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5:35~43

35 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
36 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
37 於是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隨他
38 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裡;耶穌看見那裡亂嚷,並有人大大的哭泣哀號,
39 進到裡面,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
40 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41 就拉著孩子的手,對他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
42 那閨女立時起來走。他們就大大的驚奇;閨女已經十二歲了
43 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他東西吃

比較

今天是教師節,來故意多寫一些、裝有學問一點、這樣比較像老師:

1. 馬可把這事的經過描述得極為生動,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也許睚魯的信心可能不如患血漏婦人那樣大,但仍足以拯救人了。他相信只要耶穌來按手在他女兒身上,一切就都好了,即使女兒可能瀕臨死亡。此時眾人擁擠,使得耶穌團隊行動緩慢、拖延,這過程必定使睚魯非常苦惱,因為自己的女兒就命在旦夕了啊!不但如此,耶穌還回過頭去醫治群眾中的一個婦人,這必更進一步的試煉了睚魯的耐心,相信耶穌這麼做絕對有其深意的。經過這麼一陣折騰,痊癒的機會似乎已經消失了,人們說女孩死了,所以不需要再勞動拉比了。他們不知道人的盡頭正是認識神的開頭。耶穌曾經顯明為宇宙的主,在此還必須顯明是生命與死亡的主。這是神性的一個重要證明;因為甚至在罪與死還沒有進入世界以前,神就創造了生命,所以耶穌顯明自己是死亡和墳墓的主宰,乃是極為恰當的。而且,這也是耶穌自己的復活的重要初步證據,預表著這位曾經為別人戰勝死亡的主,有一天也要親自突破自己死亡的枷鎖。所以 '復活' 乃是整部新約的 '核心神跡'、是當時與後來所有基督徒經歷見證的最重要事件。

2. 耶穌要睚魯不要害怕,只要信。沒錯,就這麼單純:不要怕,只要信!單純的信靠,是神人關係中必然產出的基本態樣。我們受召信靠,依附於愛與順服,這正是信心在聖經上的意義,絕對不是理性的我所能體會的萬一。也只有這樣的信心才適合用來表明我們的無助、也只有這樣的信心才適合用來認識神的大能。信心,乃是得救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證據。

3. + 4. 彼得、雅各和約翰被挑選出來,在這一次承受更進一步的啟示,就像後來耶穌改變形像時帶著他們一樣 (可 9:2)。他們之所以能夠得著更多的託付,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於靈命上的造就已經產生相當積極的成績了。此外,當事人也要跟著,正因為他們是當事人,應該是耶穌透過此神蹟所欲教化的主要對象。

5. 主對那女孩子所說的話 '大利大古米' 是用母語亞蘭文說的,只保存在馬可福音中。若按解經學通說,彼得是提供資料給馬可撰寫此福音書的人,那這幅景象必然留給當時在現場的三位使徒相當深刻的印象,甚至在許久之後,彼得仍可以記起耶穌當時所說的話。馬可則喜歡引用原文,想必是加增生動性,當然也不會忘了為他的 '外邦讀者朋友們' 將這亞蘭文片語譯成希臘文。

講到了亞蘭文,再多幫各位補充一下,因為以後會不時碰到馬可用亞蘭文記載,乾脆一併整理在這裡吧。以下改作引用自蘇佐揚弟兄所著《新約聖經難題》中的歸納,感謝這位弟兄的整理,幫我們省去許多麻煩:

馬可挺愛把當時人們所用的亞蘭語加插在他的福音書上的:

@ 大利大 古米 (閨女,起來罷) talitha koumi (這是亞蘭文的英語化拼音,後同) = 今天的經文

@ 半尼其 (雷子;脾氣暴躁的人) boanerges = 可 3:17

@ 各耳板 (供獻或奉獻箱) korban = 可 7:1

@ 以法他 (開了罷) ephatha = 可 7:34

@ 拉波尼 (夫子、拉比) rabboni = 可 7:51

@ 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Eloi, Eloi, lama, samachthani? = 可 15:34

亞蘭語(aramaic),閃族言語的一支,屬北方語,又稱為敘利亞語 (syriac),但亞蘭其實是 '民族',敘利亞則屬 '國家'。亞蘭語、迦勒底語、及古希伯來語互為姊妹語,類似中國的廣東語、汕頭語、及客語般,有些用法發音類同,但有些地方又不同。以色列人從巴比倫釋放歸國後,完全講亞蘭語;希伯來語只是祭司、先知在誦讀舊約聖經時才用的喔。耶穌當時傳道也是用亞蘭語,並非講希臘語;但馬可則用希臘文撰寫。 

6. 十二歲?還記得昨天患血漏婦人得病幾年了嗎?也是十二年!都是 '十二',中間有沒有什麼奇妙的隱藏連結呢?歹勢,我不知道;巧合嗎?我不信。但聽說十七世紀中葉出生的 '某位教友' 超愛研究聖經裏面關於數字的奧義,對聖經中的數字之謎有著痴迷般的熱愛,由於他本身數學超強,所以這也不是很意外啦,不過他好像也沒能從中找到什麼關聯性就是了。各位認識這位弟兄嗎?XD

7. 果然,耶穌立刻證明了自己勝過死亡。類似的神蹟還包括 '拿因寡婦的兒子' (路 7:15) 與 '伯大尼的拉撒路' (約 11:44),這兩個神蹟都沒有記載在馬可福音中,以後我們讀到再談。此外,馬可還不忘記錄了耶穌體貼的愛心:耶穌吩咐人給那女孩吃點東西 (可見復活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一如以往,耶穌不希望此事過度張揚,原因已如前述。

8. 今天讀完第五章,第五章講了一些有關 '鬼' 的部分。最近公園剛好常談到鬼 (冤親?),我想在此就再順便幫各位整理一下整章中所提到關於鬼的段落、與鬼的屬性:

@ 可 5:4 '總沒有人能制服他' = 鬼的能力比人大

@ 可 5:6 '我與你有甚麼相干' = 鬼比我們還清楚,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不但知道,有時還願意拜耶穌,但鬼卻知道他們與主完全不相干、也就是沒有救贖 (要是鬼向神懺悔懇求神赦免得救呢?這就是神學專文了,說好沒事盡量不提神學研究的,所以有機會再聊吧ㄎㄎ)

@ 可 5:8 '不要叫我受苦' = 鬼也怕受苦 (至於這苦是什麼?這也是神學專文喔ㄎㄎ)

@ 可 5:10 '就再三的求耶穌' = 鬼知道自己在神之下、也在耶穌之下、也懂得求饒;但是鬼有沒有想過,這樣附在人身上,人也很苦啊!?故可知鬼並不懂憐憫,還挺自私的

@ 可 5:13 '於是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裏淹死了' = 鬼不會依附在死體上;要讓鬼離開,只有二個可能:一是鬼自願主動離開、二就是寄主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