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本品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穿心蓮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 的全草。華南、華東、西南地區均有栽培。秋初剛開花時採收質量較好。切段曬乾生用,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消腫。

【主治】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肺熱咳喘,肺癰吐膿,咽喉腫痛。本品苦寒降泄,清熱解毒,善清肺火,故凡肺肺火引起的病症皆可應用。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等同用.治肺熱咳嗽氣喘,常與黃芩、桑白皮、地骨皮合用;治肺癰咳吐膿痰,多與魚腥草、桔梗、冬瓜仁等藥同用;治咽喉腫痛,常與玄參、牛蒡子、板藍根等藥同用。
用於濕熱瀉痢,熱淋澀痛,濕疹瘙癢。本品苦燥性寒,有清熱解毒燥濕的功效,故凡濕熱諸症均可應用。治胃腸濕熱,腳痛泄瀉,下痢膿血者,可單用或與馬齒莧、黃連等同用,治膀胱濕熱,淋瀝澀痛,多與車前子、白茅根、黃柏等藥合用,治濕疹瘙癢,可以本品為末,甘油調塗。
用於癰腫瘡毒,蛇蟲咬傷。本品清熱解毒,燥濕消腫,故可用治濕熱火毒諸症。治癰腫瘡毒,蛇蟲咬傷,可單用,或配、金銀花、野菊花、蚤休等煎服,并用鮮品搗爛外敷,均有解毒消腫的作用。

【文獻別錄】《嶺南採藥錄》:「能解蛇毒,又理內傷咳嗽。」《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熱。」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多作丸、散、片劑。外用適量。

【注意禁忌】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現代藥理】本品葉含穿心蓮內酯、去氧穿心蓮內酯、新穿心蓮內酯等。根還含多種黃酮類成分。穿心蓮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增強人體白細胞對細菌的吞噬能力;有解熱、抗炎、利膽、抗蛇毒及毒蕈鹼樣作用;並有終止妊娠作用等。

~ 醫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