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權主義的濫觴 (整理自維基百科、the news len、NYT、台大哲學網)
一、基督教義誤解性的詮釋:
女權主義運動在西方社會興起,有其特定的背景,當時歐洲社會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紀前,英國的已婚婦女基本談不上有何權利,除非丈夫自願地讓給她權利;當丈夫在世時,她的財產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樂;在某些國家,如果丈夫死後沒有遺囑,女子的財產要給丈夫的親戚,而不給她或她的孩子。如英國基督教會禮儀認為:「女人的意志應服從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也就是說,女人不能按她自己的意志生活,離開了男人,她既不幹任何事而且也幹不成任何事。男人怎麼做她就怎麼做,她應把男人當做主人來侍奉,她應畏懼男人,服從和臣屬於男人。」這應足以說明自古父系霸權盛行的合理藉口。說實在的,仔細看看聖經,上帝應是最沒有父系霸權的領導;祂要我們 "互助" (創2:20)、要男人 "愛護" 女人、要女人 "尊重" 男人 (歌5~6),但絕不是主張女人 "沒有權利",許多人都誤會了經文的教導 (提前2:12)。

二、十八世紀後啟蒙時期的覺醒:
以現代的哲學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來看,女性主義的通常以18世紀的啟蒙時代思想家為起源。如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權辯護》是19世紀之前少數幾篇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著作之一。沃斯通克拉夫特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菁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她相信男性和女性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有責任,並且認為女性擁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權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更早以前就不存在著其他關於兩性平等的著作。比如說,神祕哲學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在1529年所著的《關於女性之高貴卓越的演說》(The Declamation on the Nobility and Preeminence of the Female Sex)。

三、近代的發展:
女性主義在19世紀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因為當時人們越來越相信女性在一個以男性中心的社會中受到不平等對待(請見父權條目)。女性主義運動根源於西方的進步主義,尤其是19世紀的改革運動中。組織性運動的時間是起於1848年在紐約州色內加瀑布市(Seneca Falls, New York)召開的第一次女權大會。

B 基督的權柄於新約中的涵義?(綜合整理自各神學論文網站,出處恕先暫略)
"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 (啟12:10) 中所謂的權柄,應可以下列三個進路觀察:
一、來自上帝的權柄:
1. 上帝以他的權柄創造萬物。 「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 (西一16~17)
2. 世上的權柄都自上帝而來。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 」 (羅十二1~2)
3. 上帝以其全能保守聖徒,使他們不能與他的愛隔絕。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羅八38~39)
4. 上帝因大能叫耶穌的工作得果效,並叫他從死裡復活。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他既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上帝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並且上帝已經叫主復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們復活。」 (太廿八18;徒二23~24;林前六14)
5. 罪人的得救為上帝的大能。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 (羅一16;林前一18)
6. 信徒因上帝的大能得以強壯。 「他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上帝的大能,仍然活著。我們也是這樣同他軟弱,但因上帝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他同活,」 (林後十三4)

二、耶穌基督的權柄:
1. 耶穌的作為充滿聖靈的能力。 「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四方。……眾人都驚訝,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他用權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來。」 (路四14、36)
2. 耶穌從上帝得著所有的權柄,所以他有赦罪與趕鬼的權能。 「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罷。」,「耶穌叫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太九6,十1,廿八18)
3. 耶穌從天父得著權柄,使凡相信他的人得有權柄作神的兒女,並分擔他的使命。 「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 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 (可三14~15;約一12)

三、聖靈的權柄:
1. 聖靈使耶穌滿有能力,得以在事奉上有成效。 「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四方。他在各會堂裡教訓人,眾人都稱讚他。」 (路四14~15)
2. 聖靈使信徒得益,並使教會得以復興。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羅十五13)
3. 聖靈在信徒心裡同證,凡被召者都是上帝的兒女。 「因為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遵守上帝命令的,就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裡面。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羅八14、16;約壹三24)
4. 聖靈印證信徒得基業的憑據。 「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弗一13)

C "jihad" 是否受到基督教 "死了就直接上天堂" 的觀念所影響?
請參考這篇文章,有詳盡的敘述喔:
http://www.creative-wisdom.com/education/essays/religion/holywar.shtml

D 貴格會是個什麼樣的教會? (主要整理自貴格會官網)
一、簡史:
主後一六00年代正是英國混亂的時期,貧富不均、社會混亂,宗教亦如此,但其它哲學、歷史、文學卻是正興旺的時期。
創始人喬治‧福克斯生於一六二四年,家人均為聖公會會友,但因納稅制度 (人民所納的稅政府將一部份歸給教會,似乎國民都是聖公會的會友,不管信不信,百姓都「奉獻」了) ,他父母不太贊成。
喬治‧福克斯年青時去當製皮鞋學徒,認真學習,深得老板賞識,漸漸將一切經濟權交給他,別人叫他趁機報虛帳撈一筆,但無論如何他都不肯,堅持只得當得的,因此被取綽號叫『實在先生』。當他逐漸有錢以後,內心卻越覺空虛,有許多朋友要找他喝酒,他覺得浪費而不為,便決定離開那些朋友;然而他再三找尋都無法滿足心靈裡的需要, 曾經到過一個教會,牧師在整理花園,因腳大不小心踩到花,被牧師罵出來;隔週到另一教會找牧師,把心事講給牧師聽,牧師很認真的聽且接納他,主日就去這教會,牧師講道時把他的事幾乎全講出來,失望之際,有一天在路上走時,聽見有聲音說:「有一位能解決你的問題」,從此他找到了耶穌,得著了「內在之光」真理的啟示,從此,一生踏上為真理之光做見證的艱苦路程。

二、宣教理念:
一六四七年他開始外出傳道,所傳的內容包括:
1.真正的基督徒乃是打開心門接納耶穌者。因為他知道在教會裡的不全是基督徒,乃是打開心門接納耶穌的人才是基督徒。
2.人人在神面前是平等的,不論社會地位、階級都是罪人 。
3.基督徒每一句話都是實在的,反對假冒偽善。
4.唯有耶穌才能拯救社會,並且告訴人們:「你在社會上如果有影響力,則更當做個誠實人」。
當時英國教會有貴族及平民之分,福克斯因傳揚上述四大內容,數次被抓拿下監,於一六五0年被捉在法官面前受審時,法官本尼特要他發誓不再擅自傳道並收回他所傳的,他告訴法官:「你若知道上帝的公義,就應當戰戰兢兢(QUAKER)。」法官反唇相譏說:「那麼你就是顫抖者﹝QUAKER)」,因此有 QUAKER (音即「貴格」) 之小名傳了出來,人們便稱福克斯及他的同道為貴格會 (原為恥笑後來卻成為尊敬) 的會友。

三、創會過程:
福克斯本意並不是要創立新教派,目的只是呼籲基督徒行事為人當遵從聖經的教訓。這並不是新的教導,而是靈命更新的提醒,強調作耶穌基督門徒的重要性。但因當時英國國教內部的腐敗,聖經的教訓為許多傳統儀式所綑綁,許多信徒至為不滿。因此,聽從福克斯的教導得到生命的真光的信徒,很自然地組合成為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宣教團體,勇敢的起來為耶穌作見證,雖多有被捕入獄、受盡折磨、喪失生命的,然而其影響力不但帶給英國在十七世紀很大的信仰復興,也挑旺起信徒向普世宣教的熱忱。
不到十年,他們的足跡便遍及了整個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愛爾蘭、甚至到了歐洲、美國。
一八八七年十二月,美國俄亥俄州貴格會宣道部宣教士就以貴格會(乃按英文QUAKER字音譯) 的名稱在中國華東傳福音 設教會、辦學校、蓋醫院。
由於貴格會對人道的、慈善的事奉有卓越的服務與成就,因此於一九四七年嬴得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美國俄亥俄州貴格會差派老慕德牧師夫婦及赫思恩教士來到台灣,為了與其他教派合一事奉,在長老會宣教師孫雅各牧師的建議下,把在台灣的宣教出發地設在嘉義,是由於當時南部教會數比率較少。在名稱上,因在大陸已沿用了「貴格會」這名稱六十多年,所以一九五四年元月二日宣教師在嘉義開會,第一次議事會時就決定用『基督教台灣貴格會』為中文名稱,以『TAIWAN FRIENDS MISSION』為英文名稱,展開在台灣的傳福音工作,同年十月,年輕的慕維德牧師夫婦也抵台,1957年在大陸宣教多年的棣慕華老牧師夫婦也來了,同年老慕德牧師退休返國。次年又有任如松牧師夫婦來台,再過一年,范恩滿教士也來了,1963年包立漢牧師夫婦也被差派來台,是美東貴格會在台灣的宣教師達到了最高峰。多年後,雷宣福牧師夫婦、殷馬可牧師夫婦、柯維道教士夫婦相繼抵台。
貴格會的精神是從約翰福音十五章14節、馬太福音六章33節以及申命記四章25/31 節而來,因此有人稱我們為朋友會或友誼會,期望我們都遵祂而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