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握 (雙手、雙臂、與雙腕之於擊球效果在一開始便已決定了)、

廿 (球位之於擊球的效果在這裡決定了)、

[一個以 踢卍 為軸點的三角形鐘擺筒轉上下為最基本原則,這可以營造最大的桿頭末速度。之後一切的動作原理皆是由是出]

上 (胸、肩、卍、臂、髖、腿、臂、腕理想作動軌跡的遵守,目的在於營造最大的轉矩)、

下 (肩、雙腿、腰、頭相對作動的協調,目的在於營造最大的筒轉扭力,好能最有效率的甩動已經準備好了的雙臂與雙手,上肢在這個時候只要完全放柔放任,依著重力,自然向既定的方向被甩出,什麼都不要做)、

收 (頭、相對肩的順勢輔助,目的在於延續下桿的餘力,一能防止下桿動作受阻影響速度,二能防止身體因過度阻泥而受傷)

10/24

握廿已內化,關於上下收,又再簡化為三個想法:

平貼胸轉倒 (即將內化)、後中十字刺 (唯一意想:肩腿齊下;肩大擺刺踝十、蹬壓橫移讓施)、頭定前送揚 (即將內化) =

  椎、刺、送   = ??? 目前好像不能再簡惹...

10/25

上桿椎側正壓轉上、收桿頭定下前送揚,應無疑問。惟 "刺" 之一事,或有兩個改變:

@ 三分力原則若是正確的,則 以腰帶肩下 (即 "腰拉肩、肩壓腿、軀幹拖轉並配合重力使雙手下掃" 的機制;這同時也是 "動力鏈" 最精妙的奧義所在) 似更符自然律 (火箭理論、發力原理)、節奏、穩定、與效率,故下桿啟動點應在前腰。

@ 上下既判之際,胸椎、三角形整體、與後腿之作動軌跡應是 "橫移"、"側壓",而非 "前轉",故杭特馬漢氏嘗謂:"先移再轉"。

若是如此,則上下收桿運動所用之主要大肌群分別是:[背肌、胸肌、腿肌、臀肌] + [腿肌、前側背肌、後側腹直肌] + [胸肌] (有沒有發現,根本沒有手!手有出力嗎?有是有:但僅是恰好可良好保持握桿、下甩軌跡、腕部釋放、翻撇、送出等動作所需之力而已;其力之小,以致連重力對手臂所生下落力的體感都超越用力本身的體感了。所以有句話才這麼說: "用身體打球,不是用手")

再往下推可得全揮桿肌群作用順序應為:胸、背、腿、胸 + 腿、背、腹 + 胸。

較細的操作意想可為:

廿 (方正擊球所需抵銷位置)、貼 (傾斜恆定)、椎 (垂直恆定)、裹 (筒轉恆定)、

抽 (施力起點)、壓 (第二第三施力點)、

定 (三維動作中零位移點)、揚 (消除阻力)。

相信我,推桿也是一樣...

10/30

廿、中、裹、抽、壓、定、揚:

怎麼廿?問國慶。

怎麼中?釘手中。

怎麼裹?順順過。

怎麼抽?斜上走。

怎麼壓?兼壓下。

怎麼定?球後凝。

怎麼揚?壓円上。

庶幾近道矣... 後此非學,可以為健體之操也。:)

11/01

其實未必要 "中",輕柔自然貼椎順勢已足。吃顆桃子吧,這樣可以蘊營 "雙節甩打" 的強效。

the z swing:(廿、貼) = 手部先決、(椎、裹) = 上筒先決、(抽、壓) = 下筒先決、(、定) = 手筒並決、上 = 後手先決。

直覺化後得:廿貼、肩裹、筒桃定、上。

再內化後得:(廿貼肩裹)、抽壓定桃下、(上);其中 "抽壓定" 為 "桃下" 之準備,"桃下" 誠為整個釋放的核心動作,也就是所謂的 "神秘力量" 所在!以我目前的水平,無法再將此五字簡化 (標準是 "single mind"),此為不準確的原因,故仍須再練。

11/07

廿貼、肩裹、抽定、壓桃、下上。這樣更好。

貼,兩呎即可;肩裹,平移略下;抽,斜上蹬轉;壓桃,平移略下;下上,先盪下、後振上。

11/09

什麼叫「定」?除了頭定,還有腿定。左手先弓後翻、右手搧敲並進;但須無念。故可得:

廿貼、雙銳、抽定、雙銳、下上。

11/10

整個動作,我只剩兩個想法:廿、貼、裹、鳶、

11/11

實驗失敗,手太緊做不出這動作。讓手過去,只有一條路:鬆甩,所以 '肩" 似不可少。

上桿手的動作,只限於水平為止。廿貼一呎,水平無手。肩裹運盡,使手全鬆。抽蹬定蹬,桃方可入。入後平送,而後能上。故云:「廿貼肩裹、抽定桃 (鳶的原型,待研究)、送上」。

至於一瞬間的意想,到底是是抽 '定' 還是抽 '靠',我還要再想想... 

11/16

想好了,是 '旋'。廿、貼、肩、裹、抽、旋、定、桃,八字已足,以後逕參考不日紀實。操作法探討至此。

操作法  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