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是獨特的、偉大的文明。世界上所有國家當中,只有中華文化自始至終、沒有間斷的被傳承了下來,也只有「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從古代一直演變而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的創造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更是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字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至今已經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從比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甲骨文產生至今,漢字字體的發展經歷了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大階段,古文字階段又可分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四個階段,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鐫刻在甲骨上和鑄造在銅器上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金文,到了西周后期,漢字發展演變為篆體,篆體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篆,分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流行的漢字字體,大篆從西周時期的金文發展而來,其形體和結構特點與金文大體相同,變化小而規範,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

自漢代以來,大家都認為大篆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最先開始變革古文,逐漸創造新的字體,更加趨於簡便。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班固註:「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許慎也說:「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籀文」。在中國文字史上,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也以史籀為最。大篆字體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唐初在天興縣陳倉(今陝西寶雞)南之疇原出土的徑約三尺,上小下大,頂圓底平象饅頭似的十個像鼓一樣的石敦子,上面刻的是秦獻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原刻的700多字現僅存300餘字,該石刻的同一器物上幾乎沒有異體字,字體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目前,這十個石敦存於故宮,因內容記載畋獵之事,命名為「獵碣或雍邑刻石」,唐朝詩人韋應物認為石的形狀象鼓,改名「石鼓文」。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一中稱石鼓文為:「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可謂讚賞之至。石鼓文向為藝林所寶,但北宋以後,帖學大興,少人臨之,直至清代中葉以後,考古尊碑之風復熾,石鼓文字,尤為書家推重。吳大,能得其典重嚴整韻致。吳昌碩則發其遒古為雄拔之氣。兩人書法,皆雄視當代,為後世所重。

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石鼓文的字體,大致介於周時期的金文與秦時期的小篆之間,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屬於籀書的系統。其字體結構整齊勻稱,筆畫勻圓、粗細一致,趨於線條化,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因此,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了西周后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並開始逐步擺脫象形的拘束,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書同文」的政策,秦朝丞相李斯以秦國流行的大篆作為整理漢字的基礎,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梳理,並省改大篆的筆劃和結構使之更加簡易、規範,從而使原來紛繁複雜的漢字字體統一了起來,有了共同的標準,這種統一後的字體被稱為「小篆」,亦稱「秦篆」,所以小篆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通行於全國的標準字體。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記載:「秦始皇帝初兼天下,…… 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小篆的筆畫、結構簡易規範,形體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字體、字形高度統一,且字數日增。與大篆相比較,這個時候的文字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象形文字的痕跡了,變得整齊、和諧、美觀,基本上都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如今保存下來的《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殘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小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漢字規範化的產物,在漢字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在輪廓、筆劃、結構方面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閱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小篆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結束了從甲骨文以來一千餘年漢字形體紛繁、寫法多樣的混亂局面,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總體上來說,大篆是在古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象形的特徵更為明顯,其風格圓轉渾厚,字形變化豐富,參差不一。小篆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其筆劃較細,勻稱工整,字體略長而整齊,結構往往左右對稱,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在中國文字的演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篆書是漢字古文字學階段的一個籠統的字體名稱。所謂篆書,最早指秦代李斯等人厘定的規範字體,即小篆。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篆「下云:」李斯所作曰篆書,而謂史籀所作曰大篆,既又謂篆書曰小篆。」段氏所言是可信的,即小篆最初稱為篆書,之後秦人尊小篆以前的字體為大篆,於是又相對稱李斯所作為小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而且說秦代選錄下級文書吏要「以八體試之」,由此可知,大篆、小篆的名目在秦代就已然確立,於是,篆書一詞就成了兩者的合稱。後代為了與大篆區分開來,也成小篆為「秦篆」。班固《漢書.藝文志》中稱李斯等所作《倉頡》等三篇:」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 西漢末年的新莽時期,」篆書「又一度專指小篆。

篆書既為大篆、小篆的合稱,那麼大篆又是什麼字體呢?最早的傳統說法,大篆就是籀文。按《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史籀十五篇「,班固自註:「周宣王太史做大篆十五篇,建武(東漢光武帝年號)時亡六篇矣。」又說:「《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也。」《說文.序》亦云:「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斯作《蒼頡篇》皆取史籀大篆」可知傳統所說的大篆就是《史籀篇》中的文字。《史籀篇》是周宣王太史所作的字書,其字相當於西周晚期的規範字體。只是《史籀篇》早已亡佚,現在能見到的只有《說文》重文中標明「籀文」的225字。而《說文》經過歷代傳寫,其籀文的本來的筆法風格已不得而知。《說文》9000多字中標出200多字籀文,可以想見多數籀文的寫法與小篆是大致相近的。

至於近現代研究古文字的學者以及從事書法藝術的人,對於大篆的界說則有著十分不同的理解。如王國維認為《史籀篇》是春秋戰國之間秦人作之以教學童的書。大篆應是戰國時代秦國通行的文字。唐藍認為,從《說文》中籀文的繁複程度看。大篆應是春秋時到戰國初期的文字。這兩種看法均把籀文的時代推遲,但是以古文字資料考察,根據並不充分。此外,在書法界。人們往往從文字的載體和用途的不同來區分字體(書體)所以多把金文和石鼓文稱為大篆。還有一種廣泛的提法,即凡在小篆出現以前的字體,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等等,統統屬於大篆。

總之,大篆是一個十分含混的概念,因文字學界為了避免誤解,索性不再使用這個名稱。
目前古文字研究者們按照時代先後與形體上的特點,把古文字階段的漢子分為商代文字(主要是甲骨文、商代金文)、西周春秋文字(主要是周代金文。還有周代甲骨文和盟書)、六國文字(包括今聞、璽印、貨幣、古陶與簡帛文字)、秦系文字(包括石鼓文、秦刻石以及簡帛文字)。

學習篆書包括識篆、臨寫當從小篆入手,《說文解字》對9000多個小篆都做了形義分析,容易掌握。等到小篆有一定基礎後,再由近及遠上溯金文、甲骨文。這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篆書從公元前13世紀殷商末期的甲骨文一直到公元前2世紀的秦代小篆,歷時千餘年,到現在還在發揮著其獨特的魅力,煥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輝。通過學習篆書來了解中華燦爛文明是個很好的選擇。

再就大小篆個論,整理如下:

一、何為大篆?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參考 '石鼓文')

二、何為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參考 '秦 泰山石刻')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占有重要地位。

小篆按線條特點來進行比較,一般也有兩類:
1、玉筋篆: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參考 '秦 李斯《嶧山碑》)

2、鐵線篆: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於「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再參考 '唐 李陽冰《三墳記》)

三、按文字發展的演變,根據朝代來劃分,有以下分類:
1、夏篆: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參考夏朝文字碑拓)

2、周篆:周代的篆書,指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參考周鐘鼎文)

3、秦篆: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台》等碑是也?以李斯所書為代表。」(參考 '秦《琅琊台》)

4、漢篆: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參考 '東漢《袁安碑》)

5、唐篆: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參考 '唐 李陽冰《緒雲城陛廟碑》)

6、清篆: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對篆書的書寫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一改唐代以後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參考 '清 鄧石如 《白氏草堂集》、鄧石如小篆大字《心經》描紅字帖、吳大澂篆書《論語》精選篇描紅字帖')

整理改作自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5mjep2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