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這裡是我的日記本、剪貼簿、心情感想、專題探討;其中屬權管電資管理人之著作權者,皆為讀者全體所共有,歡迎複製、轉載、改作、編輯等分享與利用。

吃柚子的好處與壞處 

2015/12/19 來源:潮流女子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BJyzPL.html

柚子是我們經常吃的水果之一,酸酸甜甜的很好吃,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赤柚子的好吃跟壞處,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吃柚子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呢,既然柚子的最名貴的一種水果,也是對人們身體能起到很好作用的水果,難道多吃還有壞處嗎?為了讓大家搞清楚吃柚子到底有沒有壞處,我們就請專家分別給我們介紹一下柚子的好處和壞處各是什麼。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可福音 1:12~13 = 太 4:1~11

12 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
13 他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處,且有天使來伺候他。

馬可福音 1:14~15 = 太 4:12~17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黃迦勒牧師寫的解經書 路家福音 前言部分,收錄在 '查經資料大全' 裏。看看黃牧師寫得多詳細多好!讀之令人欣喜感動!

壹、作者

福音書的作者都是隱名的,但早期的教會歷史資料,均指出本書的作者是醫生路加。從本書的內容與一些特色,亦可佐證它應係出於醫生路加之手,其理由如下:

(一)根據本書和《使徒行傳》的開頭序言,我們知道這兩本書是同一位作者(參一1;徒一1)。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在前面

恭喜各位完成了一個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那就是:將馬太福音慢慢的、細細的、認真的讀過一遍了。我敢賭全世界能好好把 '四福音書之首' 的馬太福音認真從頭到尾研讀、思想、考究至少一遍的人,應該不在多數。但我們現在都已讀過一遍囉~ 爽啦 (自豪ㄎㄎ)。還記得嗎?今天起,理論上應該是由各位開始輪流撰寫得勝者分享文?好啦我懂,當然我還是會繼續寫,但相信大家都很渴望看到不同人寫的分享吧?一來我的文筆亟待加強,寫起來有時因過於簡省,容易導致初信的朋友們看不太明白;二來不要都讓我一個人講啊,恐有 '一言堂' 獨斷偏頗之嫌,這還有賴各位踴躍發文分享,以填補這個缺失;總之在沒有人過來接筆之前,我會繼續寫著,直到我們當初設定的目標達成為止:'讀完新約一遍'

就今後本卷書讀經相關的撰寫而言,從馬可福音之後,想向各位朋友介紹 '四福音合參' 式的讀經法:就是 '以馬太福音為基礎,然後將以後的三部福音經文,以馬太福音的意義段落為比較基準加以分類歸整' 的方法 (說明一下:其實學界稱此為 '三福音對觀'。因為馬太、馬可、路加三部福音,在結構內容上較相似,故多半將三者一起討論;而約翰福音描述的角度與重點,與前三部福音差很多,呈現上也最為不同,故不將其置於 '對觀' 之列;而我比較偷懶,加上有點好奇,想知道約翰福音究竟與其他三者存在著多麼的不同,所以想一起放入與馬太福音 '稍微比較一下';再者,約翰福音先不論,儘管歷史考證上馬可福音成書時間可能早於馬太福音、且馬可福音很可能是出於馬可抄錄彼得口述的回憶錄,而彼得又是十二門徒之首,但畢竟馬太比馬可路加與耶穌接觸較頻繁且靠近、同時本身也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年歲與經歷上又應較馬可與路加年長些、而且是 '本人直接撰寫',不是口說轉述,所以通說才公認馬太福音為此三部福音之首、並以之為準據。請放心,在以後的撰寫,除非非提不可,我會盡量不要讓大家涉入像這種神學研究面的探討,絕不會動不動就講一些什麼歷史考古原文數說並陳的,今天就歹勢啦 ㄏ);此外,我會註明該同一意義段落曾出現於馬太福音中的何處、必要時將順便比較與馬太馬可之間在論述上的差異。所以重點會放在 '版本比較' 與 '經文句讀' 的討論說明上。若出現 '全新的段落內容',也會另加註明解釋,以方便日後各位的版本對照上的參考,但措辭上的些微變更、或意義類似、相近的改述,便不再提出討論或區別。換言之,以後不再重於 '心得',而是強調 '比較' 了;但在經文的安排上,仍然沿襲前卷馬太福音每日讀經 '以事件為段落單位' 的排程,視篇幅大小,每日至少閱讀一個至數個事件不等 (目前初設定以 '15 節' 上下為原則,覺得太多或太少請再跟我說),惟在旁將輔以關於同一事件馬太福音的出處對照。

另外,這裡再聲明一次,由於本系列文章僅供一般教友日常讀經之用,所以舉凡詳細的 '注腳'、'出處'、或更深入但又有點想知道的探討 (例如:'馬可幾年次的'、'彼得跟馬可為什麼那麼熟' 等等) 就暫時不在這裏討論了,我比較想把重心多放在 '字句的了解'、'義理的研究'、與 '兩版本邏輯敘述是否一貫' 這三個基本方面之上,不過光檢視這三樣就很有得瞧了。至於與馬太福音類同段落的 讀後心得分享,在沒有非常不同的想法或非常重要的強調的情形下、加上篇幅有限,我想就不另重複為文了;其實馬可福音中,除了少數內容與細節馬太福音未提及之外,馬太福音內容量已涵蓋了馬可福音一倍有餘,所以今後每篇閱讀經文或心得分享的份量,應會相對減少很多。後來才加入的朋友們,麻煩先不要看這卷書的比較分享,請先從 '得勝者 1 或 23' 看起,將較容易理解。或者,換我看你們的心得分享與剖析囉。XD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黑道的十五種紋身與含義

這裡先聲明一下:上帝並不太喜歡我們刺青。上帝說:'不可為死人用刀劃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紋' (利 19:28)。所以,最好是不要刺青啦~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認識一下日本的刺青文化就是了。 

傳統的日本紋身,自從成立以來一直與黑幫交織在一起。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罪犯們被稱為「博科」,被紋身的他們,往往難以重返社會尋找工作,因為這樣的紋身,就好像是 '前科紀錄一樣',會形影不離的跟著他們一輩子。日本紋身的含義通常與日本的藝術,文化和宗教中的意象和象徵有關。全身西服紋身,特別是黑道文化的產物。儘管有這些變化,但紋身被認為是黑道的禮儀。這個清單包括一些在黑幫紋身中最常見的圖案和圖像,以及它們的含義。其中一些是保護圖騰,另一些則講述了個人生活的故事。黑幫紋身設計有著富有象徵意義和傳統的迷人歷史。所以在介紹黑道紋身意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日本的黑道: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承認黑幫合法性的國家,只要黑幫在製定的法律下活動,就發給其合法准證。日本警視廳每年都會發佈白皮書,詳細列出日本黑幫的數量和具體成員人數。2010年底,日本22個黑幫組織共有78600名成員。歌舞伎町黑幫組織進行年度“團拜”時,他們西裝革履,集體出動,在自己的地盤上跟每一個人問好。街上瀰漫著一種微妙的氣氛,混合著尊敬,恐懼,憤怒,不知所措、還有羨慕的複雜情感 (2010年起,此活動被官方禁止)。在日本,加入黑幫是一種合法的生活方式。2010年底,日本黑幫註冊成員為78600人。通體紋身、紀律嚴明、公開活動,這個龐大群體在給人殘酷和冷血的印象之外,也相當注意的在恪守自己的 '江湖道義規矩'。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