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邀參加一個教育座談,講的是補習教育和大學入學方案,以下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和網路上的資訊彙整:
1. 何謂補習?
a. 補救不足之學習
b. 補充更深入之學習
c. 補強不足之學習態度與技能
2. 哪些人需要補習?
a. 程度極佳、欲持續保持者
b. 欲為程度極佳、但不知從何入手者
c. 程度極差、但立志向學者
d. 跟不上學校老師授課進度、需人輔導講解者
e. 學習態度較散漫、需人從旁叮嚀者
3. 各類型補習班之異同及優缺點:(紅色標示為優勢項目)
a. 大 50-300 人:學費較低、師生資源比極低、監督追蹤效率極低、課輔效率極低、俱備考試策略與題庫演練
b. 中 25-50 人:稍高、稍高、稍高、稍高、俱備考試策略與題庫演練
c. 小 25 人以下: 頗高、頗高、頗高、頗高、俱備考試策略與題庫演練
d. 個人家教 1-2 人:最高、最高、最高、最高、不一定俱備
4. 一個語文補習班應具有之特色:
a. 學院級原文授課教材,因應最新英文教育趨勢,深入淺出
b. 加增時事英文單元,了解當週最新國內外動態之英文報導及英文用語
c. 加增德、法、日等第二外語導讀、減輕校內選修負擔
d. 依照個人規劃每日英文讀書計畫,踏實學習
e. 獨立課輔時段,由英文專科老師在旁個別輔導學校課程
f. 每週舉行學校進度英文模測,強化考試實力,提升段考成績
g. 每週家庭電訪,確保同學在家貫徹學習
h. 大型節日不定期舉辦各種班內外文康活動,紓解同學讀書疲勞、回復活力
5. 未來英文大考之趨勢:(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ceec.edu.tw)
a. 學測 (於每年高三寒假期間舉辦):
學科能力測驗自民國八十三年開始舉辦,迄今已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在此期間內,隨著課程的變化以及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的實施、修訂,學科能力測驗在測驗範圍、內容等方面,也做了相應的調整。為了讓大家對學科能力測驗能有更深入的認識,以下將從學科能力測驗的定位、測驗目標、考試科目、測驗的範圍時間題型與計分、一綱多本的命題方式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學科能力測驗的定位
學科能力測驗是定位在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的門檻,以現行的「甄選入學制」為例,大學校系可以依其性質、需要,先訂定一個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標準 (門檻),只有達到此一標準並且在一定人數倍率以內的考生,才可以參加該系第二階段的指定項目甄試,進而擇優錄取。另外,在「考試分發入學制」中,某些大學校系亦會以學科能力成績作為篩選標準,只有達到此一標準的考生,才能進一步以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參加該系的分發。簡單來說,大學校系不是依考生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高低,作為他是否能進入該系就讀的唯一依據,因此考生對於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毋須分分計較。
二、測驗目標
學科能力測驗主要是為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而設計,因此其測驗目標在於檢測考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科知識與能力。為了要能夠達到上述目標,學科能力測驗的命題必須適當而合理,並需兼顧高中教學,其測驗目標為下列四項:
(一) 評量考生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
(二) 評量考生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育應有的基本知能
(三) 通識導向: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
(四) 重視理解與應用的能力
三、學科能力測驗的考試科目
現行學科能力測驗的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五考科。其中社會考科的內容包含歷史、地理、三民主義與現代社會;自然考科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學科內容。社會與自然考科結合不同學科的設計,有考察考生綜合運用這些學科內容的用意。
四、測驗範圍與時間
學科能力測驗的測驗範圍,是以教育部八十四年十月所公布「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中的高一、高二必修課程為依據 (課程標準內容請逕查教育部編印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或本中心出版的 「認識學科能力測驗」 )。國文、英文、數學三考科的測驗範圍即該科高一與高二的課程內容;社會考科的測驗範圍包括:高一的三民主義、歷史、地理,高二的世界文化 (歷史篇)、世界文化 (地理篇)、現代社會;自然考科的測驗範圍包括:高一的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以及高二的物質科學 (物理篇)、物質科學 (化學篇)、物質科學 (地球科學篇)、生命科學。在測驗時間方面,國文考科為120分鐘,其餘四考科都是100分鐘。
表一、學科能力測驗各考科的測驗範圍
考 科 考試範圍
國文 高一 國文、高二 國文
英文 高一 英文、高二 英文
數學 高一 數學、高二 數學
社會 高一 歷史、地理、三民主義高二 世界文化 (歷史篇)、世界文化 (地理篇)、現代社會
自然 高一 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高二 物質科學 (物理篇)、物質科學 (化學篇)、物質科學 (地球科學篇)、生命科學
試題分為兩部分 (參見題型與計分部分之說明)
五、題型與計分
學科能力測驗的題型是以電腦可讀的題型為主,例如:選擇題(單選題、多重選擇題)、電腦可讀型填充題。國文與英文兩考科則有需人工閱卷的非選擇題。國文考科的非選擇題,是採「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題型,主要是考察學生運用文字統整資料、改寫文章、判讀圖表訊息等表達能力。英文考科的非選擇題則可能包括簡答題、句子合併、中譯英、英文寫作等。各考科試題,答錯均不倒扣,詳細計分方式請見試題上說明。
社會考科與自然考科的試題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以高一必修課程為主要範圍,考生必須全部作答。第二部分則偏重高二課程,考生只要答對一定題數,這部分即為滿分。
學科能力測驗各考科的成績計算皆採級分制,國文、英文考科除了有整體成績外,非選擇題之分數亦單獨呈現。級分的計算方式參見簡章說明。
六、「一綱多本」的命題方式
高中教科書開放編輯,各學科均有多種版本,即「一綱多本」。在此情形下,各考科的命題均將以課程標準所列之主要概念為原則,並依據各考科的測驗目標設計試題。
另為配合學校的教學,以及一綱多本的教材,在命題的設計上,各試題將提供充分的資訊,讓考生做為答題之依據。惟考生需具備該科基本的知識及能力,方能了解所提供的資訊。為避免因用詞或使用的符號不同而造成爭議,試題中所用到的資料,若非通用的專有名詞,將加以適當的說明或註解。
b. 指考 (於每年七月初舉辦):
指定科目考試的考科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甲、數學乙、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及生物九科。各校系可依其特色及需要就上述考科中,指定某些考科的成績,作為選才的依據 (請詳閱各招生簡章);而考生則以個人興趣及能力,就其嚮往校系所指定的考試科目,選擇適當考科報名應考,即「校系指定,考生選考」的雙向選擇。
目前以考試分發入學招生之大學校系,都需要指定科目三至六科的考試成績;而有些大學進修學士班招生亦需要某些指定考科成績。
本文分別說明考科的測驗目標、測驗範圍、題型、及一綱多本的命題方式。
一、命題基礎研究的流程
在教育的過程中,課程標準是學校教學的準則,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素材,評量則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效的指標。本中心命題研究的基本流程即循此基本架構,依據課程標準,分析教科書、釐清測驗內容、擬定測驗目標、研發試題、擬定命題原則,研擬參考試題,以供實際命題之參考。
二、測驗目標
指定科目考試是為大學選才需要而設計,因此其測驗目標在於檢測考生應具備的學科知識。為了要能夠符合大學選才所需,指定科目考試的命題必須適當而合理,並需兼顧高中教學,因此其測驗目標為下列四項:
(一) 測驗考生對重要學科知識的了解
(二) 測驗考生閱讀資料、判斷資料、推理、分析等能力
(三) 測驗考生表達的能力
(四) 測驗考生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
三、課程標準與測驗範圍、時間
指定科目考試的命題,將以教育部八十四年十月所發布之「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各考科的測驗範圍包括必修與選修的課程 (請詳表一),各科的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各科課程標準詳細內容請查教育部編印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或本中心出版的認識指定科目考試2) 教育部公布的各科課程標準中,主要分為目標、時間分配、教材綱要、實施方法等四大類,其中教材綱要因學科性質的差異,各科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如國文科著重教材配置之比例,規定各學年各文別、文體的比例,且規定各學期各文別的範文篇數。此外,國文科在教材編選的要領上,也明白指出語體與文言文之比例、各類文體之比例、範文篇數均依規定比例配置;英文科則規定課數、課文長度、字彙、文法難度;歷史科條列綱要名稱;地理科、數學科及自然學科皆有以表列的方式呈現教材綱要,而所不同的僅是欄位名稱;物理科與化學科均以備註方式控制難度。
表一、指定科目考試各考科之測驗範圍
考 科 考試範圍
國文 高一國文、高二國文、高三國文
英文 高一英文、高二英文、高三英文
數學甲 高一數學、高二數學、高三數學甲
數學乙 高一數學、高二數學、高三數學乙
歷史 高一歷史、高二世界文化史、高三選修科目歷史
地理 高一地理、高二世界文化地理、高三選修科目地理
物理 高一基礎物理、高二物理、高三選修科目物理
化學 高一基礎化學、高二化學、高三選修科目化學
生物 高一基礎生物、高二生命科學、高三選修科目生物
四、題型與計分
指定科目考試的題型分為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兩大類。選擇題的設計可能為資料性、整合性之外,評分方式類似以往大學聯考,選擇題答錯,不管其為單選題或多重選擇題,均訂有扣分辦法,明示於試題上;非選擇題則採改錯、申論、計算、作圖等不同的作答方式。此外,為了各校系便於訂定加權計分來篩選考生,每一考科的滿分一律為100分。
五、「一綱多本」的命題方式
高中教科書開放編輯,各學科均有多種版本,即「一綱多本」。因此,各考科的命題均將以課程標準所列之主要概念為原則,並依據各考科的測驗目標設計試題。
為配合學校的教學,以及一綱多本的教材,在命題的設計上,各試題將提供充分的資訊,讓考生做為答題之參考。惟考生需具備該科基本的知識及能力,方能了解所提供的資訊。為避免因用詞或使用的符號不同而造成爭議,試題中所用到的資料,若非通用的專有名詞,將在試卷中加以適當的說明或註解。
6. 未來大學入學趨勢 (一):繁星推薦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caac.ccu.edu.tw)
原則上為高一高二的學習成績於學測後公布全校排名,只有校排為前 50% 才有資格。以下為詳細的介紹:繁星與校推合併為 「繁星推薦」,繁星計畫比的是在校成績 (學測成績只作為招生門檻),也就是說今年這些學校推薦的名額,明年開始都會被撥到繁星的部份去,不過,當然還是視學校而定,有些學校可能會把這些名額撥到申請或是指考,但既然說是合併,相信還是以併入繁星為主。繁星上榜的同學非常吃香,既不用準備第二階段甄試,也可以比推甄申請的同學早一個多月放榜,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不過繁星與校推合併後,繁星的名額增加了,也就意味著在校成績更顯重要了,只要擠進校排前 20% 都有機會以繁星的方式進入大學,繁星計畫參與的學校並非全部,也不是您想要的科系都有,例如所有的醫科還有大部分牙醫,一般一所學校最多會有開放4個類組,通常是開放2-3個類組居多,1個類組學校只會推1個人出去競選,不同於學測的學校推薦的2名;例如假設台大開放 1/2/3/4 個類組全開放,如果您想要推台大電機,就要向學校提出申請利用繁星推台大 2 類,而這位名額是誰的決定方式為:
學校會在某個時段(大約2月底到3月初)因為放榜大約是3月中,學校會請想推繁星的學生到會議室,舉辦決定繁星申請的學校,當時會很刺激,因為學校會一所一所大學念,例如如果念到交大 2 類有沒有人要推的嗎?可能會有 5 人說要推,接下來就是要看校排名了,您會發現有很多人都低頭自己坐下,因為有成績更高的人也想推,所以您可以先試著打聽一下有沒有成績比好也想和您推同一個學校和類組的同學,如果有的話也不要灰心,再選有沒有其他的,畢竟繁星只是一個升學的管道,還有七月的指考。但繁星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推上了一定要去讀,如果放棄了就只剩唯一的一條路: 7 月的指考。所以填法就是心目中的夢幻或想讀的科系,選幾個填就好,因為沒上還是和一般人一樣,繁星學校的填法可以參考不同學校之前錄取的百分比數,通常一個類組最多可以填到 15 個科系,所以要依優先順序排列,通常和歷年的誤差不會很大,幾乎是相同的,如果差 1-2% 還有機會,太多就要看運氣了,台清交成好的科系大部分都是1-2% 例如電機、資工等等。但是也是有例外;像去年的清華資工或材料就有到16 - 17%,因為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沒去填而損失,所以原則上 5% 以前能上台清交中上的科系還是很有機會的。
6.1 高中全程均就讀同一學校之年度應屆畢業生,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得申請繁星推薦:
• 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級中學之學生。
• 教育部核定辦理綜合高中高二、高三全程修習學術學程之學生。
• 高級職業學校附設普通科之學生。
• 音樂班、美術班、舞蹈班、體育班等藝能類科學生,不得參加本招生。
•「在校學業成績」排名全校前百分之二十。
• 參加學測成績達各大學校系訂定之學測科目檢定標準。
6.2學業成績計算整數:
• 各科學業成績以整數輸入
• 各學期學業總平均成績需輸入至小數點1位
• 高一高二4學期在校學業成績計算至小數點2 位 (第3位四捨五入且由軟體計算)
6.3 學群分類 - 招生校系數 - 招生名額
第一類學群 - 212 - 461
第二類學群 - 235 - 752
第三類學群 - 87 - 190
不分學群 - 1 - 60
合計(26校) 535 - 1463
6.4 各大學於各學群內自訂學生可選填之校系 (組、學程) 志願數。大學對同一高中以錄取 1 名為限。錄取生得否轉系,由各大學於簡章中載明。
7. 未來大學入學趨勢 (二):個人申請
依照學測成績,個人得依各校規定個別申請入學,可填六所志願科系,一所大學可選填二個或以上科系,並附備審資料,經該校評委會篩選錄取之。
8. 未來大學入學趨勢 (三):指定考科
選填志願後依總分成績分發,無須面試或準備備審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