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英語:D-K effect),是一種 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簡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脹。

Kruger 和 Dunning 將其歸咎於元認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不能準確評估自身的能力。他們的研究還表明,反之,非常能幹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康奈爾大學的 David Dunning 和 Justin Kruger 於 1999年 首次在實驗中觀測到此認識偏差。

Kruger 和 Dunning 通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1.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Dunning 和 Kruger 認為這種效應是由於能力欠缺者的內在錯覺和能幹者對外界的錯誤認知:「無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自我的錯誤認知,而極有才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他人的錯誤認知。」

~ wiki

迷之自信的川普一家
EMILY CHAN 紐約時報中文版 專欄作者 
2019年3月21日

關鍵詞:Dunning-Kruger effect 鄧寧-克魯格效應 (達克效應,D-K effect)

許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都會有一種擔心自己名不副實的焦慮,就連米歇爾·歐巴馬 (Michelle Obama) 都是如此。
但川普家的兩個小輩不是這樣。伊萬卡·川普 (Ivanka Trump) 認為,她有朝一日能當上總統;賈里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則擅自把美國外交政策的相當大部分攬到自己身上。這對夫婦毫無經驗,卻熱衷於插手白宮事務,他們甚至無比自信。

他們被什麼蒙住了雙眼?讀完調查美國第一女兒及其丈夫短暫白宮生涯的《庫什納公司》後,時報專欄作者 Michelle Goldberg 在近日發表的《為何伊萬卡和庫什納如此自信?》一文中寫道,「這對夫婦是鄧寧-克魯格效應活生生的例子 (The couple are living exemplars of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他們完全沒有資格從事他們現在所做的工作,卻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Dunning-Kruger effect(鄧寧-克魯格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這一概念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 David Dunning 和 Justin Kruger 在 1999年 提出,也被簡稱為「D-K effect」(達克效應,取兩位學者姓氏的首字母)。這兩名研究者曾設計了一組實驗,針對個體對自我能力的評價問題展開調查。結果顯示,那些低能力者表現出來的自我認知偏差最明顯,他們無端自負,認為自己超出凡俗。
在鄧寧-克魯格效應的作用下,無能的人常常沉浸在自我營造的優越感之中,他們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因為他們不能理解自己有那麼多不知道的東西。

在Goldberg看來,一定程度上,伊萬卡和庫什納的故事也展現了一種「現實扭曲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這對夫婦巨大的家族財富使他們「不知道普通人如何感知、理解、憑直覺認識現實」。在他們身上,特權已經上升到了近乎反社會心理障礙的程度。

伊萬卡和庫什納不是川普家族唯一自視甚高的人。時報另一名專欄作者 David Brooks 在文章《當世界被一個幼稚鬼領導》中指出,他們的父親川普才「堪稱鄧寧-克魯格效應的歷史紀錄保持者 (He is thus the all-time record-holder of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作為一名「7歲的男孩」和「幼稚病患者」,川普為自己構建起了一個虛擬的童話世界,那裡充滿了關於他的英雄寓言故事。根據川普自己的描述,他比海軍更懂航空母艦技術。他還認為,一旦贏下總統候選人提名,關於他的媒體報導就會變得非常積極。

你如何看待川普家族的這種「自信」?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所謂的自我認知偏差是否與生俱來?如何克服這一點?

為何伊萬卡和庫什納如此自信?
MICHELLE GOLDBERG 紐約時報中文版 專欄作者
2019年3月20日

許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尤其是女性和有色人種,都受到冒名綜合症的困擾,他們擔心自己不屬於他們已經升入的那個精英領域,擔心別人很快會發現他們名不副實。就連米歇爾·歐巴馬 (Michelle Obama) 都說自己有這種感覺,儘管據蓋洛普 (Gallup) 去年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她是美國最受尊敬的女性。去年12月,她曾在倫敦對學生這樣說:「我和你們分享這點是因為,我們所有人都對我們的能力、我們的影響力,以及這種影響力是什麼存在疑慮。」
好吧,也許不是我們所有人。我剛看完維姬·沃德 (Vicky Ward) 寫的《庫什納公司》(Kushner, Inc.),這本將於週二上市的書,對賈里德·庫什納 (Jared Kushner) 和伊萬卡·川普 (Ivanka Trump) 短暫的白宮生涯做了精彩的調查。書中充滿了譴責性的細節:也許只有一件事能把首都華盛頓的各個敵對派系團結起來,那就是對這對享盡特權、見利忘義夫婦的蔑視。不過,第一女兒及其丈夫在心理學上仍然是個謎,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他們為什麼沒有冒名綜合症呢?他們完全沒有資格從事他們現在所做的工作,這讓他們是實際上的冒名者。

據《庫什納公司》一書,國家經濟委員會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前主任加里·科恩 (Gary Cohn) 曾對人說,伊萬卡·川普認為,她有朝一日能當總統。「她認為,她父親在首都華盛頓當政,是一個偉大美國王朝的開始,」沃德寫道。庫什納進入白宮之前的經歷包括擁有一家小眾報紙,以及做成了一筆災難性地不合時宜的房地產交易,他卻擅自把美國外交政策的相當大部分攬到自己身上。據沃德的描述,雷克斯·蒂勒森 (Rex Tillerson) 被任命為國務卿後不久,庫什納讓蒂勒森「把墨西哥交給他,因為他會在十月前給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畫上完美的句號」。
作為政治行動者,這對夫婦是鄧寧-克魯格效應 (Dunning-Kruger effect) 活生生的例子。鄧寧-克魯格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導致不稱職的人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因為他們不能理解自己有那麼多不知道的東西。

在一定程度上,賈里德和伊萬卡的故事講述的是「現實扭曲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沃德的信源之一在提到庫什納時用了這個說法——這是由巨大的家族財富創造出來的。沃德引用川普法律團隊一名成員的話說,這對夫婦「不知道普通人如何感知、理解、憑直覺認識現實」。在他們身上,特權已經上升到了近乎反社會心理障礙的程度。沃德之前寫過兩本關於高級金融界和房地產行業的書,而且認識庫什納已有多年;她告訴我,庫什納 2006年 買下《紐約觀察家報》(New York Observer)時,曾試圖聘用她。她駁斥了庫什納或他的妻子是川普政府中起穩定作用的力量或道德指南針的說法。多位白宮消息人士告訴她,他們覺得,是庫什納在 2017年4月 下令不再公布白宮訪客日誌的,因為他「不想暴露自己瘋狂的社交往來」。

沃德寫道,賈里德和伊萬卡對川普為白人民族主義者在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遊行做辯護反應冷淡,科恩對此感到震驚,「他很氣憤,因為他們不夠氣憤。」不過,即使你斷定這對夫婦是不道德的野心家,他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讓人無法理解。沃德寫道,伊萬卡最關心的是她的個人品牌,但這個品牌已經被毀掉了。該書引用 2017年10月 一項關於消費者對 1600 多個品牌認可程度的調查指出,伊萬卡的時裝系列排在倒數10名之內。一位主要的房地產開發商告訴沃德,由於庫什納已陷入多個州以及聯邦政府的調查,現在沒人敢碰他:「沒有人會願意和他做生意。」(庫什納在 2017年 辭去了庫什納公司 [Kushner Companies] 首席執行官的職務,但仍保留持有的公司大部分股份。)沃德對我說,要想真正弄懂他們的動機,就要理解他們各自父親的巨大引力。賈里德和伊萬卡都「真的令人意想不到地圍著自己的父親打轉,通過父親找到認同,這種做法在大多數完全成熟的成年人身上很少見」,她說。

《庫什納公司》一書中最有趣的部分寫的是賈里德犯過罪的父親查爾斯·庫什納 (Charles Kushner) 的經商史,以及他在 2006 年出獄後,在賈里德的幫助下恢復聲譽的計劃。恢復聲譽計劃的一部分是買下了曼哈頓的一棟地標建築:第五大道 666 號,這個地址荒唐地準確(666 是象徵魔鬼的數字)。這家人在 2007 年房地產市場最繁榮的時候買下了這棟建築,為此支付了創紀錄的價格。當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 襲來時,這棟樓成了一個累贅,其債務威脅到庫什納家族的財富。沃德的書暗示,尋找能夠幫助庫什納家族擺脫第五大道 666 號困境的人,對川普政府的美國外交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我們在她的書完成後了解到,川普否決了情報官員對庫什納及其家族與外國投資者關係的擔心,讓庫什納得到了最高密級權限。最終,庫什納家族似乎得到了他們想得到的東西。去年,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出資營救了庫什納,這家公司有來自卡達政府主權財富基金的大筆投資。(卡達方面否認事先知道這筆交易。)

沃德說,「你注意到,美國對卡達的立場發生了變化,那正是卡達人救了第五大道666號的時候。」她還說,「我們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香蕉共和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賈里德和伊萬卡顯得如此自信的原因。他們當公務員顯然力不從心。但作為一個俗不可耐的獨裁政府假公濟私的大少爺、大小姐呢?他們是天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