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廔管 (Victorae's Anal fistula) 在中國許多古書如山海經﹑莊子﹑韓非子﹑甲乙經及周易上皆有記載,古希臘名醫 Hippocrates 也早在西元前 15 世紀提出以馬尾來結紮治療肛門廔管之方法。所謂廔管即是兩個開口之間連通的管道﹐發生在肛門周圍者即為肛門廔管。肛門廔管發生在男性較多﹐男女比由 2:1 到 7:1 不等﹐發生之年齡可由出生之嬰兒到老年人皆有,最常見於 30~50 歲之中年人。Sainio 曾報告每 10 萬人口中、10 年期間內,發生肛門廔管之男性有 12.3 人﹐女性為 5.6 人。肛門廔管和肛門膿瘍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疾病。簡單說,肛門膿瘍是急性期,而肛門廔管為慢性期:
(一) 肛門膿瘍
肛門膿瘍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肛門齒狀線(位於肛門內,離肛門口約1.5公分處)旁的腺體受到腸道內的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炎化膿。膿瘍形成後,有的會自動破裂而出膿,有的則須手術切開讓膿流出。
(二) 肛門廔管
所謂廔管,簡言之就是不正常的管道。其發生在肛門周圍者即為肛門廔管。肛門膿瘍的膿流出消腫後,超過一半以上會留下一條連接肛門腺體與肛門口的發炎性管道,即為肛門廔管。

在症狀方面,急性期時的膿瘍患者多主訴肛門疼痛,出現紅腫熱等發炎症狀,若形成廔管,則多主訴肛門處有膿性分泌物及肛門結節。患者有時還會出現發燒、白血球增多甚至敗血症等現象。肛門廔管在未接受根治手術治療前,會反覆出現感染而化膿,或併發更嚴重肛門複雜之廔管。如果反覆的發作,廔管就可能像樹枝一樣分叉,造成多處的外開口,所以長久的廔管常常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若形成廔管,則病人多主訴在肛門周圍有一個經久不癒的傷口,不定時會流膿或流血,常造成肛門疼痛、潮濕及搔癢。仔細觸摸會有一條管道通至肛門內。
有的嚴重的肛門膿瘍患者,會造成皮膚、皮下組織甚至肛門擴約肌的大量壞死而形成敗血症,死亡率相當高。(多發生在老年人、長期臥床、活動力差、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免疫力較差的患者。)

治療:手術治療。
(一) 抗生素: 一般無效。
(二) 切開引流手術: 以手術切開膿瘍,讓膿流出。
(三) 切開引流並同時行廔管切開手術: 有時在切開膿瘍排膿的同時,可發現肛門廔管,故可合併作廔管切開手術。
(四) 廔管切開手術:肛門膿瘍可以先行切開引流,在確定形成廔管以後,再施行廔管切開手術。手術時要先找到廔管的位置,然後將廔管切開,清除發炎壞死的組織,讓傷口由內而外逐漸癒合(即肌肉填滿後再長皮膚黏膜)。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式。
(五) 廔管切除手術: 將廔管整個切除。因為傷口較大,肛門括約肌較易到受傷害,手術後的癒合時間較長,所以現在較少醫師採用。

肛門廔管手術後,復發的機會其實不高。部分的患者會有再發的現象,可能原因為:
其他的肛門腺體發炎。(因為每個人都有七、八個肛門腺體)
特殊的細菌感染,如結核菌、放線菌引起的發炎,除手術外需配合抗菌藥物治療。
醫師手術疏忽,沒有確實找到肛門廔管的開口。
病患接受手術後就以為好了,沒有持續追蹤。結果深部組織(肌肉)未癒合前表皮就癒合了。如此,深部組織與表皮間仍存在一空腔(即通道),故仍為一肛門廔管。

病因預防
肛門廔管是肛門的慢性發炎性病灶,倘若沒有儘早接受根治性手術,數年後會有轉變成肛門惡性腫瘤的機會(但機會不高)。
肛門廔管患者倘若沒有接受根治性手術,拖越久廔管可能會變複雜(例如原本為簡單的、直的管道變成如樹枝狀的、分叉的管道或廔管愈來愈深而深及肛門括約肌)。一方面增加手術的困難度,二方面手術時會有傷及肛門擴約肌而造成排便失禁可能。廔管一般產生自五個主要因素:

首先是因外傷引起,使得相鄰的器官因創傷在癒合過程間發生交通情形,如果再加上第二因素:發炎,廔管形成的條件就更加可能了,例如有人因車禍有開放性骨折,繼而發生骨髓炎,於是骨中腐物、分泌物、壞死細胞便不斷由骨折處流出,而至皮膚外,使皮膚傷口總不癒合,形成組織與組織間的廔管,又如常見的肛門廔管也是因慢性發炎,分泌物無法從肛門腺體正常排出,而穿出肛門外,病患整日都有滲出物,不勝厭煩。第三是因手術的後遺症,一種人為的破壞加上不當的燒灼,縫合所引起;以泌尿科而言,膀胱就很有可能是因為大腸手術而與大腸相通,或因為婦產科手術,造成輸尿管或膀胱與陰道間發生廔管。第四,腫瘤的擴張使得某一器官發生潰爛,而波及鄰近組織或器官也是造成廔管的原因之一,例如大腸與腎臟的廔管。還有就是因癌症接受放射線治療後,也有因組織壞死發炎而與鄰近組織發生廔管。這些眾多因素當中,可能以因手術的後遺症發生的廔管最難處理,原因是病患心理都相當不平衡,充滿埋怨,處理不當可能引起醫療糾紛,另一則是已開刀的部位若再行手術修補時,除困難高外,也面臨傷口癒合問題。當發生廔管時,尤其是泌尿器官受波及時,必須先看看問題的所在,例如尿液是否混濁不清,含有氣味或有氣體存於其中,大腸與膀胱間的廔管,如果不是很大的話不見得會出現糞便,但因大腸氣多,有氣、尿混濁不清是可能的線索,其次是何種器官受波及也很重要,例如尿液從陰道流出,究竟是來自輸尿管亦或是膀胱呢?

最後談如何預防肛門廔管:最好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習慣便秘;注意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辣椒等;保持規律生活適度運動與休息注意局部衛生護理。如有肛門旁疼痛、腫塊、化膿或不適症狀時,應立即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就醫。

六月六日,碴廔可閃。在此祝福我的朋友,早日康復。

~ 整理改作自各醫療網站相關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