,建議選用短桿,因為桿頭較重,可較易體會桿頭位置與相應的身體動作。

好,以上是花了八年、超過一萬小時不斷的嘗試,才找到揮桿的 '其中一個方法'。如前所述,原理原則不變,揮桿習慣與意想則變化萬千。但這應該是目前我所能找出理論最簡、最好操作、最易自學的方法了,正如土星大師所云:'ELP',就是這麼簡潔美麗!至此已經講得夠清楚、夠直白了,照著勤練、靜下心來思考箇中的理由與關竅、做正確某個動作時自己的體感,真的不日便能對 ELP 有所領悟;我非常有自信這個 ELP 揮桿法可以適用絕大部分的自學者,肯定可以幫大家省下好長好長的一段摸索期。

這也算是一份相當完整的高爾夫球教材大綱,是我欠一位學生的 '債務',現在研究得算差不多了,放在網誌上還給他,但願他會抽空過來看看。就當初約定 (打手槍伺候協助陪同等勞務他來做、我負責射出真洨來) 而言,我想這債務至今已算 99% 還清。理由?很簡單:先不說這方法真實的果效如何 (其實滿有效的,實際測試過了 顆顆)、光就 '苦勞' 的投資來計算吧,這八年多、九十九個月以來,幾乎每天,對此所花的鐘點、時間與機會成本、腦力、責任、主觀上的壓力、與其他數不清的情緒上、生活上的折磨而言,我想世界上應難再找出第二個人,願意用每天新台幣 176 元的酬勞來承接這個任務、做跟我這段時間以來一模一樣的事到現在 (即便這學生似乎中途 drop 掉);對神、對他人、對自己,應算問心無愧了。但對個人較遠的自我目標設定而言,這只是 '羅摩遺體的上半部',下半部要等我真正成為職業選手後才會完全放下 (這位學生曾表示日後他也想成為職業選手,我有信心以上方法堪值信任。在此順便再一次的祝福他,我衷心期待著這天的到來,這是剩下的 1%)!

儘管如此,還是要慎重提醒包括這位學生 (我就當他現在才開始好了)、所有的初學朋友兩件事:一、練習揮桿的時候,找個人幫你拍個慢動作片 (須有類似 swing vision 的效果),方便清楚的看到自己 '實際揮桿的樣子' (往往跟你 '想像' 的差很多),如此更加事半功倍、二、身為過來人,說真的,除非想把高爾夫球全揮桿理論的研究、摸索、與練習當成一個 自我挑戰的遊戲,否則 '乖乖虛心請教練、按部就班學習',不要輕易嘗試 '完全自學',如此將大大的省時省力,絕對比較 CP。

2019 年,是練球元年,希望也是我可以逐漸放下高爾夫球研究的開始;儘管如此,但我想此生對高爾夫球的 '桿覺',永遠是 '2019' (愛你依舊) 的。祝天下有心人練習有成、新年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