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難關才剛過,又有更難來虐我。

打過中高轉折點的木桿桿身才知道,轉折點會影響揮桿的姿勢與操作,因為中球瞬間的時間點會改變。

轉折點越高,越不能過早用手施力加壓於球上,否則會因為球桿末梢較不會轉折而導致桿面壓蓋,使球無法起飛,右打者易造成左拉的 casting,低、歪、無力,是一種非常差勁的擊球感覺。

對此,所幸找到了方法,及時修改,而成為以下的操作,反而更簡單,難怪普羅都喜歡這種打法,單純、效率高、相對而言動作少,所以理論上較好操作。只是這有點違反直覺、較沒有手感、而且很吃核心肌群,需要稍加訓練才能適應。果然,更高的挑戰來了:

一!|**.-

但在此要說明的是:迴響 5 也是很棒的操作,6 不是 5 的 '改良',而是對於偏高轉折球桿的 '配合'。論打感,我個人還是偏愛中低轉折的木桿,手的比重可以多些;但若論起效率,ㄏㄏ,那就非 6 不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