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反應批評的起源

1980年,簡.湯普金斯將與讀者閱讀接受的代表性論文收集起來出版了《讀者反應批評》一書。自此之後 ,此一批評思潮便被稱為『讀者反應理論』(Theory of Reader-esponse)或『讀者反應批評理論』(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讀者反應批評理論  

實際上,『讀者反應批評理論』並沒有嚴密的共同理論,其內部批評主張、概念系統、理論傾向上各有差異,但是整體而言,『讀者反應理論』仍具有一些基本普遍的特徵,首先文學並非被侷限於文本之中,而是必須藉由讀者的閱讀才可實現的過程。文學批評家開始將其批評的注意力從作品本身轉至讀者和其反應之上,讀者和其反應逐漸受到重視。

接受美學

「接受美學」(德文Rezeptionasthetik,英文為Reception aesthetic)亦稱作「接受理論」(德文Rezeptionstheorie),或「接受與效果研究」(德文Rezeptionsforschung),發端於德國,70年代初開始展露頭角。由於創始人姚斯(Has Robert Jauss,1921-1997)與重要理論學者群聚於康斯坦茨大學,因此又被稱為康斯坦茨學派。接受美學是一傾向以讀者為中心的審美理論,起於對文學研究典範的革新。「接受」一詞自中文的字面意義來看,往往容易被認為屬於被動的狀態,實際上「接受」含有交流意味,姚斯認為,以往的文學研究著重在作者中心上,以作者的創作意圖為根據,後來又轉向文本中心上,以文本的語言結構為準,卻忽略了「接受者」也就是讀者的研究,在作者─文本─讀者的運作鏈上,讀者是歷來被研究最少的,卻是構成文學歷史重要的一環,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若不經過讀者一代代的閱讀,沒有歷來讀者的接受,就不會有文學作品的歷史。

接受美學的大師伊瑟爾(Wolfgang Iser,1926-)便認為文本和讀者間的交流有分歧性,他稱之為「不對稱現象」,即讀者無法檢驗自己所理解的文本是否正確,但本文中會呈現出某些暗示,使讀者在閱讀過程建立自我的調節語境以體驗文本情境,文本與讀者間藉由給予─接受的交互作用趨向某種一致,過程中讀者在某種程度上仍受到文本的導引與限制,並自然的去填補文本中所遺留空白與未定之處,這個空白與未定處(Leerstellen)可以激發讀者來閱讀文本,形成閱讀張力,一般或譯作文本的「召喚結構」,是作品構成的要件之一。所以,閱讀經典,其實是通過一種召喚性結構,完成讀者的自我成長與變化。

閱讀也不再是作品的文句刺激一個被動的讀者產生感受;相反的,讀者在還沒拿起作品來之前,便已經有某些預存的興趣和動機傾向,正是這些預存的因素建構了他所見的作品,創造了他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換句話說,感受不是被動的對作品作出反應,而是主動的創造閱讀經驗。

~ 以上由 meikai ksufacebook 所整理

讀者反應理論
「讀者反應理論」意指文學並非被侷限於文本之中,而是必須藉由讀者的閱讀才可實現的一種過程,對此,文學批評家開始將其批評的注意力,從作品本身轉至讀者和其反應之上。1983年,讀者反應論鼻祖Louise Rosenblatt(露意絲‧羅森布雷特),寫了一本讀者反應論經典之作—<文學即探索>(Litereature as Exploration ),主張一件文學作品的意義並非一個獨立自主的事件,而是產生於讀者與作品相互傳播交流的過程,作品未經讀者想像力的重新建築和體驗,只是一堆字,而不是真正的美學客體,讀者的投入應該被重視,藉以力圖挽回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以及拯救學生只重作品分析而漠視讀者反應的積弊。
基本上,讀者反應論重視讀者對於作品產生的反應,並且充分賦予讀者主動建構意義,而非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作品傳遞的訊息,畢竟,在閱讀作品時,讀者本身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它會因為讀者的個人因素比如說認知程度、想像力、性別、過去的閱讀經驗等,除此之外,像是閱讀中團體的氣氛是否和諧,分享心得的方式是否自由、多樣等,也都會影響到讀者對作品的反應,所以,在閱讀的歷程中,係由閱讀者意識到個人經驗及作品本身的特質,經由不斷地互動,讀者當可主動構築作品的意義。
冀此,讀者反應理論認為閱讀活動是建構性的,因此也產生出以下的幾點假定:(一)閱讀時,讀者是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二)意義並非存在於文章本身,相反的,意義是存在於讀者的心靈中,是讀者與文章交感的結果;(三)讀者的理解是有差異的,因為他們在文化上和個體上都是獨特的。
總之,讀者反應論是目前文學理論重視的議題,這也使得對於文學的研究,已經是從以往從研究作者、作品轉而將重點擺在讀者身上,重視讀者主動建構作品的意義,而非被動接收讀本的一切訊息,因此,讀者對於文學的反應,除了融入(engagement)、描述(description)、解釋(interpretation)、評價(evaluation),還應該包括有共鳴(evocation)、反應(respone)、反省(reflection)。簡而言之,讀者反應論即在反應讀者閱讀文學作品時,其對作品的反應包含對作品本身的想法,而此聯想到讀者本身的生活經驗等,進而融入故事中以引起共鳴,連帶而來是讀者會將其實際的生活經驗對照於文學作品的價值觀,加以覺察反思。
資料來源:葉巧晶(2008)。<讀者反應論與兒童圖畫書詮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

延伸概念:#接受美學、#作品、#共鳴 

~ 整理自社團法人晴天社福協會林淑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