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麼叫做痛?

指尖痛就別說了,上背痛、脖子痛、手腕痛;與屬於高球傷害的下背痛、臀部痛、髖關節痛、胸大肌痛、膝蓋痛、手肘痛、手指痛、手掌破皮水泡合起來、加上都那麼難搞得我頭好痛,剛好是全身無一處不是問題。爽。看了份報導,才發現我還有不少同伴哪... :(

音樂系逾半學生曾受傷

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系與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研究發現,音樂系一半以上學生曾出現「演奏傷害」,兩校向家長發出警語,提醒學音樂的孩子要注意正確的演奏姿勢。「音樂班學生易疏忽了演奏傷害,如同體育班學生常忘掉運動傷害!」屏教大前人文社會學院長、音樂系教授伍鴻沂說,他與高醫大醫學系復健科助理教授陳嘉炘研究調查,發現台灣學音樂的小朋友,年紀越來越小,臨床上,演奏的傷害卻越來越多,令人憂心
在一百零一位有效的受訪音樂系大學生中,高達四十.九%有演奏受傷與治療經驗,因技術錯誤受傷有五十二.六%,過度使用而受傷有三十三.三%,因演奏受傷而停止練習有二十二.四%,因演奏受傷而停止比賽有八%。值得注意的是,受傷學生中有一半表示有後遺症,且一邊治療時仍一面練習,其中十%的受傷者,經治療後沒明顯改善,但還是繼續練習。伍鴻沂、陳嘉炘對問卷結果,既驚訝又憂心。伍鴻沂說,大家都知道運動傷害,卻忽略了音樂傷害,超過半數音樂系學生有因練習造成傷害的經驗,這數字很值得警惕!學習樂器原本是興趣,卻因家長或學生的錯誤認知,過度操練,反而對身體造成極大壓力,最常見的生理症狀有手心冰冷、肌肉僵硬、反應遲鈍,甚至發抖,導致影響演奏。

演奏與運動一樣須暖身
兩所大學研究也發現,音樂演奏者常受傷而不自知,又迫於演奏需要,無法即時處理,導致累積成為運動傷害,其中以交響樂團的提琴手最常見,而國內臨床也常見音樂比賽或考試時,學生因過度集中地練琴而造成肌肉拉傷、肌腱炎。
伍鴻沂強調,演奏與運動一樣都要先暖身,更不要因比賽成績逼迫孩子長時間密集練習,會導致肌肉僵硬,造成了演奏傷害,恐被迫中斷音樂之路。

各式樂器傷害與預防
彈鋼琴常見傷害:手掌與指部肌腱炎、背部肌肉疼痛或頸部僵硬。
《防備之道》:不勉強彈高八度、九度音或和弦,硬撐開手指;不要用力拍打鍵盤、曲目不宜過大。

拉提琴常見傷害:左手腕扭傷或左半背部僵硬痠痛、頸部肌肉拉傷、脖子扭傷。
《防備之道》:注意夾琴、拉弓姿勢、手指不要硬張、柔軟放鬆、大提或豎琴支點儘量以地為著力。

吹奏管樂器常見傷害:誤用胸腔運氣,易造成肺部損傷、胸悶,手指壓、靠不當,例如巴松管、豎笛托樂器的左拇指易僵硬拉傷。
《防備之道》:用腹式呼吸,換氣小心岔氣,平時可稍做肌肉訓練,要有適度休息。

(教授伍鴻沂口述,記者黃良傑整理 http://www.kmuh.org.tw

@ 今天,從葫蘆裡,竟然迸出隻狐狸來了,品種是 sebrew 亞種 m 261-1499、削光棕黑。令我驚訝的是,覺得品質還可接受。我一定是被 '拉的動作' 給拉走客觀了,只因為喜愛這拉奏的手感所以其他的可以啥都不管?好像是這樣的... ㄎㄎ

 

 

 

所以可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