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Jun 15 Mon 2020 01:00
得勝者 427
- Jun 13 Sat 2020 14:40
場所邏輯
作者簡介:林美茂,趙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原發信息:《哲學研究》(京)2017年第20176期
內容提要:「場所」邏輯是日本近代哲學家西田幾多郎學說的核心。但「場所」邏輯的體系化,是伴隨西田對西方哲學流派及學說的批判與再評價而建構起來的。西田場所邏輯的提出,很大程度是為了超越西方哲學史上的各種立場,以及化解這些立場中的矛盾和缺陷。本文論述的是西田的「場所」邏輯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相關性,尤其是西田通過立足於自身的「場所」邏輯對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費希特與黑格爾哲學立場的再評價,這些評價反過來又可看作西田「場所」邏輯體系化的內容。西田對康德以來的各種哲學立場的評價,可以追溯到他對笛卡爾哲學的批判,進而返至「場所」邏輯的中心,即對亞里士多德「主語邏輯」的述語化改造。
- Jun 13 Sat 2020 14:21
西田 幾多郎
西田 幾多郎(にしだ きたろう,1870年5月19日-1945年6月7日),生於日本石川縣,哲學家,京都大學教授,為京都學派的開創者與領導者,同時也是一位俳人。1940年,他從京都大學退休後,得到日本文化勳章。台灣心理學家鄭發育(1916-1996)是其指導學生,曾於戰後翻譯其著作《善的研究》。
生平
西田幾多郎與鈴木大拙為好友,兩人為石川縣專門學校(後改稱第四高等學校)同窗。四高時期,西田與另一位同學金田良吉(後改姓山本,為教育家),由於不滿學校「武斷」、「一味提倡規則」的校風,不時與校方發生衝突,最後西田只好選擇中途退學。但也因為如此,在1891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時,無法進入正規課程,只能成為選科生。此時期他受到與正規學生截然不同的待遇,使得心思敏感的他感到屈辱與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