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第十八 (18.7) 有一段所謂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所指為何?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有三說:
一說丈人自己,謙抑之詞。二說單指子路,指責之詞。三說泛指孔丘之輩,慨歎之詞。
我採第一說,簡述如下:
子路問完老頭,老頭說了這話後,子路卻 '恭敬的站在路旁',從論語其他篇章中大家都知道子路的個性,聽完這話還會恭敬的站在路旁,不論剛才是罵誰,代表子路看得出老頭是個咖、也有一定程度的認同,所以才示以敬意,站在那裏不走;有可能是天晚了,不方便趕路、也有可能是想繼續聽老頭說理 (我採後者,因為論語不必為前者那種細節著墨,與後者敘述較無因果關係),所以老頭後來招待子路過夜並吃大餐 (殺雞為黍),代表老頭對子路的期許或看重。此外,老頭肯定很欣賞子路,否則不會讓他兒子出來面對楷模 (見其二子),故可以此推論老頭雖不願力行、但至少認同子路與他老師的人生規劃。
你會說老頭只見子路一面怎會知道他們師徒呢?我只能說,隱士雖隱,其心仍念社稷、望其興盛,故常欲以古歌搜天下,只是他們覺得 '出面挺身救國,根本無望、且毫無 CP 可言啊' (我這解釋可從後文得知)。他們不必碰面、老頭也多少聽過孔子這號人物遊走在列國之間求仕,不是老頭不支持孔子這份心,只是覺得這麼做太傻、而且根本是杯水車薪,不如獨善其身而已。否則你覺得陌生人問個路打聽個人,就把別人留下來過夜吃飯,難不成老頭是個老玻璃不?不認同他們這一夥人,你會款待他們、還留他們過夜,你太閒錢太多沒處花?也把親兒子 (還兩個) 叫出來打招呼、然後跟一個你超不認同的渾蛋交談,你是想害你兒子不?所以,當然他們多多少少彼此知悉、也相互敬重。老頭欣賞孔子學派的 '傻勁'、也心疼他們這團隊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以才願意這樣款待孔子的門生,以實際的行動表示對子路老師的敬服。
從上二段可以推知,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顯然是老頭謙稱自己,當作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與 '其後意有所論' 的暗示。
再一個細節也支持我的看法:後來子路追到老師一行後跟老師報告整件事,孔子直接告訴子路 '這人是隱士',所以他們是不是早就 '知悉彼此' 了?否則你當孔子通六神、有天眼他心?那麼多農夫、那麼多老頭,誰知道誰是誰啊?
第三個地方可說明孔子與老頭彼此敬重、互相勸勉,因為孔子叫子路 '帶個話折返去找老頭',顯然孔子還對老頭有期待、希望能說服老頭這種 '積極入世救國' 的儒家精神,多一個人出力是一個人,'雖知不能,吾往矣' 的決心,老頭能懂、也有心可實踐。否則你當真以為老頭只不過是個單純的 '鋤草者' 嗎?孔子竭盡心力倡導入世救國思想、不遺餘力,由此可以見得。至於所記為 '子路曰',只是單指說話的人而已,孔子仍沒下車、在車上等,我猜是因為 '不打照面、比較不會尷尬' 吧。ㄎㄎ
綜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豈可能是老頭之怒詞?否也。豈可能是老頭之咎詞?否也。是為 '隱詞'、亦為 '引詞',以此自嘲預顯隱士與儒士之抱負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