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聖灰日
大齋首日,又名聖灰禮儀日、聖灰星期三、聖灰日、灰日,是基督教教會年曆的大齋期(四旬期)之起始日。當天教會會舉行塗灰禮,要把去年棕枝主日祝聖過的棕枝燒成灰,在禮儀中塗在教友的額頭上,作為悔改的象徵。大齋首日是根據復活節的日期前四十天(不計算主日),因此每年的大齋首日的日期都不同。最早可以是二月四日,最遲是三月十日。1598年、1693年及1818年的大齋首日就在二月四日這一天;最晚的3月10日,曾在1943年出現。一直以來,大齋首日都沒有在2月29日出現過,不過到了2096年就會首次出現,之後在第3千年再出現的年份為:2688年、2840年及2992年。在教父時代的基督宗教有以在頭上灑灰燼以表示悔過的傳統,而此一傳統在天主教會後來就與復活節的整個紀念儀式產生結合,形成了今日的聖灰星期三。最後在1091年由教宗烏爾班二世將之定為給予全體信徒的儀式。
除了天主教,在聖公會也有保留此儀式。部分路德宗則是在二十世紀後恢復使用此儀式的傳統。此外也可能見於其他基督新教的教會中。在今日一些非天主教傳統的國家,由於沒有對應這些節日休假。因此也會在聖灰禮儀日後的首個主日額外進行一場聖灰儀式。
大齋期 ( Lent) 與聖灰日 (Ash Wednesday)
大齋期(亦稱大齋節期;天主教會稱四旬期;基督新教信義宗稱預苦期),是基督宗教的教會年曆一個節期。英文寫作 Lent,意即春天。拉丁教會稱Quadragesima,意即四十天(四旬)。 大齋期由大齋首日(聖灰星期三/塗灰日)開始至復活節前日止,一共四十天(不計六個主日)。基督徒以齋戒、施捨、克苦等方式補賠自己的罪惡,準備慶祝耶穌基督的由死刑復活的「逾越奧蹟」。
四十日的時間起源於耶穌在洗者若翰受洗後,到荒野禁食並三退魔鬼以食物、權勢與對天主的信賴的試探。大齋期的禮儀顏色是紫色,但棕枝主日是用紅色。由於大齋期的日期與農曆新年一樣以陰曆為參考,因此這兩項活動經常都會重疊。有某些教會為免與農曆新年衝撞,會在必要時把某些儀式順延一個星期舉行。
大齋首日(又名聖灰星期三、圣灰日,英语:Ash Wednesday),是基督宗教的教會年曆節期大齋期(四旬期)之始。當天教會會舉行塗灰禮,要把去年棕枝主日祝聖過的棕枝燒成灰,在禮儀中塗在教友的額頭上,作為悔改的象徵。大齋首日是根據復活節的日期前四十天(不計算主日),因此每年的大齋首日的日期都不同。至於復活節的日期,是用陰曆計算,按照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所以和我們現在慣用的陽曆日期每年都不同。舉例來說 2011 年的復活節定在 4 月 24 日,往後推回四十六天 (40 天再補回不計算的六個主日) 就是 3 月 9 日,即是 2011 年的大齋首日。
二、復活節
復活節(拉丁語:Pascha),又稱主復活日,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最初定在猶太人逾越節當日或之後的星期日,但教會在4世紀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決議不用猶太曆,於是改定為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該節日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認為象徵重生與希望;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教。
復活節名稱乃自教會拉丁語的「Pascha」轉換而來(由於pascua,法文的 nourriture,'食物' 之意)一詞的影響,從pascere(paître,餵食、放養)這個拉丁動詞里來的),原本是從希臘語裡的πάσχα(páskha)借用而來,而這個希臘詞本身則是從希伯來語פסח(Pessa'h,超越[par-dessus由…之上])裡借用的,源自passage(過路/道),即指猶太人的逾越節,這詞同時含有紀念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意義。根據聖經福音記載,在這個猶太節期間,耶穌基督復活了;這是為什麼這個名稱被用在基督徒的節日上。
根據《牛津詞典》和其他一些文章(比如Francis X. Weiser的「Handbook of Christian Feasts and Customs」),英文Easter這個字與猶太人的逾越節這個字有關,這不僅因為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而且在時間上耶穌基督的復活和逾越節也吻合。在很多歐洲的語言裡,不僅逾越節的筵席曾稱為Easter,而且早期英文聖經譯本中用Easter譯逾越節。
早期的基督教會,按照耶穌使徒的傳統,在猶太人的逾越節當日,即猶太曆尼散月14日,紀念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以示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哥林多前書5:7)然而,西方包括羅馬在內的教會,以耶穌在星期日復活為理由,改在逾越節後的星期日紀念耶穌復活。各地教會對復活節日期爭論長逾一世紀,結果拋棄了依照猶太曆法在逾越節紀念的使徒傳統,而由教會自行計算每年復活節的日子。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25年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訂明了各地統一復活節日期,及不用猶太曆法定出。復活節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會視作為耶穌死而復活的日子,所以復活節就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所以,復活節未必是實際耶穌復活的日期。
復活節會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為春分之後北半球便開始日長夜短——光明大過黑暗,月圓的時候,不但在日間充滿光明,就連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輝(月光)照耀。
此後每年3月21日當日或之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惟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自古以來均十分複雜,拉丁文Computus(計算)一字更專指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而羅馬教會及東正教會用不同曆法計算,令東西方復活節可在不同日子出現。教會復活節日期有時與天文觀測的不同,例如:2019年按照天文的復活節應是3月24日,但是西方教會復活節是4月21日,東方教會是4月28日。
1997年,國際普世教會協會在敘利亞召開會議時,曾建議改革計算復活節的方式,並建議統一東、西教會的復活節,但至今絕大部分國家仍沒有跟隨。復活節前日即復活節前的星期六。在大公教會基督徒心中,是等待耶穌基督自死中復活的日子。當日天主教會不舉行彌撒,直到晚上才舉行隆重的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Easter Vigil),慶祝基督戰勝罪惡和死亡,為人類帶來救恩和希望。
~ 改作自維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