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 亨德密特(德語:Paul Hindemith,1895年11月16日-1963年12月28日),又譯欣德米特、興德米特等等,德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中提琴家、指揮家。1957年戰後他重返歐洲,定居於瑞士蘇黎世,並完成了「世界大同交響曲」與歌劇「世界大同」。1963年完成了「彌撒曲(Messe)」之後,這位二十世紀集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於一身的音樂大師,於12月28日逝世於家鄉德國法蘭克福。

亨德密特不像當時多數音樂家試圖推翻傳統,反而重拾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客觀絕對的音樂精神。亨德密特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對位、卡農、賦格等巴洛克時期的作曲法,更以絕對音樂取代自浪漫樂派充滿主觀性質的標題音樂,因此被譽為是「二十世紀的巴哈」。

從亨德密特青年時期的音樂創作中,可以看出小約翰史特勞斯和馬克斯·雷格的痕跡,因此也可以說,屬於浪漫主義後期風格。這一時期的作品大多為室內樂,包括一些弦樂四重奏《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等。從二十年代起,他在自己的音樂中融合了新古典主義的風格。這方面較為典型的例子是《小型室內樂》(1922年),這部作品的問世,表示出作曲家已基本擺脫了過分嚴密的浪漫主義風格。雖然史特拉汶斯基和法國「六人組」也許對亨德密特的創作産生過影響,但他的新古典樂派(更貼切地說,也可稱之為「新巴洛克樂派」)創作顯然具有德國複調音樂的傳統。他那種和聲和複調上的複雜結合使人想起像巴哈這樣的德國巴洛克作曲家。亨德密特自己承認,他曾在許多方面受惠於這位偉大的德國音樂大師。他為鋼琴寫的《調性遊戲》(1942年)就是以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為範本的;在其他的一些室內樂和弦樂作品中,巴洛克的大協奏曲特性也是比較明顯的。

亨德密特在最初之時,就選擇以賦格、奏鳴曲、組曲等傳統的作曲手法,成為學院派的代表,而他也以此為傲。亨德密特的的作品「當丁香花最後在庭院開放時(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是根據沃爾特·惠特曼的詩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死難者所寫的安魂彌撒,其動人的音樂性被認為是為早期的代表作。

亨德密特的「調性音樂」充滿濃厚的實驗色彩,使用不協調的和聲旋律,反浪漫、重理性與客觀,以巴哈至貝多芬的德國偉大傳統為依歸,作品大多無標題,曲式偏向巴洛克與古典,多數以室內樂曲為主體,最重要的作品為管樂五重奏「小室內樂(Klein Kammermusik)」。晚期的作品則趨向對位、賦格等巴洛克時期風格,更從未放棄調性音樂,主要代表作有鋼琴曲「嬉戲音樂(Ludus tonalis,1943年)」,此作品則被譽為是「二十世紀的平均律」。亨德密特被認為是現代音樂中的保守主義者,是二十世紀一股復古的暖流。

~ wiki

現代音樂 + 對位法?怎樣,怕了吧... 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