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這裡是我的日記本、剪貼簿、心情感想、專題探討;其中屬權管電資管理人之著作權者,皆為讀者全體所共有,歡迎複製、轉載、改作、編輯等分享與利用。

太陽花立院案屬於「公民不服從」,全數無罪!
文/法操司想傳媒

2018.3.13 本案進度更新:太陽花立法院案二審宣判,被告全數無罪!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剪貼自臉書調皮豹用心的整理。

最高法院105年台上字第3433號判決:
刑法上「危險犯」之概念,係因傳統刑法領域以「實害」為中心之法益保護思想,已無法應對目前社會發展形態之需求,因此如何防患於未然,提早保護法益之安全,甚至事先遏止犯罪行為之發生,都必須有合理之依據及規則。立法者即在刑法中利用「危險概念」創設危險犯之犯罪類型,希望透過立法方式,將其基於生活經驗中之大量觀察,針對某些對於特定之保護法益帶有危險性,且受害人範圍又不確定之犯罪行為,在實害結果發生前,提前加以處罰,以達預防犯罪之目的。尤其在當今風險社會裡,刑法已不再耐心等待社會出現損害之結果,而是著重行為非價之判斷,以刑罰制裁帶有社會風險之行為,使得刑法最後手段之規範邏輯被迫重新調整,不再僅以處罰實害結果及保護個人法益論斷危險行為。鑑於構成要件所必要之危險程度不同,危險犯可區分為「抽象危險犯」及「具體危險犯」,前者是法律擬制將具有高度危險之行為,在實行符合犯罪構成要件所描述之事實時,即足認有抽象之危險存在,無待法官就具體個案逐一審查認定;後者則是立法者將危險狀態作為構成要件要素,規定在刑法條款中,需要法官就具體案情加以審查有無「致生公共危險」之情形。惟無論何種危險犯,均不以現實發生侵害結果為要件,故僅具侵害法益之意欲,而著手實行危害行為,而符合構成要件所預定之危險或致生侵害一定法益之危險者,即應認其犯罪已成立。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剖學家預測AQ缺乏症候群 人腦將產生變化
iCare 愛健康 Jan 28,2013

AQ (行動智商) 缺乏症候群,AQ 即是 Action Quotient。現代人常接觸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英國神經解剖學家預測 100 年後人腦產生的變化。大腦是肢體運用,感官的開關,大腦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加拿大潘菲爾德小矮人將大腦面積畫出來,控制手 (靈巧度) 和嘴唇 (講話) 的面積最大,預測 1000 年後,未來人特徵是加長版的手指、手臂,身長拉長,顏面的眼睛周圍構造變細微,牙齒少,類似外星人,肌肉發達,腸道系統萎縮,大腦記憶區變大,理解區變小。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孩子經常把「無聊」掛在嘴邊!他們似乎只想到玩,尤其是打電動、看電視、漫畫....,但有時卻不知道要玩什麼。若不順著他們,則會有很大的情緒,也造成緊張的親子關係。這個現象,我們稱之為「無聊症候群」(amotivational syndrome),主要的症狀有「缺乏身心活動、生活空洞化、對很多事缺乏動機、沈溺3C或電玩、心理年齡退化、追求感官刺激、討厭學習活動...」。

「無聊症」所呈現出的困擾,是因大腦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積極互動的經驗,以至於無法產生回饋動能,導至對周遭的事物愈來愈無感,逐漸喪失動機與動力。在這樣的狀態下,又沉溺在虛擬遊戲中作為補償,造成進一步發展上的惡性循環。

因此,「無聊症」是一種發展性的困擾,導因於童年期發展所需的刺激不足所造成的。細究當中的原因,大抵可分為三方面(1) 都市生活的變遷:都市化的結果,父母大多是雙薪家庭 ,無法提供時間陪伴孩子。另一方面,孩子也缺乏活動所需的時間與空間,造成孩子遊戲刺激大量的不足(2)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電腦虛擬遊戲,已逐漸主宰兒童、青少年世界,且形成所謂「數位原生」的新族群,造成孩子過度依賴虛擬的刺激,甚至成為網路成癮症的困擾。(3)教育環境過度僵化:尤其是菁英教育,過度依賴考試及PR值的篩選機制,導致孩子的挫折感及厭學的傾向。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麗和諧的樂音,舒伯特,那來自神恩賜的靈性樂章:

Text
1. Heilig, heilig, heilig, heilig ist der Herr!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