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3:31~43

31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 
32 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 
33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34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 
35 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

36 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
37 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
39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40 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
42 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43 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心得

今天會讀到兩個較難理解的比喻,這兩個比喻有一個共同的教訓:本無善惡,混同一氣:善惡既分,分別為聖。若要再講得淺白一點,恐怕要等到各位讀到了路加福音之後,才會比較了解耶穌當時為什麼會這麼說。這裡仍先作以下申論,以後請各位回頭再看,便會明白:

1. 神國度的信息,若到了這世界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本來美好的天國,卻如同芥菜種的發育;本來芥菜種長大後會成為芥菜,是拿給人吃的;不料,不起眼的芥菜種,起先完全不受重視,但後來由於芥菜茁壯龐大的驚人發育,引來了其他的利用、而且是不當利用;例如:天上的鳥兒 (隱喻那 '惡者' 或 '惡事') 竟棲息在芥菜樹上定居了,如此便失了原有的目的,於是,芥菜不再是芥菜、天國信息也不再是福音了,人因此誤會了神。

這是在說什麼呢?傳福音的過程中、人對神國道理的錯誤理解下、或教會的運作中,往往因為宣教進展過程順利與成長而惹來了惡者的覬覦,或因宣教組織成長過於龐大而誤容渣滓而有濫竽其中、為了將就組職的秩序而曲解經義,致使原本最重要的基督救贖福音初衷不得全伸,甚或造成反效果、使人跌倒,而達到惡者的目的。

2.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聖經中提到有關 ‘酵’ 的經文,多半都象徵邪惡或是罪的影響力,且都指不好的東西。例如 馬太福音 16:6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16:12 解釋此意乃指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路加福音 12:1 ’這時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耶穌開講,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偽善‘。哥林多前書 5:6 ’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所以,酵是甚麼?酵就是一切背離基督真理的教訓,酵就是假冒偽善,酵就是自誇,酵就是惡毒邪惡等等。它們都共同具有一個特色,就是會擴散,到處傳播。不但不能造就人,更會把歪曲的、似是而非的、私慾的東西,傳佈給其它人。

與飛鳥同理,婦人指的是那惡者 (代號 6),惡者將邪惡的毒化思想放到 ’三斗麵‘ 裡,三斗麵指的是沒有酵的素麵,是乾淨的、用來獻給神的 (一斗 = 一細亞;代表意義請參考 創世記 18:6)。這個麵因為摻了酵而膨脹、變形,失去了原來可以獻給神的潔淨。一樣,這又是那惡者搞的鬼,為的就是要破壞天國降臨世界所帶來的和平、幸福、以及與神同行。

從上面兩個比喻,我們可知,傳福音的工作除了本身的困難不說,還會加上外來許多有意破壞者的攪擾,使得這任務更形艱難。日後若看到許多人因為教會的劣行、聖經解釋的誤會、溝通方法的錯誤、而大加撻伐基督宗教,也請不要大驚小怪,這很正常;若聽到有人因而背離上帝、轉而攻擊神的國與神的子民、感恩讚嘆那偉大的糖尿病尊者,也請不要過於憤怒,這正是那惡者的計謀啊。我們只要耐心的做我們該做的事、盡到我們的本份、注意我們的言行舉止、努力愛人助人、並為人祈求,也就足夠了。剩下的我們只管交給神、向神訴苦、求神伸冤,而不要自以為義、自我裁決的去論斷人事物。

3. + 4. 語出 詩篇 78:2。耶穌只對眾人說比喻,不直接把道理說明白。為什麼呢?個人認為有兩個可能:一是用比喻可以 '刺激思考、有助教導、與日後的學習',有很多事不好明說,一下子說白,人不覺得有何可貴,反而不珍惜;以前在教公園朋友打高爾夫球時,我也常用 '謎語' 或 '口訣' 來跟大家說某個動作的要領,不明說、賣點關子,不是在那邊裝帥,而是希望大家對這個動作能再多想一下;寫得勝者心得時,我也常這樣做,不是常常讓各位 '猜謎' 嗎?哈哈,就是這個道理,此乃禪機之妙也。二是可能耶穌認為這類的教導內容,要馬上直白的說,時機並不恰當,但又因為講道的因素,必須要帶到某個內容,所以才用比喻,但對於信仰造就已有一定基礎的門徒而言,就可以直說了,這正是 '因材施教' 與 '教育適切原則' 的實際體現。請不要想太多,以為耶穌藏私留一手;耶穌連命都願意為我們捨去了,希望我們能體會都尚且不及,怎還會在教導上有所保留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