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語民族,或稱突厥人(土耳其語:Türk / Türkler;維吾爾語:تۈركلەر /تۈرك / Türk / Türklär)是歐亞大陸民族的主要種族之一。「突厥」為音譯,來自中文史料關於突厥汗國的自稱。「突厥人」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狹義是指突厥汗國的古突厥人;廣義則指從古至今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為「突厥人」。

現在全球有 1.82 億人口使用突厥語族語言,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主要分布(依人口多寡)在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伊朗、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俄羅斯的韃靼斯坦、巴什科爾托斯坦與北賽普勒斯等國家與地區。此外在蒙古、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北高加索部分地區、巴爾幹地區、中國的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與黑龍江也各有十萬以上的人口分布。

「突厥人」一詞,是一個文化認同概念,並非血緣群體,是經過歷史上的長期遷徙,並融合、同化了大量其他民族後形成的。在中國古代史籍中,首先乃建立突厥汗國的阿史那、阿史德等十個部落被稱為突厥,而其他突厥語部族則被稱為「鐵勒諸部」。說明中國北朝史書中,突厥是一個政治概念,而非民族概念。古突厥人與烏孫同以狼為圖騰,大帳外置一幅狼旗。烏孫中的咄陸部與古突厥人一樣,為陣亡的將士立石為記,將部落印記刻在石上。鐵勒與堅昆最早一起住在葉尼塞河,曾向後者學習冶煉。

源流
突厥的源流並未有定論。西方史學界共識是他們活躍在中亞至西伯利亞之間的地區,且歷史上他們大多生活在當今蒙古地區之內

中國史學界則按照中國史料,可以確定他們帶有匈奴的血統。《北史》記載「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另一說出自平涼雜胡。又曰突厥之先,出於索國,在匈奴之北。」在南北朝由葉尼塞河遷居至阿爾泰山。由阿爾泰山遷居至蒙古。由蒙古前往中亞。現代土耳其人是烏古斯突厥的一部,他們認為突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 48 年立國的北匈奴。但實際上,歷經長期的遷徙和混血,土耳其人和原突厥人在血統和相貌上都相去甚遠。土耳其人今天的血統為白種人血統,主要以東伊朗人(東波斯人)和希臘人為主。古代蒙古草原的突厥人假設是黃種人的話,那麼今天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哈薩克族和吉爾吉斯坦的主體民族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人)的血統可能才是以突厥人基因和蒙古人基因為主,可能還包含斯基泰人(塞種人)和烏孫人的白種人血統。突厥人從公元六世紀起的開始往哈薩克斯坦遷移,是否跟西突厥汗國有關係不可而知。公元十三世紀後,察合台汗國和金帳汗國的建立可能導致了黃種人的蒙古人也來到了哈薩克斯坦。

當代突厥人中,烏古斯部占 65.15%,維吾爾(回鶻)占 18.89%,欽察部占 14.46%。早期的突厥人是遊牧民族,在公元 600 年左右,他們用羊毛,皮革,地毯和馬匹交換木材,絲綢,蔬菜和穀物,並在阿爾泰山以南煉鐵。儘管也有摩尼教,景教和佛教的信徒,但大多數突厥人都是滕格里的信仰者,在阿拉伯穆斯林征服中亞期間,突厥人以奴隸身份進入了穆斯林世界,成為阿拉伯人征服的戰利品。穆斯林通過傳教士,蘇非派和商人的努力征服了河中之後,突厥人開始定居和皈依伊斯蘭教。在阿拔斯哈里發統治下,越來越多的突厥人被訓練為士兵,到了九世紀,突厥指揮官帶領哈里發的軍隊參戰。隨著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政權的衰落,突厥軍官承擔了更多的軍事和政治權力,與自己的突厥軍隊一起接管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名稱
漢語中「突厥」的名稱來自突厥人的自稱。「突厥」就是 Türk 的音譯,「厥」只代表輔音 k。至於突厥人自稱的來源,則眾說紛紜。據《周書·異域傳》記載,突厥「居金山(即阿爾泰山)之陽……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謂兜鍪為「突厥」,遂因以為號焉。」戰盔一詞蒙古語 дуулга,土耳其語 tulga,接近 Türk,或許可以印證這種說法。另有一說突厥意為「強力」或「力氣」。一說突厥是鐵勒阿史那的粟特語發音。突厥人作為一個民族集團,呈現出了豐富多樣性的族群類型。他們具有高加索人種到北蒙古人種的生理特徵。 蒙古人種和高加索人種的面部結構很普遍同時出現在突厥人各民族中,如楚瓦什人、韃靼人(中國叫塔塔爾族)、哈薩克人、烏孜別克人和巴什基爾人。

哥舒翰(699年-757年),唐朝名將,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安史之亂時被安祿山俘虜,後安慶緒殺安祿山,登基為帝,不久,敗於唐軍而逃,將哥舒翰殺害。唐代宗追贈太尉,諡曰武愍。

史書未記載其生年。胡人多以部落稱姓,因以為氏。祖沮,左清道率。父道元,安西副都護,世居安西。哥舒翰家富於財,倜儻任俠,好然諾,縱蒲酒。哥舒翰初為隴右節度使王忠嗣幕府將,能讀《左氏春秋》、《漢書》,頗得士兵擁戴。

天寶六年(747年),王忠嗣提拔哥舒翰為大斗軍副使,遷左衛郎將。天寶年間與吐蕃戰於苦拔海,屢破吐蕃,擢授右武衛員外將軍。王忠嗣為宰相李林甫所忌,故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玄宗以哥舒翰取代王忠嗣。朝廷對忠嗣嚴加審訊,打算處以極刑。哥舒翰聞知後,極言王忠嗣無罪,請求用自己的官爵來贖王忠嗣的罪,玄宗不聽,走入內宮,哥舒翰一路追隨,「言詞慷慨,聲淚俱下」,玄宗深受感動,遂貶忠嗣為漢陽(今湖北)太守。天寶八年(749年)六月,哥舒翰統領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之兵,向石堡城發起進攻。吐蕃憑險據守,唐軍進攻多日,傷亡慘重。哥舒翰大怒,限三日內破城,否則斬殺攻城先鋒官副將高秀岩、張守瑜。三日後,唐軍占領石堡城。功拜特進、鴻臚員外卿。天寶十一年(752年),進為開府儀同三司。天寶十二年(753年)八月三十日,進封西平郡王。天寶十三年(754年),又拜太子太保,加實封三百戶,兼御史大夫。唐詩中即有一首〈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宰相楊國忠厭惡安祿山,知其必反,聯合哥舒翰牽制安祿山。天寶十四年(755年) 哥舒翰患風疾(即中風)半身不遂,回到長安,病廢於家。

安史之亂時,名將封常清、高仙芝受誣被殺,唐玄宗命哥舒翰代替高仙芝守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哥舒翰到了潼關,風疾愈來愈嚴重,不復躬親,政事悉委行軍田丘良,陣中大將王思禮、李承光爭權。哥舒翰知道敵鋒正銳,應避之以待援軍前來共禦潼關。此一策略與封常清、高仙芝所部相同。經研擬後,哥舒翰在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即堅守不出。

天寶十五年 (756年) 二月,哥舒翰的舊屬時任元帥府馬軍(騎兵)都將的王思禮,密說翰抗表請誅楊國忠,但翰不贊同對楊國忠下手;思禮又說翰謀殺安思順(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安思順曾多次提醒中央,安祿山有不軌舉動)。安思順跟哥舒翰結怨。於是,翰命人偽造安祿山寄給安思順的書信,在潼關派人抓住信使,搜出信件呈報給中央;哥舒翰列出安思順七條罪責,要求處死安思順外。三月,安思順與弟安元貞皆被賜死,家屬遷徙於嶺外,天下冤之。宰相楊國忠無法救安思順,對哥舒翰開始感到畏懼。

天寶十五年 (756年) 六月,當時有人跟楊國忠說:「天下兵馬盡在哥舒翰之手,如果他想西進,那您豈不危險?」楊國忠大懼,於是上奏:「潼關兵力雖盛,但沒有後備部隊,那京師不就岌岌可危。請擴軍三千人並且訓練。」唐玄宗同意,楊國忠又派他的親信杜乾運囤駐於霸上,名為禦敵實則堤防哥舒翰。哥舒翰知道此舉是針對他,於是上表請奏把霸上的一萬人部隊歸潼關統一指揮,並且邀杜乾運來潼關議事,卻找個罪狀斬首杜乾運,楊國忠恐慌,對自己兒子說:「我恐怕死無葬身之所」。哥舒翰也感到不安,謀劃很久又不敢作決斷,數次上奏:「安祿山竊據河朔之地,不得人心,我們只要謹慎持重,等待賊軍內部分裂,兵不血刃就可以抓到安祿山。」

安祿山的將領崔乾祐守陝郡,故意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故意示弱引誘出戰。有人就說:「賊人沒有防備,我們可以攻打他們。」唐玄宗相信了,詔見哥舒翰商量該如何討伐。哥舒翰說:「安祿山帶兵很久,隱藏很久現在才開始反叛,不可能沒有防備,他是故意用陰謀引誘我們。賊人大老遠來,最希望速戰速決。上計是王師堅守,不要隨便出關。而且其他地方的部隊還沒有集合完畢,最好還是繼續觀察,不必急。」當然,安祿山雖然佔領河北、洛陽,但到處濫殺無辜,人民怨恨他。好久個月都不能再推進。郭子儀、李光弼又收復常山幾個郡,安祿山開始後悔作出反叛的決定,在幽州堅守。而楊國忠卻建議唐玄宗要哥舒翰出潼關收復陝、洛。郭子儀、李光弼遠在外地上書勸諫:「賊人知道哥舒翰老了而且病很重,而且我們的軍隊訓練不足以應戰。賊人派精銳往南佔領宛、洛,而其餘的人守幽州。我直搗敵人老巢,抓住他們的族人威脅它們投降,就可以得到安祿山的腦袋。倘若潼關的大軍出戰打敗,京城安全出現問題,那天下就完了。」極力要求不要讓哥舒翰出戰,但唐玄宗不聽。一直派使臣要求哥舒翰出戰。

哥舒翰痛哭,不得已出關與崔乾祐一戰。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為七十里長的狹窄山道。哥舒翰乘船在黃河上見崔乾祐兵少,命令大軍冒進,於是唐軍進入隘路,軍隊行進不成行列,賊人從高處砸落石打死了不少官兵。哥舒翰登上北部的高地,命令三萬人沿著河岸鳴鼓,王思禮率領精銳當先鋒,其他十萬人緊跟在後。崔乾祐部隊的陣型,以最小編制的「什」「伍」組成,一回前進一回後退,有五千名陌刀手排列在陣行後面。官兵們看賊人的陣法亂無章法,忍不住用手指著嘲笑他們。才剛開始戰鬥,崔乾祐部隊就有人想逃跑。官兵們開始鬆懈,突然賊軍開始拼命近身搏鬥。哥舒翰下令毛皮氈帳蒙住馬車,想要往北突圍,賊軍就用木柴堵塞通道,順著風勢燒馬車,濃煙讓官兵們看不清楚還自相殘殺,過很久才知道殺到同袍。官兵們丟盔卸甲奔向山谷也有的溺死在河裡。河邊有運糧船數百艘,因為爭相上船的逃難官兵太多,船就沉了。有的人用矛綁著盾牌想渡河。賊軍就趁勝追擊。快要逃到潼關,關門前挖三道壕溝,黑暗中士兵看不清楚方向掉進壕溝,被後面掉進去的人壓死,三道壕溝都被官兵的屍體填滿。哥舒翰帶數百名騎兵渡河,剩下不到八千人的老弱殘兵。哥舒翰回到潼關,崔乾祐又開始進攻。火拔歸仁等將領造反,把哥舒翰綁架到洛陽交給安祿山處置。次日王思禮自潼關奔回,報明哥舒翰降賊,玄宗授思禮為隴右河西節度使。

安祿山與哥舒翰有舊怨。早年,安祿山欲結交哥舒翰,對其曰:「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與公族類同,何不相親乎?」哥舒翰則回答:「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盡心焉!」兩人仇怨日深。如今安祿山見到哥舒翰被俘,罵說:「汝常輕我,今日如何?」哥舒翰為免死,向之謝罪說:「肉眼不識陛下,遂至於此。」安祿山大喜,用他勸降唐將,拜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安祿山罵火拔歸仁等將領背主棄義,把他們都斬首。哥舒翰寫信招降其他將帥,反被其他唐軍將帥辱罵不能死節,安祿山知其無用,將他囚禁於禁苑。

至德二載,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九月二十八日,唐軍進攻長安,安慶緒屢敗,十月十六日(757年12月1日)安慶緒逃往鄴(今河南安陽),臨行前,殺哥舒翰、程千里等三十餘名俘虜。唐代宗贈太尉,諡曰武愍。

清代臨洮詩人吳鎮在《題哥舒翰紀功碑》一詩中贊到:

李唐重防秋,哥舒節隴右。浩氣扶西傾,英名壯北斗。
帶刀夜夜行,牧馬潛遁走。至今西陲人,歌詠遍童叟。
漁陽烽火來,關門竟不守。惜哉百戰雄,奸相坐掣肘。
平生視祿山,不值一雞狗。伏地呼聖人,茲顏一何厚。
毋乃賊妄傳,藉以威其丑。不然效李陵,屈身為圖後。
英雄值老悖,天道遘陽九。終焉死偃師,曾作司空否?
轟轟大道碑,湛湛邊城酒。長劍倚崆峒,永與乾坤久!

~ 改編自 wiki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哥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