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成年人學琴,怎麼選擇一門適合自己的樂器呢?

如果你已經有心儀的樂器,並且決定非它不可,那麼可以跳過本文。如果你還不知道想學哪一門樂器、或者只是想認識音樂、了解一下樂器學習的入門、以及學習投資報酬是否划算,那本文非常值得一讀。現於篇幅與有限的經驗,這裡只談 '三大樂器':小提琴、鋼琴、吉他的學習。

一、小提琴

成人學樂器,若選小提琴,則 千萬要三思 啊啊啊!因為入門難度實在太大了。

首先,鋼琴有鍵盤,吉他有格品,只要你手指按在特定的一個範圍,出來的音是固定的。小提琴不一樣,它的音是連續的,沒有絕對的音準,沒有好的音感和長時間的練習,連音都拉不準,而音感是要從小培養的;其次,小提琴是旋律樂器,不像鋼琴和吉他,它沒法自己給自己伴奏,這在初學的趣味性上會降低一些;再次,小提琴的技巧太多,太過複雜,頓弓、跳弓、拋弓等等一大堆,每個技巧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練習,不把技巧練全基本沒法拉太出彩的曲子,而即使是最基本的揉弦,也不容易拉好;最後,小提琴的演奏姿勢是比較彆扭的 (對於沒學過的人來說),成年人的手臂已經比較僵硬,很多人的手臂已經彎不過來了。

拉小提琴只有好聽和難聽兩種狀態,不存在 'so so'。練好了聲音優美悅耳,練不好聲音艱澀刺耳。一般來說,三年之內拉不出好聽的聲音,而且整個練習的過程比較痛苦,不僅練習的內容很艱難,而且長時間沒有進步會讓你得不到很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其實別說是半路出家,就算從小開始學也是極難的,兩年基本無法擺脫難聽,四年基本無法拉出好聽的聲音。這還是在每天保持至少一個小時專注練習的情況下喔。

所以除非你極度熱愛小提琴,否則現在立刻 '知難而退' 是明智的,這是一個 '投入產出比' 最低的樂器、cp 值絕對小於 0。但是真的學成了,滿足感與成就感也自是無與倫比的。

如果看了上面的內容你依然決定 '非小提琴不 (嫁) 娶',那麼你肯定是真愛。若經濟許可,第一把琴可以買 10000~20000 元 (台幣;下同) 的半手工琴,音色比較有保障。要是擔心學不會又不至於浪費錢的,可以買把 2000~3000 左右的工廠琴,用來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

二、鋼琴

鋼琴是我較推的樂器。鋼琴演奏的名曲是很多的,而且如前文所述有很大一部分很簡單,學個一兩年就能彈奏。雖然也需要童子功,但彈鋼琴沒有音準和發音的問題,所以只要彈的不是太差,聽起來也是不錯的、cp 值還算很高。

鋼琴的難度體現在高階水平上,如果你不滿足於《天空之城》、《夢中的婚禮》這樣的樂曲,想要彈好蕭邦、莫扎特和浪漫主義的作品,這時候鋼琴觸鍵的輕重,踏板的細微處理就都很重要了,而你要想演奏《鐘》這樣的炫技作品,那麼手指的靈活性,跑動的流暢性、跳躍的準確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光準確是不夠的,為了使彈出來的旋律不機械,你還要有良好的樂感和對曲子的深刻理解。所有的這些技巧,皆非朝夕可達,很多從小習琴、科班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做好。

從進階以上的角度來說,鋼琴未必比小提琴簡單。然而如前所述,成人學琴要定好自己的目標,培養愛好,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是主要的,或說應不必要求自己達到 '職業演奏家' 的水平、彈得開心就好。雖說入門容易,初學者仍需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枯燥練習,所以說能堅持下來也不算容易了,因此第一次購琴時不建議 '一步到位'、就是一次就買 'steinway' 還是 'boesendorfer' 等名琴。鋼琴價格也不算便宜,普通一點的全新琴要十來萬、稍微好點的就要數十萬了 (例如我的 Kawai gx-3)。初學者建議選購中古鋼琴,用租的也可以、完全經濟合用。或者,如果嫌鋼琴太貴太笨重、或不太要求觸鍵手感,可以選擇附帶功能不用太多的電鋼琴作為練習用琴,也是挺 ok 的 (推 yamaha, casio, kawai, 或 roland 的基本款,都很不錯)。

三、吉他

吉他是我最推的成人學習樂器。

吉他有很多種類:古典吉他、民謠吉他、電吉他、佛拉門戈吉他、夏威夷吉他等等。比較受歡迎的是古典吉他和民謠吉他。古典吉他多用於獨奏,民謠吉他多用於伴唱。

古典吉他學習的過程比較嚴格,要有正規的姿勢、指法和各種技巧,嚴格性和專業性是古典吉他學習提高的特點;民謠吉他在學習中是比較自由的,只需要在伴奏類型和節奏上多下功夫。雖然都是吉他,但彈法和技巧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先學了民謠吉他,再學古典吉他就需要耗費很長時間改正一些錯誤的指法和技巧,而且在速度上也需要重新正規地訓練。因此最好選擇一種持續練下去。

此外除了古典吉他難度稍大些外,曲目也不是非常的大眾化,屬於 'hard-core' 的演奏類型,喜歡的人非常喜歡,當然,也有一些深受大眾歡迎的名曲,比如《愛的羅曼史》。如果要學古典吉他,不建議自學,在入門時學會正確的彈奏姿勢和技巧是很重要的。民謠吉他就隨和多了,可以伴奏、也可以獨奏,在姿勢、手型、指法上也沒有太過嚴格的要求,完全可以自學,而且入門容易,學上兩三個月,就可以自彈自唱,很有成就感。

即便如此,學習的過程也會遇到瓶頸。第一道關卡是按弦手指會疼,指尖會磨出一層繭,很多童鞋就是受不了手指的疼痛而放棄;第二道關卡是大橫按和爬格子,大橫按是個讓初學者頭疼的技巧,貌似很簡單,可一時半會兒還真按不好,需要慢慢花時間練習,爬格子很枯燥,但不爬手指就沒法靈活;第三道關卡是和弦轉換,不熟練的時候,手指老是慢半拍,很讓人捉急。一旦你堅持度過這些困難,油然而生的自信就會支撐你學會更多的技巧,彈出更好的音樂。

初購古典吉他可以選擇 2000~5000 元左右的琴,質量、音色有保證,預算不夠也可以選擇更便宜的練習琴,一段時間後如果覺得自己真的熱愛,再換一把好琴。民謠吉他對此的要求則更低,用來學習各種技巧、伴奏歌曲都是完全可以的。勿買過度劣質的琴,木板易變形、音色差,按弦不易,恐會影響學琴的興趣,有品牌口碑的較有保障。

結語

學一門樂器,簡單地說,就是培養一種愛好。可是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卻不簡單,這種愛好增加了生命的能量,拓寬了生命的廣度。有一位哲學家說過:生活即是聯繫所以生活就是一個不斷擴大和加強我們與周圍的人、事、物的各種聯繫的過程。如果你的心裡只有工作、賺錢,那麼就其他事物而言如詩歌、散文、音樂、美術、體育、友誼、政治等來說,你只是一個死人。而你每增加一種興趣,就相當於獲得了新的生命

除此之外,學習一門樂器也是一個修煉心性的過程。鋼琴的前身叫 '大鍵琴',這是一種很難通過力度來改變音量強弱的樂器,鮮為人知。直到後來義大利人 巴爾托洛奧 克里斯托夫里 (bartolomeo cristofori ) 發明了琴槌擊弦後彈回的裝置,才誕生了可以控制強弱的鋼琴,取名為 pianoforte,意思就是 '強弱'。有了強弱控制的重大發明後、再將鋼琴的音域擴大 (共 88 鍵),從此,鋼琴囊括了近乎所有樂器的音程、音色也大受愛樂者的歡迎,終成 '樂器之王'。可見,'強弱'、'音色'、'音域' 對於一件樂器來說是多麼重要,而其中的 '強弱',又格外關鍵:練琴的過程,就是通過成千上萬次地反覆敲擊琴鍵,去感受手指的 '輕重' 如何影響音響的強弱,從而形成肌肉記憶,能夠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輕的時候恰到好處,重的時候恰如其分;對很多樂器而言,演奏輕重的控制,都是十分困難的一種技巧。

'知輕重',對於一個演奏家來說,是畢生追求的精湛技藝;對於我們來說,也是窮其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

~ 改作自每日頭條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od/9ov2rbl.html)

arrow
arrow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