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25:14~30

14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15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16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17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18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19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
20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21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2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23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24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5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
26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27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28 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29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30 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心得

三個僕人的比喻。這段經文的中心思想非常好理解,乃在說明 '得勝者' 與 '失敗者' 在將來,也就是審判後,所會得到的對待;一個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個卻留在東方千年補習班。在這個比喻裏,並沒有討論到 '不信者' 的光景,只論及身為一個基督徒所應有的態度與節操。現就其中一些詞義再稍加說明如下:

按著各人的才幹 = 才幹是指各人先天所生的智能與性向,加上各人後天努力學習所能得到一切技能的總稱。

五千、二千、一千銀子 = 這些銀子代表各人才幹都是由神所賜的,大小不等、取向不一,各有所長;後來才又再加上來自天上的 '屬靈恩賜'。信神的人會從神那兒得到二樣禮物、不信的也至少有一樣:一是我們的才華、天賦;二是從主耶穌那兒給我們的屬靈恩賜。關於才華或天賦,請參考另篇名為 '努力' 的好文。

就往外國去了 = 象徵耶穌到天上;事實上,屬靈的恩賜是在耶穌升天之後才賜下來的 (弗 4:8 '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算賬 = 象徵基督對 '信徒' 的審判。這裏的審判,與本章在 31~46 節所講的審判不同 (馬上就會讀到),明天開始將陸續讀到耶穌的 '審判'、與對 '不信者' 間的處遇。我們遲早有一天總要跟神 '算賬' 的,所以如何向神交賬,應該時常存記在心!我們今天在地上所作的一切,都會存記到天上 (太 6:20),也會存記到永世 (路 16:9)。我們今天工作的成果,一切都是屬於神的,將來都要向神交賬,千萬不可據為己有、以為這是自己的功勞。

良善、忠心 = '又良善又忠心' 與 26 節的 '又惡又懶' 互為對比。良善指 '體貼主的心意',忠心是指 '殷勤不懶惰'。神所重視的,不是我們在工作上有多麼成功與發達,而是要看我們的 '良善' 與 '忠心';可以看看司提反這位弟兄的事蹟,他雖然沒有為耶穌做什麼多偉大的工作,在人看或許是失敗的,但在神看卻是 '良善又忠心' 的 (請參考 徒 第七章)。

不多的事、許多事、管理、享受主人的快樂 = '不多的事' 象徵我們這一世在主裏的工作;'許多事' 象徵在未來我們在神的國度裏所要作的工作;'管理' 象徵在神的國度裏執掌權柄,享有王的尊貴;'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象徵國度的獎賞,就是永生的平安與喜樂、還有許許多多難以言喻的爽。XD

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 那領二千銀子的,並不因自己的恩賜不如別人而忌妒別人、或因此自卑;相反的,卻照樣忠心於神的託付。這種氣度,使他能與那領五千的相提並論,毫無遜色。請注意:主人對那領二千銀子的僕人的獎賞,和對那領五千的完全一樣!(21 節 vs 23 節)這表示主人所看重的是僕人們的忠誠與盡心盡力的態度,而不是他們工作呈現的多寡。恩賜大小與得賞賜無關;我們所得的恩賜可以不如別人,但我們的忠心與態度絕不可以落於人後。

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 '忍心' 意思是 '心腸堅硬如同鐵石' (唉,和合本這古老的中文...)。這個僕人認為他的主人是一個嚴厲又刻薄的人,所以他才抱怨 '沒有撒種,卻想要我們去收割;沒有先打禾散穀,卻要我們聚斂穀物'。這句話原本是古時農人說俗語,形容人 '沒做好準備,就想要有成果' 的不良態度;正常情形之下,耕作時必須先有撒種,之後才有收成;打禾前要先簸散穀物,然後才將穀粒聚集起來。正如埃及法老不給以色列人乾草,卻仍要他們照常燒出磚塊一樣的無理 (出埃及記 5:7~14)。

又惡又懶 = '又惡又懶' 與 '又良善又忠心' 相對。'惡' 指沒有遵從主人的心意、而且妄加論斷主人的心意;'懶' 指缺乏工作表現與實際作為,未盡主人的託付。

你既知道 = 這並不是主人承認僕人對他的評論是正確的,而是說 '就算主人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糟好了,那至少他也應當...' 的意思。主人憑 那僕人自己的口供 來定他的罪 (路 19:22)。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 兌換銀錢的人,指在通商海口幫助生意人兌換銀錢的人,他們是當時的小型銀行,經營存放和匯兌銀錢的業務。放利息指的是 '最起碼所能做的事'。你有一百萬,假設你不懂得投資的話,至少也懂得把錢存進銀行裏吧?若連這最低限度的基本小事都不願意去做,這樣就有點說不太過去囉... 其實,恩賜看起來小的人,往往也容易自暴自棄,輕忽並荒廢了神所給的恩賜。他們最常講的一句話 '反正都這麼廢了,有做跟沒做都沒差啦,誰教上帝把我生得這麼廢呢';這些朋友,顯然不認識立克胡哲,他們應該趕快衝過去把他給宰了,因為此人將會是他們日後被審判的對照證據;還有一種人,常因為自己的責任輕、工作簡單,於是就懈怠下來;還有一種人,不在教會裏面服事、經營,反而轉向專注於世俗,把全部的心神精力用在花花世界裏,且常以世俗的理由為藉口,不肯充分運用恩賜在神的事工上 (EX. 我要去工作賺錢,沒時間傳福音或聚會等等)。以上恐怕都有埋藏恩賜的嫌疑,將來或許無法在主面前推諉責任的喔。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關於愛,是一種越用越多的能量;關於才幹,是一個越用越強的能量;關於恩賜,是一份越求越多的禮物。若放著不用,恐怕連自己所剩不多的,也都要被挪去給那珍惜善用的人了。

三個僕人 = 代表古今中外所有的信徒;凡信徒都是神的僕人,也都從耶穌基督得著屬靈的恩賜,因此沒有一個信徒可以推辭說沒有恩賜,所以不必交賬,不必服事;再者,世人看重才幹,但才幹不是恩賜;才幹或許可以影響所得恩賜的大小,但並不就因此表示才幹凌駕在恩賜之上;才幹是天生的,恩賜是屬靈的,兩者未必有一定的正相關 (看看胡哲哥就知道了)。此外,我們應當尊重別人的恩賜,千萬不可踐踏別人的恩賜,就是 '瞧不起人'。再者,神恩典的託付總是照著所賦與我們各人能力的大小加以權衡,絕不會超過我們所能擔當的 (林前 10:13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最後,我們也要懂得擴充我們自己,也就是身為 '器皿' 的容量,因為容量的大小也會影響神託付給我們恩賜的 '額度' (列王紀下 4:6)。因此我們應當求神擴充我們的容量,好叫我們能得著更大的恩賜與託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