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8:5~13

5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
6 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疼苦。
7 耶穌說:我去醫治他。
8 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9 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
10 耶穌聽見就希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11 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12 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13 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

心得

1. 這個清楚淺明的神蹟,應該毋須多予著墨,就是說明了一個人對耶穌的信仰與信心,甚至可以超越一般認知的 '形式'、突破了既有表象的巢臼。但這故事卻意外的影響了我對 '個人禱告' 的看法。

馬太福音中有四段經文,影響了我從信主以來禱告的態度與方法。今天的心得文,各位須慎思一下,因為這幾段思想造成了我禱告 '風格' 與人迥異、也導致我盡量不要於眾人面前禱告、不喜歡明示公開的餐前禱告、不願意帶人禱告,只願意私下默默為人代禱;除非是我別無選擇一定必須示範 '要怎麼禱告'、或 '要禱告什麼',才會當眾與天父說話。是的,我個人總覺得怪怪的,但又說不出我這樣哪裏錯了,所以提醒各位,今天的心得參考一下就好。若能知道我哪裏的觀念不對,也拜託各位告訴我喔,謝啦:

第一段是 太 6: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第二段是 太 6: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第三段是 太 6:9~13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第四段就是今天的經文,'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歸納以上經文,神對 '個人單獨禱告' 的理解是:

1) 隱私的
2) 動念則神知,禱告僅為個人心靈上與神感性的抒發,並非具顯明實質 '訊息傳遞' 的目的
3) 精簡而全涵蓋的 '主禱文',堪稱禱告的典範,餘則過多、少則不足
4) 信心可以決定禱告與神的作為的內容、方式、程度、與效率;沒錯,何必請耶穌親自跑一趟呢?只要神真的願意,一念則通啊!正所謂 '一求神有百應,全信靠可大成',就是這個道理
5) 對於個人禱告而言,神似乎不太在乎 '形式',真心已足

那你會說 '聖經上有很多地方也都是公開禱告啊'?沒錯,那屬於 '公開禱告帶領' 的範圍,有可能具有 '宣示'、'示範'、'教育'、或 '儀節' 等其他功能,與今所論種類目的不同。所以關於自己的禱告,我想要問的是:

1) 誰說禱告要有 '基本形式',例如 '舉雙手、站起來' 等等固定模式的?
2) 誰說 '一起禱告' 就一定要 '一起' 的?(這點留到 太 18 的時候再更詳細的討論吧)
3) 誰說禱告一定要 '大聲說出來'、或 '發出聲音' 的?為甚麼在教會集體崇拜時,要 '規定' 出一個時段給大家禱告呢?萬一那時間有些人不想禱告怎辦?讓那些人裝個樣子傻在那邊?這不就造成儀式上的不必要強制、不真誠、甚至尷尬嗎?
4) 誰把 '公開' 跟 '個人' 的禱告混為一談的?聚在一起禱告的 '禱告會',確切的聖經依據在哪裏?

2. 耶穌這裡所說的人,就是指我們。以色列人啊,外邦人又怎麼樣,怕了吧?

3. 這裡的 '黑暗',究指 '陰間' 還是 '地獄'、或是別的所在?請容我們讀到羅馬書的時候再一併解說吧。依舊,提前點出來讓各位預習思考一下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