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醫治盲人巴底買

()經文出處(治好盲人巴底買)

(1046-52;參照太2029-34、路1835-43)

    他們到了耶利哥(※註1)。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離開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盲人,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了起來,說:「大衛之子耶穌啊,可憐我吧!」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喊着:「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吧!」耶穌就站住,說:「叫他過來。」他們就叫那盲人,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在叫你啦。」盲人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耶穌回答他說:「你要我為你做甚麼?」盲人對他說:「拉波尼(※註2),我要能看見。」耶穌對他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盲人立刻看得見,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解釋:

(※註1)耶利哥城位於耶利哥平原,緊靠著約旦河,地方土壤肥沃,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另外又處於交通必經要道,因此是非常富裕的一座城。早期耶利哥城在約書亞軍隊前進迦南的戰役中被毀(參考《約書亞記》第26)。這座城後來被建造是在以色列王亞哈在位的時候,雖然建造好了,可是因為水質惡劣,土產也不熟而落而減低這城的價值。最後是先知以利沙用一個瓶裝的鹽倒在河水裡,這地才得了醫治(參考《列王紀下》218-22)。到了耶穌時代的耶利哥城,已恢復昔日的繁榮。

(※註2)「拉波尼」意思是「我的老師」。 

    可憐的盲人巴底買,有人說「盲人」就是他的名字,而「巴底買」就是「底買的兒子」或是「不潔淨的兒子」的意思。我們不知道他這的光景到底持續了多久,但顯然他曾看見過,我猜想可能他大半輩子都是盲眼過生活的。

    想一想在耶穌的時代,眼盲到底是怎樣的光景?就現在來說,那是相當不容易的ㄧ個處境,但是若推到更早的時代,那就更是困難了。那時,他們沒有盲人專用的柺杖,也沒有導盲犬,更不要說有就業輔導機構了。盲人只好淪落到街上乞討,他們不能從事農耕或是經商,沒有人願意花時間來教導他們,那時候也沒有點字書或錄音帶。巴底買可能每樣事都得依靠別人。他以乞討為生,他必須相信某個朋友來看管他的錢;他必須仰賴人帶他到街角去乞討,還得有人再來帶他回家。巴底買無異是眼盲的囚犯,他為他的眼盲所困,沒有人陪伴,他無法離開家門一步。而且他也必須仰仗其他人來供應他日用所需。

    巴底買在黑暗的摸索中過日子,不單是眼盲所帶來的黑暗,而且是生命毫無盼望的晦暗。他的生命是在ㄧ個黑暗中茫無目的的流蕩。雖然他看不見,但他感受到這道圍困他的監獄的牆是如此的真實。

    在《馬可福音》中,當我們看到巴底買的時候,他仍是在作他每日所做的:乞討。但是這個時候可是乞討的好時節。逾越節近了,許多朝聖者經過耶利哥,要到只相距十五哩路之遙的耶路撒冷。在這朝聖的旅途上,有許多的宗教人士。所以巴底買坐在黑暗中,向陌生人乞討。他也許向經過的人呼求說:「亞伯拉罕的子孫啊!可憐可憐我這個眼盲的乞丐吧!」、「上帝必祝福那憐憫貧窮的人」、「憐恤人的上帝喜愛憐恤」,他可能盲目的向著群眾這樣叫喊著,希望有人會聽見。

    就在這一天,耶穌和祂的門徒經過耶利哥,要上去過節。巴底買聽過耶穌的教導和醫治的事蹟。當他得知耶穌經過這裡時,他的心中燃起了希望:「這個神人能醫治我嗎?」「如果祂真的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先知,如果祂正如有些人所說的是彌賽亞,那麼祂一定能醫治我」,但是ㄧ個盲人如何從熙來攘往的旅客中,尋找一位毫不相識的陌生人呢?耶穌誠然是他的希望,但是他能找到耶穌的希望卻是如此地渺茫,他看不見這路該怎麼走,但是他可以大聲喊叫。

    所以巴底買高聲喊叫說:「耶穌!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吧!耶穌!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吧!」群眾中有人責備他說:「老師正要往耶路撒冷去」「他不會停下來給你ㄧ個銅板的」但是他仍繼續喊著:「耶穌!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吧!」耶穌聽見了,耶穌瞭解他不單只為求取銀錢,這個求憐憫的吶喊是ㄧ個人內心深處所發出的求告。

    所以耶穌叫巴底買進前來,並問他:「你要什麼呢?」群眾們也許期待他會要些錢,但是他卻說:「我要能看見」。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盲人巴底買立刻就看見了,他不再是眼盲的了。底買的兒子看見了,耶穌將光帶進巴底買的黑暗世界。

    巴底買並不是在這群眾中唯一的盲人,當天在這路上的人,有許多人是眼盲的。當然他們的眼睛是看得見,但是,像巴底買一樣,他們是處在黑暗中的人,他們不知道耶穌將往何處去?也不知道祂到那裡去作什麼?他們有耶穌-上帝之光,就在他們當中,但卻對祂的同在視若無睹。

    人們想:耶穌是前往耶路撒冷吧!,因為祂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而耶路撒冷在那個時節是宗教的聖地。但是耶路撒冷不是耶穌的終點站。他們想:當耶穌進到耶路撒冷後,祂一定會進聖殿,然後就是皇宮。祂是會到那兩個地方去,但是祂仍繼續前往別處去。他們想:耶穌最後就是坐在寶座上,但他們萬萬想不到,這寶座竟然是在耶路撒冷另外一邊的那個墳墓。

    當這光明和生命之主行經他們的城鎮時,竟然只有ㄧ個人要求要看見祂。喔!是的!的確有人要求耶穌說:「耶穌,請告訴我,可以休妻嗎?」「耶穌,當你為王的時候,我和我的兄弟,可以ㄧ個坐在你右邊,ㄧ個坐在你左邊嗎?」「耶穌,在耶路撒冷將會發生什麼事呢?當你作王的時候,你怎麼處置希律呢?」,然而只有ㄧ個人說:「夫子!讓我看見」,只有ㄧ個人請求耶穌讓他昏暗的眼睛可以得著亮光。

    今日有許多人是眼盲的,但他們自己卻不知道,他們是如此地盲目,以致看不到自己的盲目。在往耶利哥路上的人們有永遠的光在他們當中,但他們卻看不見。今天,有許多人迷失了方向,如同眼盲的人,終其一生在黑暗中摸索,無視於上帝之靈的同在。耶穌走進我們這黑暗的世界中,就如同那天祂在耶利哥一樣。許多人錯失了祂來到這地的意義。祂就像其他敬虔的宗教人士一樣,走在路上,似乎只不過是一位先知、聖徒、或是行神蹟的人罷了。有人進前來求憐憫:耶穌,亞伯拉罕的子孫,你看起來像個好人,好不好給我一點錢呢?

    但是,有人認出耶穌是大衛的子孫、是上帝所揀選的受膏君。於是眼盲和不潔淨的兒女們當中有人喊了出來:「耶穌,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吧!」耶穌知道那個不是為了尋求金銀而來的人,祂要對他說:「你要我為你作什麼?」這不潔淨的孩子會說:「讓我能看見」「因著信,叫眼盲的得以看見」。

    耶穌,這光明之主今天經過這裡,你聽過祂嗎?有人說祂是上帝的受膏君;有人說祂比所有的學者都更有智慧;他們甚至說祂能使死人復活;也有人報告說祂使眼盲得以看見。

    當祂經過的時候,你會作什麼呢?你會問些神學上的問題嗎?「耶穌,有一個女人,她有過七個丈夫,復活的時候,哪ㄧ個是她的丈夫呢?」;你會要求ㄧ個道德難題的解答嗎?「可以休妻嗎?」;或是你會要求些小德小惠?「耶穌,好兄弟,可以給我點錢嗎?」;或是你會要求祂讓你能看見呢?

    耶穌,這真光之主今天經過這裡,這房間充滿了亮光,我不是指這300瓦特的燈泡所發出的光,我說的是上帝的愛和希望所發出的光、是生命和意義的光、永遠的光、是耶穌基督、上帝兒子的光。你看見了嗎? 如果你不能看見,那麼你一定是眼盲的,但是不要擔心,耶穌基督,賜下光的那位,祂在這裡。只要呼求祂的憐憫,你就要看見上帝的兒子。

※參考資料出處:
1.http://ce.fhl.net/lectionary/year-b/pent20b.htm
2.http://ksbc.pixnet.net/blog/post/25962970-
看見─瞎子巴底買最深的渴望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