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4:21~23 = 太 5:15~16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
22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
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馬可福音 4:24 = 太 7:2
24 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
馬可福音 4:25 = 太 13:12 + 25:29
25 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比較
1. 在第 25 節中,我們看見了另一個因果關係的形成;在馬太福音中,這句話出現於二處,都是講到 '真理的領受與才華的善用';身為一個僕人、聽到了真理、承襲了神的才華,若沒有好好利用,恐怕會連自己所僅存的一點聰明小慧都被奪去,因為若不善用,就會失了原本才華的設計目的,最後因錯用而逐漸凋零。在這裡,又是另一個因果:我們待人識人的格局,若謙和虛己、待人以寬,我們的格局將會更大更廣、後終納百川而為大;反之,處處鑽營、斤斤計較、對人挑剔嚴苛、卻忘了捻捻自己的斤兩,最後會笑別人只有半斤的同時,也將失了自己的八兩。
整合上述這兩個因果後,原來,'才華' 與 '氣度' 套用在這句有名的 '馬太效應' 上,原本所講的即是:得勝之道。我們要善用我們的才華,善盡認知,追求神的真道、發見人生的真諦、形成我們藉以處世的真信心、如此才會有真實可期的盼望。等到自己造就到一個程度之後,我們更不可忘記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還在等著領受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來自天上的好消息,所以我們要學會 '人和',於是當培養我們氣度、放下自己的情緒、與人和睦相處、捨己為人、使人感受到我們得自上天的愛之後、方能使人體會到神的愛。如此,我們越向神支取才華與氣度,神愈樂意給我們更多;反之,我們若愈不用這兩個能量,能量勢必將逐漸消逝,最後甚至一無所有,就連原本僅存的也失去了。
馬太與馬可兩位使徒,對於耶穌基督許多事蹟的描述雖大致一樣,但因為二位作者的描述方法與觀點不同,往往可以讓讀者兼之而可倍得,所以真的不能因為寫得差不多就因此輕忽略過,務必還要耐心閱讀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