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螢幕快照 2025-02-26 下午12.55.57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最著名的寶劍叫「巨闕」,最貴重的明珠叫「夜光」。這句話用來形容世間珍寶,各有其特定的稱號,也隱喻事物各有所屬,珍貴之物自有其名。與「金生麗水,玉出崑岡」,表達對珍寶或人才的讚美。

「劍號巨闕」

  • 「巨闕」 是古代傳說中的寶劍,相傳為歐冶子與干將所鑄,劍身鋒利無比,為當時名劍之一。
  • 在《越絕書》中記載,巨闕劍為越王勾踐所藏,是當時最頂級的名劍之一。《越絕書·外傳記寶劍》中記載,歐冶子一共鑄造了五把寶劍,三把長劍,兩把短劍。因為劍是殺人的利器,「三長兩短」的成語當出於此,後世用作為意外災禍之稱。五把寶劍排名依次為湛盧、純鈞、巨闕、勝邪(又名盤郢和毫曹)、魚腸。五劍各有特色:湛盧毫無殺氣,劍身無鋒,卻有其浩然劍氣,稱為鈍劍;純鈞則是最好的佩劍;巨闕的特點是巨劍;勝邪每鑄一寸,邪長三分,故只鑄半截,就已邪氣凜然,成為殘劍;魚腸劍是一柄短劍,刺客專諸用來刺殺吳王僚,因吳王僚愛吃魚,專諸就假扮廚師,把短劍藏於魚肚子裡,在獻魚之時趁機刺殺了僚王,因為短劍藏於魚肚,故名「魚腸劍」。此外,承影劍、純鈞劍、魚腸劍、泰阿劍、湛瀘劍、龍淵劍、工布劍,與巨闕劍合稱為「八荒名劍」。
  • 在《列子》中,巨闕被描述為一把極其鋒利的劍,能夠「削鐵如泥」,甚至能「吹毛斷髮」。

「珠稱夜光」

  • 「夜光」 即「夜明珠」,能在黑暗中發光,傳說中是一種極為珍貴的寶珠。
  • 但歷史上沒有詳細記載,記載詳細的是「隨侯珠」。《搜神記》載,春秋時隨國有斷蛇丘,隨侯出行,見大蛇被打成兩斷,覺得此蛇有些靈異,便命隨行者用藥救治,蛇就立即爬行了。因此就命此處為「斷蛇丘」。一年以後,蛇銜明珠來報答隨侯。「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隨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自強街87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