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時出現頭痛,有以下可能原因或症狀:
1、鼻源性頭痛:
一般都有鼻病症狀,多在鼻急性炎症發生時加重,疼痛多在較深處,程度中等,呈鈍痛和隱痛,無搏動性,搖頭或低頭時加重,頭痛白天發作較急,一般在臥床或休息時逐漸減輕。
2、高血壓性頭痛:
高血壓病人,一般都有額部或枕部頭痛,低頭或屏氣用力時頭痛加劇。病人晨間剛醒時頭痛較重,可能因腦部供血不足所致,使用降血壓藥物後應可緩解。
3、顱壓增高所致的頭痛:
見于顱內占位病變引起的頭痛,以及感染、腦血管病變引起的頭痛等,頭痛呈間歇性的鈍痛,進行性加重。咳嗽、噴嚏、屏氣用力或低頭時頭痛加重。隨著電腦的普及,不少人長時間在電腦旁低頭工作、學習或娛樂,造成「頸源性頭痛」發病率明顯增加。國際頭痛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其發病率大約為2.5%,近年來還在不斷增加。
4. 頸源性頭痛:
顧名思義就是疼痛的誘因源於頸部。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器質性兩大類,器質性頭痛多係頸椎增生所致,少數見於寰椎畸形或寰樞椎半脫位。生理性頭痛多係長期低頭作業所致,少數情況下係頸部處於不當位置所致。目前,家用電腦十分普及,不少人長時間呆在電腦旁低頭工作、學習或娛樂,造成頸源性頭痛發病率明顯增加,尤其是門診病例日漸增多,不少是青壯年患者,值得關注。頸部是人體最易受損的部位之一,長時間伏案工作或做家務,是誘發該疾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睡覺用枕不正確,坐姿不正確等,都可能使頸椎正常前凸的生理弧度消失變直,頭頸部肌肉持續收縮,繼發痙攣,造成韌帶筋膜的損傷,引起頸部及頭部疼痛。頸椎性頭痛發病前有如下徵兆:頸部發僵、發緊;枕部有過電、酸脹感;一側肩部酸脹;一側眼眶酸脹、視力模糊;一側鼻孔發酸、脹痛;一側手臂肌肉緊張,愛握拳等。這些先兆可能只出現一兩種,也可能會都出現。很多人在發生頸源性頭痛,幾乎不積極治療,把頭痛當成暫時的生理現象,直到實在受不了才去看病。其實,頭痛帶給人的不僅是疼痛、失眠、壞情緒,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甚至造成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潰瘍等疾病,必須早防早治。

分析:
1. 疼痛的性質有持續性隱痛,鈍痛或放射痛,甚則呈針刺樣及刀割樣痛,嚴重影響睡眠及工作,常伴有頸部僵硬,活動受限或後枕部、耳後部酸脹不適,局部喜按壓,嚴重者伴有頭暈、耳鳴、噁心及嘔吐等。
2. 恐得高血壓、糖尿病
3. 長時間低頭作業可造成頸部筋膜處於異常緊張狀態,使得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肌肉僵硬,長期下去可使筋膜攣縮,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從而引發頭痛、頸部疼痛和僵硬感等一系列症狀。為此,專家勸告人們不要總是呆在電腦旁,更不要長時間處於低頭狀態。一般在電腦旁呆上1個小時左右,就要站起身來活動10~15分鐘,並儘量抬頭和用手按摩頸部幾分鐘,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頸部的緊張狀態。

頭痛的自我按摩療法
一旦出現頸源性頭痛症狀,患者要注意休息,儘量減少呆在電腦旁的時間,避免低頭作業。同時,患者可根據頭痛程度及持續時間,選擇小劑量止痛藥服用,如布洛芬、消炎痛、阿司匹林等,以促進症狀改善、減少頭痛發作次數。經過休息、放鬆及服用止痛藥效果仍差時,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後可行局部痛點封閉治療,或行封閉與牽引、鬆懈術相結合的綜合療法,以有效緩解肌肉、筋膜痙攣,促進炎性物質吸收和減輕疼痛。 按摩治療頭痛切實有效,但如自行按摩或家人按摩可免去求醫之苦,如果養成自我按摩的好習慣可明顯的減少慢性頭痛帶來的痛苦。按摩對下列疾病造成的頭痛有較好的療效:緊張性頭痛、神經性頭痛、偏頭痛、高血壓頭痛、腦供血不足性頭痛、頸椎病型頭痛、神經衰弱頭痛及感冒頭痛等。

1.準備動作:患者正坐于椅上,含胸拔背,氣息調和。

2.揉太陽穴:將雙手掌根貼于太陽穴,雙目自然閉合,做輕緩平和的揉動30次。此法對上述各型頭痛均有較好療效。

3.拿風池穴: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捏住頸後肌肉近髮際處,手法採用一上一下、一緊一松按摩,以頸部感酸脹為度,次數自定,不強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進行,本法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

4.浴全頭穴:頭部有上星、頭維、百會等穴,經常浴頭部各穴有健腦之功效。操作時將兩手五指分開,由前髮際分別向後髮際抹動,如食指梳頭狀,手法輕重由個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局部感到熱、舒適、頭皮無痛感為度,次數根據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替手指浴頭。本法可緩解頭部肌肉痙攣、緩解腦部血管痙攣,使疼痛減輕、思維敏捷。

5.抹額印堂穴:將兩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陽穴上,以食指內側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兩眉之間)沿眉毛兩側分抹,雙目自然閉合。手法以輕中有重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為度,本法古代稱「分陰陽」潔,抹後感覺頭清目爽,具有清除頭暈目眩、減輕頭痛之功效。

6.拿合谷穴:合谷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肌肉豐厚處。手法以拿捏、點按此穴,有明顯酸脹感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稱「拿虎口」。如能經常拿捏、點按此穴,具有清利頭目、緩解各型頭痛。

7.拿天柱穴:以拇、食兩指,在頸後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動作,來回拿動各5~10遍,每日早晚各1次。本法對各種頭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8. 現在3C智慧型產品盛行,許多人長期當「低頭族」,不僅容易頸肩痠痛,尤其會產生難以治癒的慢性頭痛,醫師表示,不當姿勢導致頸後的斜方肌被過度使用,這邊的激痛點會反應成頭痛,這樣的病症稱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提醒治療時要找激痛點,透過注射去活化、加上伸展復健,才能免於慢性疼痛之苦。

(節錄整理自偉大的眾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