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8:4~15

信的難與易

4 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
5 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
6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
7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他擠住了。
8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9 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
10 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
11 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
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14 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15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賞析

1. 路加福音第八章,大致上都在處理一個字:信。各位朋友,可知這個字有多難體會嗎?但各位朋友,可知這個字對某些人來說,又是多麼的容易領悟啊!主為什麼要故意用比喻,要一些人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呢?因為他們不信!因為他們暫時還不可以得道,因為他們剛硬、因為他們的心是閉起來的!對一個存心懷疑、沒有意願相信的人,施以真理的教誨,無異 '把聖物給狗'、或 '把珍球丟在猪前',這樣 '恐怕它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長久以來,我從教學 (例如外語和運動) 的過程中,漸漸的發現了這個真理;我總希望:讓人可以輕鬆不費力的取得自己多年努力思維與實踐的心得、用極低的代價學會,不就是 '普及教育' 的最高境界嗎?從這幾年觀察下來,我好像錯了;人似乎天生不太懂得珍惜,白白給你,金錢也好、知識也好、技能也好、經驗也好,珍惜的人甚少,一定要自己透過努力、痛苦、費心掙來之後,才懂得箇中的價值與可貴。

我自己也是命賤,多年前便能輕易獲得聖經的 '珍珠',我不但不懂得珍惜、納之用之,反而不齒、認為不過是空談而已。我只信上帝的存在,但我絕難以相信甚麼 '救贖'、'聖靈' 這種概念,直到用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去親自體驗、最後才能得出 '原來聖經說的是對的啊'!可是呢,時光已逝、歲月不再,我早已錯失了許多許多讓自己平安幸福的機會;不但如此,我也連累了週圍的家人、朋友、學生、恩人、與仇人... 後來等到走自己的路走不通了,才忝不知恥的回到主的身邊、求主赦免我的無知。主根本不用理我啊,根本活該啊我,自找的,真的是 '夕鶴' 算了。

主怎會不希望人人都能得救呢!無奈人總是他媽的 '自以為聰明',唉,要是每個人都能像 '傻子伊凡' 該有多好!難怪托爾斯泰會有如此的感嘆。不要錢的最貴;看似容易取得的,往往也最難取得。如今的我,總算也明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