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正中學係依據「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育實施通則」,於民國88年7月1日正式成立之全國第一所以感化教育受處分人為收容對象之少年矯正學校。隸屬於法務部,但有關教育實施事項受教育部督導。為貫徹教育刑之理念,以使一時犯錯之少年收容人獲得繼續求學機會,政府分別在新竹縣成立誠正中學及高雄縣成立明陽中學二所少年矯正學校,成為兼具行刑矯治及學校教育之一創新機構
該校以人格輔導、品德教育及知識技能傳授為總體之教學目標,使依法裁定感化教育之十八歲以下少年及兒童,經由學校教育方式,以矯正少年不良習性,促使其改過自新,適應社會生活。本校遴聘有優良師資,採小班制教學,每班學生以不超過二十五人。一年分四學期,依據國民小學或中等學校日校教學授課時數教學(每週三十五小時)。
收容對象為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裁定感化教育處分之18歲以下少年及兒童,學生核定收容額為299人,收容學生之總數,依學生入出校情形略有變動。依據「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育實施通則」之規定,為使少年感化教育受處分人經由學校教育矯正不良習性,促其改過自新,適應社會生活,矯正學校之教學,應以人格輔導、品德教育及知識技能傳授為目標,並強化輔導工作,增進其社會適應能力。一般教學部應提供完成國民教育機會及因材適性之高級中等教育環境,提昇學生學習及溝通能力。特別教學部應以調整學生心性、適應社會環境為教學重心,並配合職業技能訓練,以增進學生生活能力。
該校之教育目標,在使學生能繼續完成基礎學識,同時學習多樣技能在身,以期藉多元化之教育方式,改變學生不良習性,重新適應社會生活。並且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並培養身心充分發展之活潑樂觀、合群互助、探究反思、恢弘前瞻、創造進取之健全國民。
為因應教育變革,並配合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國中部設計適合該校學生之教材教法,其要點有:推展十項國民教育基本能力(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規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等能力);教育內涵有: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及終身學習。並以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7大學習領域。而高中部課程除以一般必修學科為主之外,另安排電腦軟體應用、烘焙食品、汽車修護、機器腳踏車修護、廣告設計等通識教育課程為輔,以培養學生多元學習興趣。
各班級由訓導處遴定導師(教師兼任)、教導員各一名共同班級經營,每二至三個班級均設有專任輔導老師,兼顧犯罪矯治管理及學校教育輔導雙重功能,發揮專業輔導效能,獎勵重於懲罰以激發少年之自律心與責任感。竭誠歡迎各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配合該校實施親職教育,密切聯繫,期使家庭支持系統與矯正教育共同配合,幫助學生努力學習,悛悔向善。
揭櫫「愛與希望」做為辦學中心理念,以尋回學生之成就動機、建立其正確之價值觀,各項教、導措施之規劃與執行,除「鐵的紀律」外,更需「愛的教育」;各項教學活動之施行,除「言教」之外,更應「身教」,以發揮「師者範也」之功,期收楷模學習之效。

誠正中學重大政策
一、發展適性教育與多元化教學
每位學生依天賦資質、能力與興趣而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課程規劃、教材選擇、教學內容及評量方式,均需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藉以培養每位學生學習信心及興趣,提升其主動學習意願,並依循「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二大教育理念,激發學生潛能,發揮適性適才的教育功能。本校每學年有4學期,每週授課35小時;採小班教學,每班學生以不超過25名為原則;教師因應學生個別差異,積極且有計畫的施教並自編教材,教學過程中引進社會資源,協助學校進行各項教化、輔導工作及補救教學。
二、多元化的班級型態 (能力分班???) 及社團活動
本校目前開設有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菁英班、基礎學科加強班、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班、短期技藝班。另外在社團活動方面,除一般性社團外,另開設舞龍、舞獅、中國結、客語、藤編、創意社等民俗技藝社團,希望藉由社團活動傳承傳統民俗技藝。
三、積極推動技訓業務
因應時代潮流,積極開設與社會脈動相契合、並符合學生學習興趣之技能訓練班,使之更容易就業與創業,本校目前所開辦之技能檢定訓練班計有「網頁設計」、「烘焙食品」、「汽車修護」及「機器腳踏車修護」等4個職類。另外對於未能編入技能檢定訓練班的學生,本校會依據學生興趣,另行開設「麵包西點」、「電腦文書處理」、「網頁設計」、「汽車修護」、「機器腳踏車修護」、「廣告設計」及「園藝」等短期技藝班,各施予3至6個月不等的技藝訓練。現正積極推動100年科技計劃,期能成立產學創業實務班,讓未來的出校生具備更紮實的就業條件。
四、以生命教育為主軸,規劃多元的教學活動
本校學生來自失能家庭的比例甚高,且大多數有中途輟學的經驗,其成長過程,甚少有成功的經驗。因此,為尋回學生之成就動機、建立其正確價值觀,是以推展「生命教育」作為本校教育之發展主軸。
五、加強學生生活教育
為陶冶學生氣質,讓學生舉止充滿朝氣與活力,本校特別加強學生生活教育,從日常生活常規、服裝儀容及內務整理要求起,並藉由軍訓基本教練強化學生基本儀態與禮儀訓練;為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及驗收訓練成果,另於慶校辦理軍歌比賽,讓學生經由比賽之淬鍊啟發成長。
六、落實人文教育、陶冶人格發展
本校學生與一般學生不盡相同,落實人文教育與陶冶人格發展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本校籌辦有關人文教育的活動及重點工作較為多樣化,如推動「學習護照」、佈置校園環境、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及競賽、關懷弱勢族群…。
七、落實法治教育、降低再犯率
本校學生多由於不諳法律常識而觸法,為防止其再犯,除利用公民課程加強教育外,更於集會時廣為宣導;並以辦理法律會考、法治教育專題演講、各種競賽(壁報、漫畫、作文…等)強化各項法律常識。
八、加強學生生活照護
教育除增長學生的心智能力外,更應顧及學生生理及心理的健康發展。本校在食、衣、住、育樂、醫療、安全、衛生等各方面,均精心策劃,希望從加強學生生活上的照護,滿足基本需求著手,進而推及更高層次需求的教化工作。
九、去除刺青雷射治療
每年分別於3月、6月、10月辦理三梯次去除刺青雷射治療。
十、推動輔導機制的專業合作模式
根據學校三級預防輔導專業模式的理念,設計個案輔導諮商流程,以「教訓輔三合一」的班級經營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照顧的協助與處遇,從學生入校的在校輔導,直到離校前的評估及後續的追蹤輔導,均和學生維繫密切的關係與輔導的專業助人模式導入。由導師、教導員、輔導教師組成管教小組,共同經營班級,加強學業、生活、品德及輔導;日夜均有警衛隊的安全戒護及管理,期能發揮「行刑矯治」及「學校教育」之雙重功效。
十一、結合社會資源,建立輔導網絡,提供專業諮商與輔導
輔導工作以加強辦理校園心理衛生教育、生涯規劃、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及反毒宣導教育等強化學校學務功能為主;另結合學校輔導人員、醫院精神科醫師建立輔導團隊共同協助個案解決問題,並結合法院觀護人員、引進輔導志工、心理師、社工等社會資源建立輔導網絡,協助個案在校生活適應及出校後的心理資源接軌,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個人福祉。本校性質特殊,輔導功能的發揮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一般輔導課程實施外,針對不同樣態學生擬訂輔導策略,實施個別輔導,並辦理學生學習能力衡鑑,實施個別學習輔導,及實施生涯規劃相關輔導及講座,期使學生能順利復歸社會。
十二、延伸輔導層面並賡續出校後之追蹤輔導及安置
本校學生多來自弱勢族群,因此,透過親職教育、懇親會來強化家庭的支持功能;定期與出校學生聯繫並追蹤其就學、就業情形、或協助其安置;增加學籍合作學校,協助學生能順利轉銜,避免被標籤化…等工作,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
十三、加強推動公務人員溝通與宣導能力、執行力、應變力之訓練
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規定,為強化公務人員於面對溝通對象時之語言表達能力及政策專業論述能力,及強化公務人員瞭解政策意涵與目標,並落實執行政策能力並強化公務人員對危機事件之預判能力及面臨危機事件之應變與處理能力,本校辦理專題演講及企業觀摩等方式辦理,以期達成上開之目的。
十四、持續辦理社區服務公益活動,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
教育必須走出去。本校與社區各機關建立相當良好的關係,精心規劃「敦親睦鄰、關懷弱勢」活動,替代役役男並定期實施各項「社區服務」工作;藉由良好的行銷與互動,爭取社會資源,協助校務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