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寫在前面:

首先謝謝大家的支持、讀經採用本系列材料,今後將繼續請弟兄們每日上傳至群組。對於本卷書的介紹,我想倒過來寫;先談總複習中才會出現的系統性、結構性整理,然後才逐一介紹經文內容。理由有三:一是因為這是一部歷史書,提綱挈領的讀,比較好掌握全文的義理要旨;二是我假設讀到這卷書的朋友,已對四福音書有一個概略的認識了 (若還沒讀過四福音書,建議先將四福音書全部、或至少讀熟 馬可 路加 二部福音後再看本書),所以對於文中部分的人時地物的考證、真實性比對、與四福音與其他書信在時空上的密接 (尤其是前十二章、就是保羅出現以前),將不再成為閱讀的焦點;三是綜觀本卷書,其實有許多的面向可以探討 (各種解經學方法的切入),然有鑑於僅想從本卷書學習過去使徒們傳福音的態度與方法,以作為日後我們傳福音的參考,再者是因為考量各位讀經的目的、便利、與效率,所以我想先把重點放在這些使徒們所做的 '事'、與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的可能原因、從而試著去找一些對我們適用的歸納,也可以這麼說:從本書開始,將交互運用先前所用的各種讀經方法,可說是解經學的 '綜合應用'。之後中間的重點註解項目,改用 藍色 框示。

壹、本書作者:

匿名,但根據早期教會史料,均認本書作者為路加 (論證略,後同)。關於路加生平,可以回頭參考得勝者 213、346 等篇。

貳、成書時地:

通說幾乎可以確定 路加福音 早於 使徒行傳 完成。解經學家間,有兩種較可能的推斷;這裡僅記我比較認同的說法:本書所記的史實結束於保羅初次在羅馬被囚為止、從後來尚有多起大事件未記載看來,以被囚禁日期逆推出成書日期,應該不會晚於 AD62~63 年間、成書地應為羅馬,所記載內容涵蓋從主耶穌升天 (約 AD30~33) 後、至保羅被囚禁 (AD62~63) 為止,其間使徒的言行事蹟,約三十年。

叁、本書大綱要旨:

本書信息可總結為:復活升天的主耶穌基督,藉著聖靈,通過使徒、教會、於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而得著豐滿的彰顯。本書可說是前四卷福音和各卷書信中間的橋樑,也算是福音書的後續補充,也是使徒書信的序章。如果沒有本書的中介,新約聖經將斷然切分成兩段:福音和書信。所以確有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的作用,對於顯明新約聖經一貫性,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肆、本書最粗略的分段 (沒空看或暫時還不想看使徒行傳的朋友,看這段與下一段就可以了):

根據 '靈修版聖經注釋',將本書分為二段而已:

一、彼得的工作 (1~12 章) = 教會建立 + 教會擴展 → 耶穌基督復活後,彼得勇敢傳道,並行了許多神跡,清楚表明基督徒能力的來源和效果神的子民借聖靈得能力,完成他們的工作。今天,聖靈仍然賜能力與信徒,我們都應祈求聖靈賜能力、勇氣、及悟性給我們,以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工作。

二、保羅的工作 (13~28 章) = 第一次佈道旅程 + 耶路撒冷會議 + 第二次佈道旅程 + 第三次佈道旅程 + 保羅受審 → 保羅的佈道旅程讓我們看到基督教的發展,福音不會被局限在世界某一個角落。這信仰能帶給人盼望,我們也應該勇敢向前,參與這偉大的工作,在世界各地為基督作見證

伍、本書較細的分段 (沒空看或暫時還不想看使徒行傳的朋友,看這段與上一段就可以了):

本書共 28 章,根據內容可分為三段:在耶路撒冷的見證 (第一至七章) + 在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的見證 (第八至十二章) + 從安提阿起直到地極的見證 (第十三至廿八章);有沒有發現:傳道範圍越來越大,於是福音就這樣被傳開了。其實,現在仍不斷擴張中... 或可以這麼說吧:我們所讀的使徒行傳只是一部分而已;'使徒行傳' 其實還沒寫完、還在繼續寫著、而 作者就是各位

陸、事件式大綱 (改作自 '使徒行傳講義'、文牧 著);原則上,我們將以這個大分類來理解、但會視篇幅再細分

一、序言 (第一章)        

二、起初的事件 (第一章)

三、耶路撒冷教會的誕生 (第二至五章)

四、受逼迫的情況 (第六至九章)

五、福音傳至外邦 (第九至十二章)

六、第一次佈道行程 (第十三至十四章) 

七、耶路撒冷大公會議 (第十五章)

八、第二次佈道行程 (第十六至十八章) 

九、第三次佈道行程 (第十八至二十章) 

十、上耶路撒冷的行程 (第二十至二十一章)

十一、保羅在耶路撒冷 (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 

十二、保羅在巡撫前的分訴 (第二十四至二十六章)

十三、至羅馬的行程 (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