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君主臨朝時應虛心向賢臣請教,以求治理天下的方法。君主若能廣納賢才,則無需親力親為,國家亦能安定繁榮。
賢君問道,無為而治。
🔹 解析
- 坐朝:指君主上朝處理政務。
- 問道:指請教賢臣治國之道,或求問天地萬物的道理。:
- 垂拱:比喻帝王安然不動,手不干政。
- 典故出自《尚書·堯典》:「帝堯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君主不需親自操勞,只需以德政教化,天下便能自然運轉。
- 唐高宗時曾用「垂拱」作年號,表示「無為而治」。
- 平章:意指與大臣共同商議國家大事,即「平章政事」。
「垂拱」的象徵意義
🔹 「垂拱」出自《尚書·堯典》:「垂拱而天下治」,意指君主無為而治,依靠賢臣治理天下,天下自然安定。
🔹 唐高宗「垂拱」年號(685-688):武則天臨朝稱制,採用此年號,象徵「君王無為,百官自理,百姓自安」。
🔹 武則天選擇「垂拱」作年號,表面上是表達「無為而治」,實則意味她掌控政權,讓百官自行運作,為日後稱帝做準備。
1️⃣ 685年:武則天臨朝稱制,掌握實權,軟禁唐中宗(李顯),擁立唐睿宗(李旦)為傀儡皇帝。
2️⃣ 686年:加強對朝政的掌控,開始大量啟用酷吏,如來俊臣、周興等人,嚴厲打壓反對勢力。
3️⃣ 687年:設立銅匭制度(鼓勵密告),進一步清除政敵。
4️⃣ 688年:發生「徐敬業之亂」(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但很快被平定。
📌 同年 12 月,武則天改年號為「永昌」,結束「垂拱」時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