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 3

傳道書 第三章 逐段釋義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因果律的交互作用 傳3:1-8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一切的事務,皆因神的意志、神所容讓眾天使與魔鬼、精靈的意志、非人高靈物種的意志、與眾人的意志,彼此共同交互影響效應的作用下,而有一定時間、地點、程度的必然呈現,這是一種極為複雜的因果互動關係,許多事,人不易預先看見、人也難由自己單獨決定,故人將看不見的因果關係,稱之為 '偶然'、或 '緣分'、或 '孽障'、或 '巨靈'、或 '阿賴耶識'、或 '集體意識' 等等。在這樣的交互關係使然下,於是: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心愛的人有時,與愛人暫時分開也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持有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人看這些,彷似偶然巧合,其實這一切,在某一時點中已悄悄的被決定了:由神、由魔鬼、由他人、由自己過去與現在諸多特定與不特定的行為交互影響作用下被決定了。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我見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經練人生 傳3:9-11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所要經練的是:人在運用自由意志上決定與選擇的過程。我們當知: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或說 '永恆長久的概念',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我們無法參透神在經練我們的過程中所為我們安排的種種作為,自始至終,人都不能參透。既然如此,與其去思考神為我們安排了什麼經練課程,不如好好反省:我們當受經練的目的與造就是甚麼?什麼才是神希望我們去改變或養成的?這樣應更有意義。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

神喜歡我們做甚麼 傳3:12-15

我知道世人,對將來要面對的那一件事而言所能做的,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此外,人人吃喝,並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是神的恩賜,但享受神的恩賜不是我們人生中第一要務,我們的第一要務是 '明白這是神的恩賜、一切美好本來自於神'。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在神的意志下,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好讓我們有機會能再反省檢討。凡此種種,神不外乎要人因為經歷世間事而能明白箇中的反覆無常、無名虛妄、與無歸無所,進而體悟 '永恆',於是才能看見神、接受神、相信神、後能遵循神的道、進而才懂得在神面前,知道人的無力與渺小、才能放下自我,故而能在神面前存有敬畏的心。這才是我們人生中要先做的。人若能越早知道未來屬神、智慧屬神、帶領屬神、掌權屬神、救贖屬神、恩賜屬神,人便能越早享受當下的人生。無奈人多不能對此有所看見,彼此仍任性而行,於是人又為自己創造出以下的遭遇,神也允讓。哀哉!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我心裡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獸之經練 傳3:16-22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看似沒有公平正義。然而我知道: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人世間的各樣事務與一切工作,都有報應的定時,只是時候未到而已。我也知道這乃是神為了世人的緣故,神要試驗人。同時這也是一種經練的方法:使人感嘆自己不過像獸一樣的無常與無助。因為世人遭遇的強暴、殺戮、危險、飢餓、痛苦、與殘酷無情,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獸怎樣死,人也怎樣死,氣息也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多少。而這來來往往,就形體過程來看,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然就經練的目的看,便有意義了:因為人與獸的靈有別,遭遇雖一樣,但人與獸的感悟卻不同。但誰又能知道人的靈或獸的魂是如何呢?故此,我見人既不能在第一時間感受神、接受神、相信神、順服神,那麼人所能確知的,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了,因為這是他的分,本該能知道與能知覺的。至於人身後的事,又有誰能回來告訴其他人與他自己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傳道書 聖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自強之路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