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纇 = 類)
其中「大器晚成」的「晚成」真的是指時間上的晚嗎?還是 '晚' 字錯植?
首先提出異樣觀點的是清人呂種玉,他在《言鯖》中指出:「大器晚成,非也。道德原來乃大器無成,其義甚精。晚成之說,後人相沿襲耳。」意思是說「大器晚成」原本是「大器無成」,後代的世人以訛傳訛,就這樣一直錯誤下去了。這一觀點雖然得到了清代文學家杭世駿的贊同,但是近代學術界對此觀點仍是不屑一顧。
1972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帛書,其中有用古隸和今隸抄寫的兩種版本《老子》,學術界將古隸本稱為「《老子》甲本」,今隸本稱為「《老子》乙本」。專家發現,在乙本中寫作「大器免成」,雖然是「免」不是「無」,但這與清代學者考證出的「大器無成」在意思上是不謀而合的。雖然如此,早先中國多數學者依然堅持「大器晚成」,認為「免」即通「晚」,也有學者認為「免」通「勉」。但是查遍古今,是沒有這個通假用法的。
直到 1993 年,湖北荊門戰國楚墓中再次出土了一種比漢馬王堆墓更早版本的《老子》。這本書中,既非「大器晚成」,也非「大器免成」,而是寫作「大器曼成」。可見「大器晚成」持「通假」觀點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自此,現代學術界便逐漸接受「大器無成」這個說法,其中以中國語言學會理事董蓮池教授的觀點最有代表性:先秦「曼」的確有「無」意,「大器曼成」即「大器無成」在語言學上有根據。他認為,「大器曼成」與下一句「大音希聲」連在一起,應該這樣翻譯:大器之人看上去似無所成就,大的音響聽起來反而沒有聲。
所以,現今通說認為,在馬王堆漢墓、戰國楚暮出土的《老子》古書中,這句話分別記載的是「大器免成」和「大器曼成」(「曼」字,在先秦時代是「無」的意思)。所以,老子原話應是「大器免成」。意思是,有大才華的人,看上去似乎無所成就。整句話「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翻譯過來是:
最方正的反而沒有稜角,有大才的人看上去似乎無所成就。最美的音響聽起來反而沒有聲,最美的形象反而看不見行跡。應最靠近老子原意。
但其實我也很喜歡 '大器晚成' 這美麗的錯誤,因為這話不知勉勵了多少人啊~ :) 我來猜這誤會是怎麼來著的:可能有人把 '曼' 這個字假通成 '慢'、或其誤鈔,慢則晚也;還有一個可能上面已提過了,就是:免字疑通 '晚'、'勉' 等字。但不管怎解,我認為皆可通,惟 '曼'、'免' 之義則更精也,這不就是 '無冕王' 之真義了嗎?哈哈
~ 改作自 網址:https://kknews.cc/news/59vmzrk.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