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爾夫,我相信,人類 '最理想、效率最大的全揮桿' 只有一種。

那為什麼世上許多職業好手的揮桿都不盡相同、總存在著些許差異、並且有五花八門的教學示範呢?艾爾斯甚至說過一句話:'打高爾夫球的人有多少,就有多少種揮桿'。原因非常簡單,兩個字:'補償'。他們在每個動作的細節上,體型、用力時機、用力比例、軌跡或有消長增減、截長補短,而 '恰好' 於最後擊球的一瞬前,完成了最理想作動所需要大部或所有的條件,故能完成類似的輸出、皆有著相當優異的表現而已。因此,專門研究揮桿的教練與學者們所追求的,不外以下四方面:

1. 最理想揮桿的通則與所需最少條件

2. 動作差異性與補償的關係

3. 操作意想與練習法

4. 心理上與生理上操作不當的成因

這七年來,我花了最多的精神在第一項上、其次是第三項、再來是第四項,個人認為這四項中最困難的是第二項;舉個例子來說,蒙哥馬利、麥可羅伊、哈靈頓都來自大不列顛區域,三個人體型、揮桿姿勢、節奏、作動順序大不相同,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全都曾是四大賽冠軍。換言之,儘管揮桿不同,但皆登偉大選手之列、都可以用他們自己的揮桿擊出一樣精湛的成績。有看過比福瑞克更大的繞八嗎?松山英樹上桿後,你喝完一杯咖啡,他才開始啟動下桿。試問還有誰會這樣打球?欲了解這其中的端倪,除了要能明確標示出各人的差異為何之外,更須要知道他們在動作上所做各樣補償以滿足理想揮桿的要件。此外,第二項之所以最難也因為:要能研究這區塊,首先要能通曉每一個細節與動作的操作與效果,講成白話文就是:自己恐怕也必須是一個很好的揮桿者才行,否則難以對於如此繁複的動作組合有任何屬於自己的 '體驗' 與 '感覺',同時也難以對每一個動作 '產生情感',充其量只能照本宣科的 '複製' 先輩們的發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者,若不能把選手們或學生們做這些動作的體感與自己的體感比對,又怎能推測他們為甚麼會 '想' 做出某些動作呢?這樣便更不容易體會感受打者各樣動作上差異的原始成因了。所以對於第二項的研究,必先等到自己練至一個相當滿意的程度後,方能著手進行。

自從加入 '核彈流' 之後 (開山老祖是家瑞、動作解說是世榮),終稍能體會片刻強遠、也感受到一絲效率,今後或可思考第二項的內容了,如此必可使自己的揮桿更上層樓。首先,就來研究一下自己的揮桿吧,自己的補償動作至少有以下幾個:

1. 喜用手力摜,必先壯腿。

2. 喜用手下先,必以肘剋。

3. 舉大易抬高,必習近平。

4. 好遠易痙猛,必增其序。

操作原理,每個人差異應該不大,但意想、體感、趨力則可能人人不同,這或許是 '無論教練怎麼教、怎麼描述,學生就是學不會' 的原因之一了,因為教練不明白或不能體會學生的情緒、習慣、體型等變因融合後衍生了個人操作上特有的、多出來的 '補償',教練便無法將這些補償找出、修改、整合、並納入一體的動作中,如此學生的揮桿將無法產生 '真正的鏈結',難有效率;於是教學過程就是一整個 '林北嘎哩工黨塞、哩嘎林北工幾百',難怪學習痛苦、雙方當然沮喪囉。你或許會說:'管他那麼多,狂練就對了'。的確這樣硬幹有可能練起來,事實上就我所知台灣很多好手也都是這樣起來的,但學習效率上恐怕會大打折扣,也很容易導致受傷,成功的不確定性於是大增。話說回來,能快為什麼要慢呢?

所以我們可以說:原理原則雖是一樣,但教練的揮桿未必等於學生的揮桿,所以較理想的教學應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教練除了要幫助學生盡可能貫徹最理想揮桿動作之餘,還要幫助學生找到個人的補償、建立屬於他自己的揮桿,並盡可能讓學生知道有此個人特色揮桿的性質與形成前後因果。

考慮了以上這些因素,所以目前 '我的揮桿' 意想為:

l * O 00 l *

以文字表示則是:

伸定双円 分拉 送

 

祝你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揮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