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3:11~17

11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12 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
13 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
14 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嗎?
15 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禮。於是約翰許了他。
16 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17 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心得

1. + 2. 此二處的 '火' 是什麼? '你們' 是指誰?如果施洗約翰不幽默的話,這裡的 '火' 將會是個很奇怪的用字;因為 '火' 在聖經中所代表的意思有三種可能,一是 '神的審判與執行' (列王紀下 2:11)、二是 '地獄' (以賽亞書 33:14)、三則是正常使用的形容或名狀 (使徒行傳 2:3)。如果施洗約翰夠幽默的話,不要死板的說一就是一,那這三個解釋中,第一個?語意不通、第二個?超可怕 (那顯然是指給不信的人 '施洗',這譬喻超靠杯恐怖der,有空請去看啟示錄就懂了)、第三個?施洗約翰馬上會被打,因為他說耶穌以後會用火噴人。綜合來看,應該解為施洗約翰用了譬喻表示 '施施有兩種':一種用聖靈、一種用火。只會有這二種結局,一種很爽、另一種給他用下去,保證你會無言,你們各人自己選囉。靠~ 威脅ㄟ!(好吧,我必須承認這樣的威脅對我還蠻有用的)

3.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樣的作法有 '傳承' 的意味;在過去還沒有耶穌的日子,人們的悔改與決志是透過 '受浸' 的儀式來公開表示的;如今耶穌的時代,用聖靈為我們施洗,並且也沒說 '得救一定要受洗',但似乎這樣傳統的 '受浸' 禮並沒有被廢除,相反的,耶穌還吩咐我們要這麼做喔,而且耶穌自己都接受並照做,足見受浸禮之重要。這裡就簡單講一下關於受浸 (受洗) 的二三事:

@ 受洗代表的意義
彼得前書 3:20~21 指出舊約時代挪亞藉水得救一事,預表後世的人藉洗禮得救,都是透過 '水' 使人重獲新生:'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汙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

@ 受洗的責任
一定要受洗嗎?偏不要你咬我?說真的聖經上好像沒說,但我跟各位分享兩段敘述,你們自己考慮一下:

# 這是耶穌吩咐的。馬太福音 28:19~20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 受洗是與基督生命重要的連結承諾。歌羅西書 2:11~12 '你們在他裡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神的功用'

所以受洗還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儀式喔。

4. 這樣 '神親自對人宣講' 的情形,舊約中還多見,先知或族長們都有聆聽的權利,但在新約以後,就不多見了,以後我們慢慢邊讀著邊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