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界定一下最適桿身的認定標準:

1. 主觀上揮起來最省力、最自然、最不用專心

2. 客觀上能發揮出該桿身在穩定表現前提下最大的彈性

要是最適桿身規格恰巧落在指定品牌中的兩個制式規格之間怎麼辦?例如 PX6.0 稍硬、但 5.5 又太軟,怎麼辦?

有個辦法,還是配置 6.0,但將每枝桿身長度各增加約 0.5 吋。理由過長,容此暫略。 

照這邏輯來看,對我而言,若不討論一般市售球頭品牌樣式或總重上的差異,最適桿身之 '重量'、'硬度' 為以下:

1W 60g 45" (皆為該桿身裁完後之裸重與裸長,下同) Stiff X

3W 75g 43.5" Stiff X

hd 90g 41" Stiff X

i4 PX6.0 (0.355 版,重量為原始規格裁切完不含握把與插鞘之淨重,下同) 39" 硬度略,下同

i5 PX6.0 38.5"

i6 PX6.0 38"

i7 PX6.0 37.5"

i8 PX6.0 37"

i9 PX6.0 36.5"

P PX6.0 36.25"

50" PX6.0/S300 36"

54" PX6.0/S300 35.75"

58" PX6.0/S300 35.5"

 

#球桿配置 #桿身 #kic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