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5

宗教心理學第一次期中報告

宗教經驗之種種第十一講~第十五講

 

壹、聖徒性的特質

一、聖徒性的定義:宗教在性格上成熟的結果 (326)
Q 何謂宗教上的成熟?不同所在之不特定人基於一定宗教所產生類同性格之現象。

二、聖徒性的遠因

1. 一度降生 純然善念清心的相信 皈依 (超自我) (130)
二度降生 天人不一 (自我分裂) (206) 與天人合一 (統合) (226) 皈依 (超自我)

2. 皈依與轉化 (235~240)

Q 皈依:思想基模的破壞與重建,具自發性;轉化:該思想基模的運用,具排斥性。

二、聖徒性的近因

1. 聖伯弗神恩說 (318)

2. 更高情感的爆發力 (320)

三、聖徒性的特徵 (327)

1. 更寬闊生命之感,高於世界自私、瑣碎的利益

2. 與此感有一親切的聯繫,並願意委身於彼、受彼支配

3. 當封閉的自我界線消融時,振奮欣喜與自由

4. 情緒中心轉向愛與和諧,關注非自我中心的要求

Q 所謂 "自我界線",應指自我與此感合一交融。

四、聖徒性的呈現 (327)

1. 苦行主義 - 與心靈潔淨的區別 (353)
~為了愛上帝而自發性的犧牲 (360)
~奉獻、狂熱、與神交感 (417)
~對抗罪 (361)
~征服自己的身體 (363)

2. 強健靈魂

3. 純淨 (422)

4. 慈悲 (426)

5. 抑制厭惡感 (338)

6. 平靜、自我交付 (339)、順受 (369)

7. 生活上的純淨 (345)

8. 清貧 (374)

Q 為何當崇高的精神思想凌駕於自我時會產生苦待自我慾念的衝動?(參考 360)

貳、聖徒性的價值

一、總說

1. 無法量化 (401)

2. 前提為神的存在 (402)

3. 無法明確 - 理想馬 (443)

二、壹之第四點進一步陳述

三、聖性衝動最有敵意的批評者:尼采 (440)
1. 與存活經驗法則相反

2. 與人欲相反

3. 弱者 (毒草) 蔓生將拖垮強者

Q 誰是強者?誰是弱者?誰會在後?誰將在前?

叁、結論

我們憑藉的判準應該是宗教的真理,而非其用處。如果宗教是真的,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好的結果。(4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