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論文結構
0. 目次 (p.I~III)
1. 動機 (p.1~13)
2. 方法 (p.14~40)
3. 理解 (p.41~358)
4. 歸納 (p.359~382)
5. 演繹 (p.383~403) (以上三項為本論文最核心的部分)

6. 衍生 (p.404~413)    
7. 書目 (p.414~425)
8. 資料 (p.i~xliii)  

一、問題意識
1. 難懂的聖經 (p.1)
2. 人人都能 釋經 (exegesis) / 解經 (eisegesis → hermeneutics)  (p.3)
3. 族群文化影響認知、認知能力影響 釋經 / 解經 (p.12、19、383、388)    

二、研究目的
1. 建立系統性的 釋經 / 解經 方法 (p.402)
2. 客觀釋經 → 套用主觀經驗 → 主觀解經 → 主觀應用 (客觀先於主觀原則) (p.402)
3. 進階目的:釋經 / 解經教育的推廣 (p.404)

三、研究方法
1. 羅馬書 (p.20)
2. 認知理論 (p.14)
3. 系統神學 (p.17)
4. 三段論證 (p.26)
5. 釋經方法 (p.30) (認知解經十原則)
6. 翻譯方法 (p.33)
7. 釋經工具 (p.37)

四、實際解經操作 (釋經之文義產出除外,基於主觀認知而生各種解經效果呈現)
1. 經驗 以 羅 7:24 為例 (p.159)
2. 辯證 以 羅 8:14 為例 (p.170)
3. 史料 以 羅 15:26 為例 (p.326)

五、應用操作
1. 驗證本解經方法的偏差度 (p.359)
2. 驗證其他舊約經文未與羅馬書扞格 (p.382)
3. 三、2.~6. 的整合系統化思辨來比較 '喀爾文的預定論' (p.395~402)

六、當今解經書版本整理
1. 解經書版本蒐集表列整理 (主要文獻探討) (附錄一)
2. 相異版本翻譯的觀察例示 (附錄三)

七、研究成果與未來可能的進路
1. 成果:建立個人解經學方法 (exegesis + hermeneutics)、跳脫傳統的束縛 (p.404)
2. 未來進路一:從翻譯學角度檢討翻譯經文的空間 (p.405)
3. 未來進路二:羅馬書之於台灣族群對立問題 (p.406)
4. 未來進路三:羅馬書的 '攻克己身' 課目 (參考附錄二) 與佛學 '修煉' 思想的競合 (p.410)
5. 解經與教育方法的整合、方法複製系統化 (未來於博班學習之主要興趣)

八、感言
研究解經學的目的,便是尋找一個最經濟的方法,以明白神的真意與神對讀經者個人的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