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肝散:

【製法用量】當歸 白朮 茯苓 鉤藤 川芎 柴胡 甘草 

【功效】平抑肝氣、鎮痙安神。

【主治】肝經虛熱發搐或驚悸寒熱或發熱咬牙,或嘔吐痰涎,腹脹少食、睡臥不安。

【方義】本方出自於小兒直指方急驚風門,主要用於小兒急驚風,現代廣泛應用於神經性疾患。方中鉤藤清熱平肝,息風止痙;柴胡疏肝解鬱,和解清熱;肝氣有餘則肝血不足,故用當歸養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氣;肝木為病,易剋犯脾土,故應實土而防木侮,故用茯苓、白朮、甘草培補脾土,淡滲利濕,甘草並有緩急並助鉤藤止痙之功。七味合用,則肝血得養,脾土得補,肝氣得疏,並能息風鎮痙,則諸症悉癒。

【辨證要點】精神抑鬱。不眠焦慮。
【加減】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加天麻,全蠍。心煩失眠:加酸棗仁、合歡皮、柏子仁。腹脹納差:加陳皮、枳殼、麥芽、厚朴。咬牙、磨牙:加白芍。氣血兩虛:加人參、黃耆、芍藥、地黃。嘔吐:加半夏、生薑。

【現代應用】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精神分裂、更年期憂鬱症、歇斯狄里、不自主性磨牙、咬牙、斜頸、小兒夜啼、不眠。

-------------

鉤藤散:

【製法用量】鉤藤 陳皮 半夏 麥門冬 茯苓 茯神 人參 甘菊花 防風 炙甘草炙  石膏 生薑 

【功效】平肝解鬱,清熱安神。

【主治】肝經熱厥,頭暈目眩,胸膈脹痛,胸悶氣鬱,煩熱躁渴,或卒然拘攣,眼目翻騰,身熱足冷或吐利。

【方義】經云:'無風不作眩、無肝不作眩',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肝陰不足,肝陽偏亢,化風上擾,則作眩暈。方中鉤藤平肝清熱,菊花甘微寒微苦,輕清浮散,平肝熄風以助鉤藤平肝之力;防風辛溫而潤,助祛風之功;石膏辛寒,清熱降火,肝風常易挾痰、陳皮、半夏同用健脾燥濕化痰,以杜生痰之源;麥冬養陰安神;茯神寧心安神;人參、茯苓補氣健脾化濕;生薑、甘草調和脾胃,共奏平肝清熱安神之功。

【辨證要點】肝陽偏亢。眩暈頭痛。煩熱躁渴。脈弦有力。

【加減】肝陽亢盛(血壓偏高):加天麻、牛膝、石決明、黃芩、梔子。痰濁較盛:加天麻、白朮、澤瀉。頭痛甚:加川芎、葛根、藁本。

【注意禁忌】禁煙酒、飲食宜清淡。

【現代應用】高血壓、偏頭痛、神經官能症、梅尼爾氏綜合症、肩胛痠痛、更年期綜合症、動脈硬化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