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介
(一) 普及及多元活力創意發展的國民教育
1. 背景與措施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國民中學更應加強推動「教學正常化」,並落實「適性輔導」與「品質提升」。在教學正常化方面,教育的內容不宜偏廢,必須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具;在適性輔導方面,應協助學生探索其生涯最佳進路,依其個殊性給予最適的輔導,使其發揮潛能,進而達成自我之實
現。在品質提升方面,應把握全人教育的目標,更要確保學力的提升。
2. 學力品質提升
○ 「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推廣暨試辦計畫,已完成七年級評量標準與範例的建置,八年級評量標準已完成。試辦計畫第一期共計58 所學校參與,針對試辦學校辦理評量知能研習會,並辦理全國7 場分區行政人員宣導研習會。
○ 規劃自103 年開始每年5 月辦理國中教育會考,已於101年4 月辦理說明會,說明辦理目的、考試科目、成績計算、等級描述、評分規準、各科示範題目及試務規劃等。並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文宣向教師、家長、學生進行宣導。
3. 補救教學
○ 為確保每一位國民中小學學生之基本學力,本部逐年擴大補救教學對象至每一位學習低成就學生。101學年度之國一、國二學生,只要經補救教學線上評量系統篩選,確定為學習低成就學生,均可由學校為其開辦補救教學課程。
○ 補救教學已正式納入101年3月發布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修正條文,讓學生負起自我要求之責、家長負起與教師及學校共同督導學生學習之責、地方及中央教育主管機關負起管控學習品質之責。

(二) 建構適性揚才特色發展的高中職教育
1. 背景與措施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高中職之「優質化」、「學校評鑑」、「學生學習扶助」「發展轉型及退場輔導」、「均質化」、「學費」及「入學制度」均為重點,期能透過相關方案之實施,創造優質、均等且有特色之學習環境,提供學生充分的選擇機會,讓學生適性發展、學養兼具。
2. 執行成效
(1) 高中職優質化
為創造公平、優質及均等之後期中等教育,使處處都有獲學生及其家長認同之「多元、特色、專業」的優質高中職。自96 學年度起執行,至今共263 所高中及14141 所高職接受優質化輔助。
(2) 教育資源均質化-促進教育資源優化共用高中職均質化方案係延續高中職社區化之推動, 以強化區域整合,均衡城鄉教育資源落差。101 學年度核定279 所高中職校(含64 個總計畫,279 個子計畫)落實執行,執行重點強調高中職學校與國民中學的垂直整合工作,以弭平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讓社區內的高中職在高中職社區化所建立的既有合作關係上,由高中職學校之間的水平合作延伸至垂直的整合,以建構國中與高中職的合作關係,達成師資、課程、設備等教育資源的共享,進而提升各社區之高中職教育競爭力,使學生能有適性的發展,達到就近入學之目的。
(3) 高中職免學費
為營造社會公平正義之教育環境,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全面推動目標,分階段實施「高中職免學費方案」,第1階段(100-102 學年度)推動家戶年所得114 萬元以下學生「高職免學費」(含五專前三年)及「齊一公私立高中學費」。100 學年度第2 學期「齊一公私立高中學費」受惠人數計8 萬1,803 人(含私立高中職學費定額補助4 萬7,699人);「高職免學費」(含五專前三年)受惠人數計45 萬279人。合計補助經費約68 億元。
(4)入學制度
○ 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規劃各區入學方式由中央訂定入學方式之全國一致性原則。至於入學方式操作細節授權各區因地制宜,各區訂定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及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經區內各直轄市、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通過後,報本部備查,各區皆已完成發布。
○ 為建立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之公平機制,本部與各直轄市、縣(市)會商訂定並於101年7 月公告「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各區於開學
後適時辦理相關說明會 ,妥善輔導學生,使家長安心。自 101 年5 月至10 月底前各免試就學區完成模擬作業,並依模擬結果,至11 月底前完成修正該區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作業要點;另各就學區應於102 年8 月前公告特色招生學校、名額及測驗方式等細節。教育部將秉持穩健推動原則,逐年就入學方式進行專業評估,且每3 年進行總檢討,將妥適調整及規劃相關配套措施,及早公布讓家長及學生安心。

(三) 會考生態
1. 補習班老師示範理化實驗,同學們目不轉睛,不只如此,學生還可以親自動手做。因應12年國教,會考實驗題比例增加,像這樣的實驗課程,已經成了補習班常態。實驗動手做,當然比紙上談兵來得好,不過會考改變的不只實驗題,考題活化考得更難,就連英文的英聽比例也增加,這樣的變化讓許多學者相當憂心。面對會考考題變化,城市的小孩有對策,不過偏鄉孩子沒有補習,英聽能力普遍不如都會。偏鄉的學習資源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城鄉差距一直存在,但政策似乎又把這段距離越拉越遠。
2. 國中教育會考比基測難,英文統整能力是關鍵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3/07/29)
伴隨著炎炎夏日,最火辣的即時消息登場了!負責國中教育會考出題的心測中心指出,以後英文考科需要閱讀的資訊會變多,「統整」和「思考」會是學生能否拿高分的關鍵,再加上英聽也將加入戰局,並於2015年開始正式採計成績,英文科的變化多端可想而知。原本基測的題目是中間偏易,平均可達6成到6成5的通過率;變成國中會考後,將偏向難易適中,通過率降至5成5到6成,明顯「比較難」。還有,考題生活化、圖表化、概念化,同學不能只靠背多分,必須轉型成「理解」題目才有勝算。
英文科會考和基測的不同點,不僅在於題目字數變多、題幹變長,孩子光閱讀一個大題就會花很多時間,而且從題目字面上是找不到答案的,也不可能在沒閱讀完題目的狀況下就猜出答案,得從文章裡推敲更多衍生意義,懂得如何閱讀,就能夠進一步解題,也能抓到會考的「撇步」。同樣是國民中學學生應具備的1200個英文單字,但組織起來的概念,還有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連結,才是學生在教育改革後面臨的最大考驗。
帶走英文所有的資訊,而非片段的大意,這才是「英文素養」,才能有效銜接日後所有需要英文的時刻,包括高中考大學、包括職場上遇到的競爭與考驗。英文素養不是一天兩天就可簡單達成的能力,而是持久的累積。
從國中教育會考的走向和剛出爐的高中指考英文科考題不難發現,英文閱讀的比重遠遠超越以往,而且內容全都來自於日常生活和科技資訊,這證明閱讀解構力已成為英語學習的關鍵,但好的英語剖析力來自說和聽的語感養成,在過程中逐漸形成對單字、片語、文句組織的概念,一個、一個的概念形成系統,閱讀素養自然養成。
讓英文素養帶著孩子向前走。從建構孩子的英聽、口語能力開始,逐漸掌握孩子對英語的熟悉感,對分析、統整閱讀測驗將會有莫大幫助。無論是國中教育會考或高中考大學,考英文的目的在測驗學生現階段的程度,但家長們應該以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英文考題的多樣化改變反映的是國際普遍對於人才條件的需求。朝這方面學習,英語應可以和世界的腳步平行。(整理自教育部官網、藍光文創事業有限公司官網、及其他網路資訊)

(四) 教學大綱與上課注意事項
1. 本課程主要的目的在於複習九年級學生對於升高中英文會考與特招所需之基礎與進階知識、以及往後九至十個月 (300 天) 之英文讀書進度規劃與個別輔導。析述如下:
A. 為達成英文會考精熟的目標 - 基礎知識部分:
基礎文法、句型共 64 單元
單字 1200 個,90 天內背完一遍
簡易 (會考基礎~精熟等級) 閱讀導讀 20 篇
舒適的做題練習,每周至少一次,30~40 分鐘
視段考、連假、或其他學校活動彈性調整少量的回家功課
B. 為達成英文特招滿分的目標 - 進階知識部分:
進階文法、句型共 25 單元
進階單字 1200 個,90 天內背完一遍
特招等級閱讀 20 篇
較有壓力的做題練習,每周至少一次,40 分鐘,20~25 題閱測與克漏字
視段考、連假、或其他學校活動彈性調整較多的回家功課
C. 根據學生個人需求,量身規劃每日英文讀書計畫
D. 根據學生個人需求,另排課後家教式輔導
2. 上課時間:
開課起每周四下午 1740 ~ 2030,共十一次,除例假日外,原則上每周不間斷,視段考周或其他學校活動彈性調整授課與個別輔導時間安排
3. 上課方式:
1) 按冊複習共 16 課 89 個文法單元。
2) 先教再考:考單字、考文法、練習模考試題
3) 回家習題檢討
4) 加強閱讀能力 (整體理解、閱讀速度、作答速度)
5) 個別加課輔導
6) 流程:
1730-1810 做題
1810-1830 訂正並登記成績
1830-1930 解題、講授新進度
1930-2000 隨堂考、講授新進度、討論
2000-2030 閱讀背誦訓練、細部補強
2030-2100 (選項) 個別留班輔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