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罰
@ '行政罰法' 重要法條:2、3、7I、9I、14、15 (擴張處罰、抓大放小)、18I II、19I、20、22I、24II、25、26、
@ 以行政機關介入的次數作為違規行為的次數,介入之前全算作介入之 '一次'。
@ 行政罰與刑罰之競合
@ 95 年第一次法官聯席會議 (951)
@ 故意共同實施 = 義務主體與義務主體以外之人
@ 二罰 #604
@ 刑罰與懲戒 = 採 '併罰主義'
行政執行
@ 行政罰、單純不利益處分、[代履行、怠金 = 行政執行]、即時強制
@ 重要法條 = 9 15 17 17-1 20 21 28II 29 30 31 32 33 37 38 39 40 41;準用強執15 (第三人異議之訴)
行政契約
@ 重要法條 = 141 142 146 147 148I
@ 基於行政契約之請求 = 民法意思通知 (非感情的主觀傳達,但賦予法效;如:債務催告、請求為一定之行為、拒絕、承認等),但如果為請求債務履行,則為 民 199,屬法律行為
@ 民法觀念通知 (事實的傳達,但賦予法效) = 民法 169 297 356 411
@ 民法感情通知 (感情的傳達,但賦予法效) = 民法 1053
行政命令 = 緊急命令、法規命命、行政規則、職權命令
@ #367 職權命令內容 (執行上之細節性、技術性),不能直接救濟;等到依職權命令作成行政處分後,再一併指摘
@ #287 函示生效之時點自法律生效時開始、後函示出現,前函示不影響 (除非違法)
@ 154 155 158
行政程序
@ 行程 73 81
@ 政府資訊公開法 3 7 8 9 18 20 21
@ 協力義務 vs 協力負擔
行政救濟
@ 第一次權利保護 = 訴願、行政訴訟
@ 第二次權利保護 = 國賠 (過失)、損失補償 (合法行為)
@ 訴願管轄 = #382、願4
@ 訴願審議 = 願65、63III、64
@ 訴願送達 = 願46、44I
@ 訴願參加 = 願28II
@ 權限委託 = 行程15II + 願7
@ 立法委託 = 國民年金、農民健保
@ 在途期間 = 願16
@ 願93
@ 行政訴4I、III、6I、7、8II、12-2II、III、15I、22、40I、41、42、44、49、[198、199 情況判決]、237-2、298II、299、300、301
@ #462 教評會無當事人能力
@ #378、#533
@ 積欠水費 = 私經濟 = 民事訴訟
國家賠償
@ 公立醫院診療糾紛 不屬於國賠 (實務見解)
@ #469 不作為國賠責任
@ 國賠 = 向普通法院提起損害賠償之訴
@ 民法為國賠法之補充法
@ 外國人也有適用國賠 (但須以有平等互惠為前提)
@ 國賠2、4、9I、10
損失補償
@ #400 理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