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領域下,無論什麼研究題材,皆將依循以下路徑之一為思想的基礎進路:

A 大領域

@ 何謂 '教育'?《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 心理學 = 探討 行為 vs 心智歷程 

@ 教育學 = 教導行為 與 學習行為 的探討

@ 教育心理學 = (教導行為 vs 教師心智歷程 + 學生心智歷程) + (學習行為 vs 教導心智歷程 + 學生心態歷程)

@ 近代教心發展:教育哲學\ 科學心理學\ 教學心理學\ 現代教育心理學

@ 教心三化:目的教育化、對象全人化、方法本土化

@ 「全人教育」的意思,是把孩子整個人作為教育對象,不是局部的人,也不是由局部湊成的人。道德或知識技能本身只是客觀的無生命的教材,它要通過教學活動轉化後,在學生心理與行為上表現出有生命力的道德或知識技能,這與學生本身能力、經驗、性格、意願等主觀條件有關。研究對象全人化,是符合「要教育學生必先了解學生」的原則的。無論學校還是家庭的教育,都應以每個孩子的身心全部為對象。每一種教育,研究對象都是以個別學生為基礎的,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孩子身上。

@ 教學方法 = 五段教學法 = (回憶舊經驗以) 引起動機提出教材分析比對學生新舊經驗總結並系統化原則化所得他例應用

B 細分支

@ 身心發展 = 連續?階段?

@ 認知發展 = 對於 '知的歷程' 的研究

@ 影響認知 = 同化\ 調適\ 組織\ 適應\ 平衡

@ 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建構) = 四階段 = 感覺動作 (0~2) + 前運思 (2~7)+ 具體運思 (7~11y) + 形式運思 (11y)

@ 新皮亞傑認知發展學派 = 人與動物有別 + 社會文化因素 (學習先於發展) + 教育方法因素

@ 維高斯基認知發展理論 = 社會文化互動 + 教師引導\同儕互動 = 語言溝通 + ZPD + scaffolding (見下段 社會建構論)

@ 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 = 認知表徵 = 動作表徵 (0.5~2) + 影像表徵 (2~3y) + 符號表徵 (3y~)

@ 社會發展 = 個人社會化的歷程

@ 社會建構論 = 有別於皮亞傑的 '認知建構';維高斯基認為,個人在學習時,與師長或同儕相互討論交換觀點,以建立新的知識 (建構論 = 試圖解釋個體如何建構自己知識的理論)

@ 社會五知覺 = 偏見或歧視、責任分散與旁觀者效應、社會懈怠、從眾行為、觀點 (情感、知覺、認知、社會) 取替

@ 佛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 = 口腔 (0~1y) + 肛門 (1~3y) + 性器 (3~6y) + 潛伏 (6~11y) + 兩性 (11y~)

@ 新佛洛伊德主義 = 新精神分析學派 = 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 (代表) = 探討社會文化於人格養成的重要

@ 人格構成三要素 = 自我 (享樂) + 本我 (現實) + 超我 (道德)

@ 五大人格特質 = 太不認同了,不想學ㄏㄏ

@ 阿德勒的 '個體心理學' = 社會興趣 + 社會決定 + 自卑與超越 + 家庭位置與生活方式

@ 艾瑞克森的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 人格發展八階段 

@ 青年期自我統合六個面向 = 樣貌 + 期望 + 環境 + 成敗 + 理想 + 條件

@ 馬西亞 '青少年期自我統合四狀態' = 定向型 (穩定如期前進)、未定型 (懷疑焦慮期待)、早閉型 (高壓預定安排)、迷失型 (否定抵抗消極)

@ 布朗費布納的 '生態系統理論' = 個人 + 小系統 (青少年動力來源:親子、師生、同儕) + 中系統 (所處環境:社區、學校) + 大系統 (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媒體)

@ 皮亞傑道德發展三階段 = 無律、自律、他律;且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 '不等同的'。

@ 柯爾柏格道德發展 '三期六階段' 論 = 前習俗道德 (避罰服從、相對功利)、習俗道德 (尋求認可、遵守法規)、後習俗道德 (社會法制、普遍倫理)

@ 姬莉根 '女性道德發展三階段論' = 個人生存的道德、自我犧牲的道德、均等的道德

@ 價值澄清教學法 = 不贊成教條式的道德灌輸;三步驟七規準 = 選擇道德價值 (任選、透過不同途徑選、深思熟慮後選) + 珍視道德價值 (重視珍惜、公開宣示) + 實踐道德價值 (執行、重複以更確信)

@ 社會行為發展模式 = 模仿、尋求認可、競爭、攻擊、社會依附、反社會行為、利社會行為

@ 包爾貝 + 安渥斯 社會依附理論 = 四類型 = 安全、抗拒、逃避、錯亂

@ 湯姆斯 嬰兒氣質會影響社會依附類型的形成 = 易養育氣質、磨娘精氣質、慢吞吞氣質

@ 艾森伯格 利社會道德發展五階段 = 利己、他人需求、刻板、同理、内化

@ 防衛機轉十方式 = 潛抑、否定、投射、退化、轉移、認同、反向、合理化、補償、昇華

@ 其他重要的社會行為 = 社會助長、團體極化作用、內團體偏誤、門在臉上效應 (door-in-the-face effect)、門內腳效應 (foot-in-the-door effect)、責備受害者現象、自我監控性格... 等等

@ 情緒發展

@ 情緒的意義、情緒的構成要素 (認知評估、身體表達、感受、表達、行動傾向)

@ 兒童情緒分化理論 (布里奇斯、伊扎德)

@ 情緒心理理論 (詹姆士-蘭格情緒理論、坎巴二氏情緒理論)

@ 情緒行為主義理論

@ 高曼 情緒智商 (情緒勝任力) 五大內涵 = 認識自我情緒、妥善管理自我情緒、自我激勵、同理心與控制衝突、人際關係管理

@ 情緒教育 = 輔導方式

@ 教師情緒管理與心理衛生

@ 語言發展

@ (語言結構 + 發展) vs 學習

@ 語言天賦論 (詹姆斯基)、行為學習論 (史金納 操作制約學習理論、班杜拉 社會學習理論)、認知學習論 (維高斯基 語言發展論、沃夫 語言相對假說)

@ 語言發展關鍵期說

@ 大腦受損對語言學習的影響 = 布羅卡區、維尼基區

@ 喬姆斯基 '兒童語言發展論' = 兒童對於語言的認知,不是用 '學' 的,而是 '自然展開' 的。語言才能 = 理解字詞 '形、聲、義' 的心理能力,而語言表現 = 聽說讀寫的行為

@ 智力發展

@ 環境適應、知識學習、抽象思考

@ 智力發展理論 = 二因論 (斯皮爾曼、卡特爾)、三元論 (斯頓柏格)、多因論 (桑代克)、群因論 (塞斯通)、多元智能理論 (嘉納)、智力結構論 (吉爾福德)、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理論 (柯隆巴)

@ 多元智能理論

@ 心理測驗四類型 = 成就、智力、性向、人格

@ 心理測驗四條件 = 信度、效度、常模、實用

@ 重要的智力測驗 = 比西、斯比、魏氏、考夫曼、麥賽爾

@ 畢馬龍效應 = 期待學生是龍是鳳,他就不會當個老鼠只會打洞;讓學生自許為高手達人,他就不會變成呆子白癡;對學生寄予厚望,他就有可能攀上巔峰 

@ 思考發展

@ 方式

@ 培養方法

@ 批判性思考

@ 培養與促進批判性思考

@ 定錨教學 = 模擬情境式教學

@ 創造力發展

@ 定義

@ 創造力的特質

@ 影響創造力的因素

@ 促進創造力的方法

@ 金泉浩晃 曼陀羅思考法

@ 6W 提問法

@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

@ 威廉斯創造力測驗

@ 當代教育心理三大學派

@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刺激-反應)

~ 蓋聶 '學習能力發展八階段'

~ 巴夫洛夫 '制約反應'

~ 華生 '教育萬能說' = '給我一打健康的孩子,我可以把他們訓練成醫生或律師、也可以使他們成為乞丐或盜賊'

~ 桑代克 '試誤說'、'學習三定律' (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學習遷移說 (刺激類化)'

~ 史金納 = 增強取代桑之效果 = 行為改變策略 = 正增強、負增強、懲罰、隔離

~ 操作制約三應用 = 行為塑造法、代幣法、普利馬克原則 (老祖母原則)

~ 班杜拉 '社會學習理論' = 觀察 + 模仿

~ 布魯姆 + 卡洛 '精熟學習理論'

~ 凱勒計畫

~ 科層體制理論

@ 認知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認識、辨別、理解、獲得)

~ 柯勒 '頓悟學習理論' (反對桑之 '試誤')

~ 布魯納 '發現學習理論' = 直覺 + 活躍 + 探索 

~ 布魯納 '螺旋式課程'

~ 奧蘇貝爾 '意義學習理論'

~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 感官 + 短期記憶 + 運作記憶 + 長期記憶 = 研究影響記憶\ 遺忘的因素

~ SQ4R = survey + question + read + recite + review + reflect

~ 弗拉維爾、布朗 '後設認知' = 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

~ zimmermann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三階段' = 學習前思考 + 學習中決斷 (vilition) + 學習後省思

~ 榮格 '認知風格' = 感官、直覺、思維、情感

~ 魏特金 '影響學習的四個面向風格' = 環境、情意、生理、社會

~ 勒溫 '場地理論' = 行為是生活空間的函數 = B = f(LSP)

@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自由、需求、以學生為中心)

~ 存在主義、現象學 (胡賽爾)

~ 馬斯洛 '需求層次理論'

~ 羅傑斯 '自由學習理論'

~ 尼爾 創 '夏山學校'

@ 正向心理學

~ 賽里格曼 對於 '信念、正面思考、愛、樂觀、幸福感' 之研究

~ 三根柱石 = 正向經驗 + 正向特質 + 正向組織

~ 正向特質 = 知識、勇氣、愛、修養、正義、超越心靈

~ luthans '正向心理資本' = 希望、樂觀、毅力、幸福、自我激勵

~ 正向管教的原則與做法

@ 學習動機

@ 類型 = 社會性 (互動)、表現性 (評價)、情境 (依附)、性格 (求知)

@ 行為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 = 外在動機刺激 + 生理需求刺激

@ 認知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 = 求知為本能

~ 海德 '歸因理論'

~ 羅特 '控制理論'

~ 溫納 '三向度歸因理論' = 條件 + 穩定性 + 控制

~卡芬頓 '自我價值理論' = 學生不用功、不努力的原因即在於缺乏 '自我價值'

@ 人本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 = 自我成長需求

@ 教學理論

@ 教學理論四課題 = 教學設計程序 + 教學目標分析 + 教學策略運用 + 教學評量方法

@ 布魯納 '教學四條件' = 怎麼使學生學習?怎麼編課程教材?怎麼讓學生理解?怎麼令學生維持?

@ keller ARCS 教學設計模式 =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setisfaction

@ 笛克 + 凱雷 '教學設計系統九步驟' = 教學目標、分析學生、檢查學生、作業目標、擬定考題、教學方法、選教材、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

@ 四學者 '教學設計六步驟' ASSURE = analyze learners, state objectives, select materials, utilize media, require learners' participation, evaluate and revise

@ ADDIE = analysis, design, develo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 系統講述教學法:最直接的 '傳道、授業、解惑'

@ 小組討論教學法:討論共識

@ 師生互換教學法:換個角度感受

@ 認知學徒制教學法:師徒特色

@ 個別處方教學法:一對一

@ 教學目標

~ 布魯姆 '三分法' = 認知、情意、技能

~ 蓋聶 '五分法' = 程序、認知、語言、動作、態度

@ 教學策略

~ 指導式教學 = 教師主導

~ 自學式教學 = 學生取向

~ 協同式教學 = 教師團隊分工共同教學

@ 教學評量

~ 測驗、測量、評量 意義不同

~ 形成性評量 = 平時幫助修正教學策略

~ 總結性評量 = 期末成就測驗

~ 常模參照評量 = 學生的排名

~ 標準參照評量 = 絕對標準;沒到 60 就沒通過

~ 最佳表現評量 = 英文考試

~ 典型表現評量 = 性向測驗

~ 安置性評量 = 學前先備知識

~ 診斷性評量 = 在形成性評量後實施,適用於學習困難學生

@ 教師效能與班級經營

~ 教師效能訓練 = 聆聽 + 我訊息 + 雙贏法

~ 學習型組織理論

~ 班級經營模式 = 行為塑造模式 (史金納)、果斷紀律模式 (卡特夫婦)、溝通分析模式 (e. berne, t. a. harris)、現實治療模式 (葛蘭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