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心理學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的學習理論可分為古典制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與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ing)。

一、古典制約

(一)意義:原本無關、中性的制約刺激(CS, Conditioned Stimulus),多次與非制約刺激(US, Unconditioned Stimulus)配對出現後,爾後雖然單獨出現,也會引發類似與非制約刺激出現時所產生的非制約反應(UCR, Unconditioned Response)的制約反應(CR, Unconditioned Response),這就是所謂的刺激替代歷程。
(二)代表人物:巴夫洛夫(I. Pavlov)。
(三)狗的分泌唾液實驗:巴夫洛夫穿著實驗用的白衣進入動物房,把狗罐頭倒進餐盤中,餐盤中的狗食對狗而言是一種非制約刺激(US),因為可以自然地引發狗流口水的反應,而這種因非制約刺激(US)引起的反應也就是非制約反應(UR)。

有一天巴夫洛夫忘了帶狗食物,當他依然穿著實驗白衣進入動物房時,狗仍然有流口水的反應,因為狗學到的是實驗的白衣(一個中性、無關的刺激, S)會出現在狗食(US)之前,經過幾次配對之後,S與US產生連結,變成一種制約刺激(CS),當CS出現時,CS會連結到US,狗即產生流口水的反應,此時的反應即可稱為制約反應(CR)。

(四)古典制約學習的基本現象

1.消弱(extinction):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如果只是出現制約刺激,不再出現非制約刺激,那麼,已建立的制約反應未來也將會逐漸減弱,甚至不再反應,這種現象稱為消弱。(被騙多了也會學聰明的)
2.自發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當制約反應被消弱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如果再出現制約刺激,個體又會出現制約反應,這種現象稱為自發恢復。(就是健忘,忘了曾經受騙)
3.類化(generalization):當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與制約刺激類似的其他刺激,也能產生同樣的制約反應,這種現象叫做刺激類化。(太好騙了吧)
4.辨別(discrimination):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如果有其他與制約刺激類似的刺激同時出現時,個體只對特定的制約刺激做反應,而對其他刺激則不作反應,這種現象叫做辨別。
5.高次制約學習(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如果將另一新的刺激與原來的制約刺激配對出現多次後,新的刺激也可引發個體原來的制約反應,這種現象叫做高次制約學習。

(五)在教育上的涵義

1.刺激替代歷程符合教育上以舊經驗為基礎學習新經驗的歷程。
2.類化和高次制約可解釋學生對學科或學校的正負反應。
3.利用嫌惡刺激或消弱的方式矯正學生偏差行為。

二、操作制約

(一)意義:從個體自發的反應中,選擇某一反應出現後給予增強刺激,使該反應經由後效強化而固定學習,此為刺激反應聯結(S-R聯結)的學習。 

(二)理論發展

1.嘗試錯誤學習:
代表人物:桑代克(E. L. Throndike)
實驗依據:桑代克以貓進行迷籠(puzzle box)實驗,桑代克發現當貓初放進籠時,動作是紊亂的,直到偶然碰到門而使門自動開啟,進而取得籠外的食物。之後再將貓放進籠時,其紊亂動作減少,偶然碰到門把的機會反而逐漸增加。

學習三定律:
效果率:刺激與反應的聯結程度依反應之後是否能獲得滿足的效果而定。
練習率: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程度隨練習次數的多寡而分強弱。  
準備率:刺激與反應的聯結程度隨個體的身心準備狀態而異。  

2.操作制約:又稱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代表人物:史金納(B. F. Skinner)

實驗依據:史金納箱的大白鼠壓桿實驗:將老鼠關進箱內,箱內設置一個桿子,老鼠肚子餓時在裡面探索掙扎,誤觸桿子讓食物掉出來,老鼠即有食物可吃;之後只要老鼠肚子餓就會四處探索,期間又誤觸了桿子,得到食物。經過多次的探尋,老鼠漸漸知道當觸碰到桿子時,就會有食物掉落,於是只要牠肚子餓就會去壓桿子,換言之,老鼠因為食物的增強,知道去壓桿子取得食物,而不需要到處探索。由於老鼠按壓桿子變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故稱之為工具制約。

學習歷程:經由改變行為結果來改變行為:CS ─ CR ─ UCS ─ UCR(桿 - 壓桿 - 食物 - 吃食)

學習的原理─增強作用:操作制約學習完成的關鍵,在於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的安排。所謂增強作用,就是增加個體行為重複出現的一種措施或是一項安排。

有關增強和增強物的類別及其安排:

(1)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正增強物、負增強物:

增強作用依其性質可分為正增強和負增強兩類,而所用的增強物依其性質也可分為正增強和負增強兩類。凡是個體反應後,某一刺激物能使個體感到滿意、愉快或興奮,因而強化了該反應者,該刺激物即稱正增強物。至於利用正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映的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正增強物。

凡是個體反應後,讓個體感到厭惡、痛苦或不滿的某一刺激物立刻消失,因而強化了該反應者,該刺激物即稱負增強物。而利用負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應得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負增強。因此,負增強雖稱為負,但仍具有強化作用。

(2)原增強(primary  reinforcement)、原增強物、次增強(secondary Reinforcement )、次增強物:

就增強作用的層次來看,增強作用可分原增強和次增強兩類,而所用的增強物依其性來分,可分為原增強物和次增強物兩類。凡是事物本身就具有增強行為作用者,稱為原增強物。

至於利用原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應的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原增強。

事物本身原不具增強作用,但因常與原增強物伴隨出現,久而久之,經由個體多次學習之後,也就具有增強作用,這類事物稱為次增強物。

至於利用次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應的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次增強。

增強物出現的時間                                               
(1)立即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立即給予獎賞。                      
(3)延宕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經過一段時間在給予獎賞。

增強物施予的方式:                                                   
(1)連續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均給予增強物。                         
(2)部分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只選擇一部分反應給予增強物。而部分增強的方式,係根據反應的時間和反應的次數而定,因此,部分增強又可分再細分為:固定時距式增強、變動時距式增強、固定比例式增強和變動比例式增強四種。

3.新行為的建立

●行為塑成或連續漸進法(shaping or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定義:將最後反應的行為,細分為若干步驟,依序漸進予以逐步增強,最後學會預期行為反應的程序。

步驟:
(1)決定所欲學習之終點行為(行為目標)。
(2)將其予以解析為幾個步驟,並排成順序。
(3)選定增強物,予以分層漸進增強。
(4)學得預期之行為反應。

此種採用間歇增強,以逐漸訓練動物或人類養成某種動作技能的方法,又稱為連續漸進法。此乃Skinner設計用來實驗研究包括一連串反應的學習。這種類似分解動作的方式,逐步漸進,最後終將多個反應連貫在一起,形成複雜的行為。一般而言,訓練動物類多是如此,例如:海豚、海獅、猴子表演等。人類行為學習有時候,有時也是如此。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ics):採操作制約原理,以個體自發性的活動,配合代幣作外在增強的控制,以期在逐漸進步中以正當行為取代不正當行為。

●普里馬克原則(Premack’s  principle):對任何有機體而言,都存在一種增強階層,位於階層頂端的增強行為是有機體最有可能去從事的活動。階層中的任何活動,可藉著位居其上的活動來增強其發生率,而它本身也可增強位居其下的活動。

消除不良行為的方法
(1)增強相競行為:成功的增強預期行為,以改變非預期行為。
(2)消弱:讓個體失去增強物,以降低不良行為發生頻率。
(3)饜足現象:個體不斷從事問題行為,直到厭倦為止。
(4)改變刺激情境:改變影響行為的刺激條件,來控制行為的發生與否。
(5)懲罰:採用嫌惡刺激的呈現或取消正增強(隔離)來抑制非預其行為。

4.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是Albert Bandura從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發展出來的。雖然社會學習論接受大部分行為理論的原則,但是更強調線索對行為和內在心理歷程的影響,而且強調行動對思考和思考對行動的影響。
(1)班度拉的楷模學習和觀察學習
(2)Meichenbaum的自我調整學習模式
我們可以教導學生,使他們學會監控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這類自我調整學習策略(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常稱為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三、行為取向學習理論的優點和限制

行為取向學習理論的討論幾乎只限於可觀察的行為,較不能直接觀察的學習歷程,如概念形成、透過文章來學習、問題解決和思考,是難以直接觀察的,因此行為取向的學習心理學者較少加以研究。

~ 節錄自 '閱讀與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