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宗教學基本概念整理:

107
Talmud 塔木德
《塔木德》(為教導或學習之意)是猶太教中認為地位僅次於《塔納赫》的宗教文獻。源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間,記錄了猶太教的律法、條例和傳統。《塔木德》全書約40卷,分為6部:一為農事、二為節日、三為婦女、四為損害、五為神聖之事、六為潔凈與不潔,共250萬字,以希伯來文寫就。是一部注解《聖經》律法的經典,也是文學作品。對流離失所的猶太人來說,《聖經》和《塔木德》強烈地維繫住猶太意識。
 
2. Rites of Passage 通過儀式
法國人類學家范傑納(A. Van Gennep)指出,社會中宣示並強調個人社會身分轉換時所採取的儀式稱為「通過儀式」;他認為生命是一連串的過渡,而這些重要的生命過渡時刻,會用「通過儀式」的概念達成,傳統社會的通過儀式歷程通常包含三個階段:隔離(separation)、過渡(transition)與整合 (incorporation),如喪禮會強調「隔離」、婚禮會凸顯「整合」、成年禮則著重「過渡」。
 
3. Totemism 圖騰主義;圖騰信仰;圖騰崇拜
圖騰信仰源自原始社會的初民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事物,跟其氏族有血緣關係或某種淵源, 因而在其服飾或建築或儀式上繪其圖形,成為一種信仰。圖騰」一詞源字北美印第安人的奧季布 瓦語 Totem,意思是「他的親族」。被一個氏族稱作圖騰的物(多為動物,如 熊、狼、鹿、鷹 )就是此氏族的標誌,並對氏族有庇佑和保護的作用,作為圖騰的動物或植物成為全氏族的忌物,一律禁殺禁食,並且對它舉行崇拜、祭祀的儀式,以促進此一圖騰的繁衍。
 
4. Five Skandhas 五蘊
五蘊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身體,並及外在的物質世界;「受、想、行、識」是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是精神。「色蘊」即五根、五境和無表色。「受蘊」是內心的感受、感覺。「想蘊」是內心對六根所接觸、所感受到的外境,加以執取、思惟,產生各種印象,可能生愛、可能起瞋 ........。「行蘊」接著「想蘊」而產生。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這種種內心的造作,叫做「行蘊」。「識蘊」就是內心的知覺。它有瞭解和分別的功用,透過「識蘊」而知道色、受、想、行蘊的作用。  
 
5. Orientalism 東方主義
美國知名學者薩伊德(Edward Said)所謂的「東方主義」是指一套由西方人所建構的關於東方的認知與話語系統。他將傅柯關於話語與權力的理論用於分析西方自殖民時代以來關於東方的知識,指出在東方主義這套話語系統中,東方被置於西方文化的權力話語之下,也就是說,東方在「東方主義」的話語-權力網絡中被「他者 」化了,成為被批判、被研究、被描寫的對象。這種話語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一整套的二元對立模式:東方主義視野中的東方總是那落後原始、荒誕無稽、神秘奇詭,而西方則是理性、進步、科學、文明的象徵,而這個被建構的「東方」不可能是真正的東方。
 
6. Vedanta 吠檀多
吠檀多,其意為吠陀之終,原指奧義書,乃解說吠陀之奧義,以闡述其終極意義為旨,後漸次廣解其義,而為研究祖述奧義書教理之總稱,其後發展為一派之名稱,倡導梵之最高實在。本派以梵經為根本聖典,發揚奧義書中之梵、我思想。其說以「梵」為純精神性之最高我,亦為宇宙生成之根元,萬物皆由其轉變幻現;此派之根本精神乃在發揮奧義書中之梵我思想,故大抵而言,屬正統婆羅門思想。
 
7. Jihad 聖戰
聖戰的阿拉伯語是جهاد,字面的意思是「鬥爭、爭鬥、奮鬥、努力」而不是「神聖的戰爭」(Holy war)。根據多數伊斯蘭教學者的意見,聖戰可以分為三個層次:a. 最高一層(inner Jihad 或 greater jihad):內心的聖戰或偉大的聖戰。這是要求信徒對於教條絕對的信仰並秉除外界對教條質疑的戰爭,進一步包括從靈魂中清除多數欲望並進行高品格的修行,例如去除物慾、清淨無我、無我無執。b. 次一層(jihad of the pen or tongue):筆或舌的聖戰。這是針對邪惡或錯誤的信念和行動而發動言論或言語的聖戰。最底層的聖戰(jihad of the sword):劍的聖戰。是利用暴力甚至武力,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為自我防衛而進行的聖戰。
 
8. Eschatology 末世論
末世論一詞出自基督教路德教派中信義會的神學家卡洛夫(A.Calov),他在〔神聖的末世論〕一書中談論死亡、復活、審判及世界的完成。康德(Imm. Kant)認為末世論是對基督信仰三大問題之一的「我們可以希望什麼?」所做的方法性、系統性的答覆。末世論可分為學術及內容兩個層面,學術面是在討論末世論在研究工作上的特色、歷史、變化等等;內容面則包括所有末世事件,如死亡、審判、基督來臨、天堂、地獄等。
 
9.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NRMs) 新興宗教運動或新宗教運動
二次戰後的宗教運動被稱為 「新」宗教運動,而之所以稱為「運動」( movement),一方面因為這類團體多半尚在發展中,尚未建制化、制度化,並且多是對既有宗教生態的挑戰或改變,所以稱為「宗教運動」。從社會學角度看,新興宗教運動是社會變遷的產物,新興宗教或 是宗教運動通常發生在社會變遷較為劇烈的時刻;從組織面來看,新興宗教一部份是原有宗教不斷分裂出來的結 果,這個現象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教派分裂現象」(schism)。部分學者(如 Bryan Wilson)主張,新興宗教運動其實正是整個社會趨向世俗化的證據,因為新興宗教運動其實比較像是一種消費行為,人們就像是在宗教的超級市場裡各取所需,少有人在意宗教裡的真理宣稱。
 
10. Charisma 卡里斯瑪;天賜恩寵;魅力
來自早期基督教,原意為「神聖的天賦」,後用來表示某種人格特質,而某些人因具有這類特質而被認為超凡,引申為具有非凡魅力和能力的領袖。這種領袖所建立組織,其凝聚力來自於領袖個人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卓越能力及其所傳播的信念。馬克斯·韋伯在對權威進行分類時將其稱為卡里斯馬式權威;有很多組織學或行政學教材亦將這種權威類型稱為魅力型權威。
 
105
1. 羅摩衍那(Ramayana)
《羅摩衍那》意思為「羅摩的歷險經歷」,本書與另一部史詩《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礎,對印度文學、宗教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作者是詩人蟻垤,或譯跋彌(Valmiki)。內容主要講述拘薩羅國王子羅摩和他妻子悉多的故事。印度傳統認為羅摩是毗濕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準,神曾經答應蟻垤,只要山海還存在,人們就仍然需要閱讀羅摩衍那。
 
2. 西乃山之約(Sinaitic Covenant)
神呼召摩西到西乃山,賜給他十誡。藉著十誡,神與以色列百姓所立的約, 稱為「西乃山之約」。在西乃山立約的時代是屬於律法時代。神賜給以色列百姓十誡時,也賜給他們有關日常生活上的法則, 此律法是以色列百姓解決各種問題的標準。西乃山之約不同於神和亞伯拉罕、或大衛所立的約,是有條件的約,即你若聽從神的誠命,神的祝福就會臨到你身上。神藉此西乃山之約應許以色列百姓,若他們聽從神的話語,他必引領他們安然經過曠野並進入迦南美地, 並且應許若他們聽從神,他必祝福他們所有一切都豐盛。因此,有條件的祝福, 我們就稱為律法之約。
 
3. 阿羅漢(Arahat)
阿羅漢,又譯阿羅訶,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爲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四念處、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聖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空、無常、苦、無我,進而斷盡我見、我執、三界貪愛、無明及其它所有煩惱,於當世捨壽時願意不再受後有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
 
4. 加爾文(John Calvin)
加爾文是宗教改革時代神學家,新教的重要派別──改革宗(或稱歸正宗、加爾文派)的創始人。早年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後成為改教派的重要力量。加爾文相信聖經所有的教訓,均具有一種基本的整體性(unity),神學家必須要努力發現它的整體性,按著教義的先後次序來組織,然後用最清晰的方法表達出來。因此身為神學家,他有責任處理聖經每一部分的真理。他指出 神把聖經賜下,不僅是要把真理及教義傳給我們而已;聖經見證的,乃是活的道,而神學家的責任,就是幫助人認識這道,並倚藉這道來生活。加爾文認為,每一個神學家打開聖經的時候,要藉著聖經與神相交,要面對主自己;神學家在闡釋神學時,也要把握原來的事件,使人能與神相遇。加爾文對讀聖經的要求相當嚴格,他要人以禱告的心來讀,才可更透徹地明白聖經,與神的關係亦會更深。
 
5. 彌賽亞(Messiah)
「彌賽亞」源自於希伯來文מָשִׁיחַ(moshiahch),與希臘語詞基督(christos)同義,直譯為受膏者,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 受膏是一種宗教儀式, 在舊約「受膏者」有三種人 ,一是先知,二是君王,三是祭司。 耶穌基督的身分,包括這三種身份。 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耶穌是神的兒子,不只和人說話,還成為肉身,跟人們一起生活。 君王,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城,成為和平之王。 祭司,耶穌不但擔任獻祭的祭司,親自為我們的罪獻上贖罪祭,還同時成為挽回祭的祭物,在十字架上受死。 舊約聖經記載,先知受聖靈感動,預言彌賽亞將降臨。彌賽亞將拯救神的百姓,建立上帝的國。 
 
6. 三洞四輔
道教書籍的分類法。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系承襲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題名。道教認為,「三洞經符,道之綱紀,太虛之玄宗,上聖之首經」,故三洞為道經中最重要的三個部類。四輔為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總稱,是對三洞的解說和補充。據《道教義樞》及《雲笈七籤》的記載,太玄為洞真經之輔;太平為洞玄經之輔;太清為洞神經之輔;正一部通貫三洞和三太(即太清、太玄、太平),遍陳三乘,為以上六部之補充。
 
7. 希臘教父(Greek Fathers)

教父,又譯為天主教早期教父(Early Church Fathers),是天主教會(基督教)早期宗教作家及宣教師的統稱。他們的著作被認定具備權威,可以作為教會的教義指引與先例。他們包括許多著名的教會神學家、主教和護教士,但是不一定是教會認定的聖人,有些教父甚至被教會判定為「異端」。
早期基督教會以此頭銜來稱呼教會長老。研究教父們著作的學問,也因此被稱為教父學(patristics)。這些教父生活的年代,約介於新約時代末期,或使徒時代(Apostolic Age,約公元1世紀)末期,一直到451年的迦克墩公會議,或8世紀的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之間。
他們共同的主要特徵有:
年代古遠(Antiquitas Ecclesiae)
正統教義(Doctrina Orthodoxa)
聖潔生活(Sanctitas Vitae)
教會嘉許(Approbatio Ecclesiae)

教父們的著作大都對後世基督教教義和神學有很深遠的影響,是研究基督教歷史和神學思想史的重要依據。尤其在傳統的基督教中,教父們的著作是教會信仰的基石。但隨著教父生存的時代、文化和社會不同,對《聖經》和神學上的思想也隨之不同,因此其主張與現代的基督教教義仍有不能協調之處。教父們的著作在基督教教義和神學體系的發展中是歷史的重要階段。教父們為了使基督教信仰更具吸引力和知識更充實,便開始將《聖經》教訓與古希臘哲學融合。在早期基督教(公元2-5世紀)時期的教父思想,由於是根據《聖經》和利用新柏拉圖主義建立的,一般稱為「教父哲學」。教父的神學思想在「聖經神學」與「經院神學」之間,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於這個原因,此階段的神學思想一般稱為「教父神學」。
在早期教會,使徒以後以初代至二代的教會作家們被稱為使徒教父。以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即公元325年)為界,分別稱為「尼西亞前教父」和「尼西亞後教父」。用拉丁文寫作的教父被稱為「拉丁教父」,特土良被推崇為第一位拉丁教父,其他著名代表,還有居普良、奧古斯丁等人。而使用希臘文的被稱為「希臘教父」。著名的代表有克萊孟一世、俄利根等。

8 信仰圈
信仰圈為某一區域範圍內,以某一神明及其分身之信仰為中心,信徒志願組成的宗教組織。任何一個地域性的民間之宗教組織符合此定義,即以一神為中心,成員資格為志願性, 且成員分布範圍超過該神的地方轄區,則謂其為信仰圈。信仰圈與祭祀圈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是信徒膜拜相同的神祇、類似的宗教儀式所構成的區域;後者則是指針對「特定地點」 (如廟宇或私家供奉的神祇),具有相同的祭祀行為所構成的區域。
 
9. 朝功(hajj)、五功、天命五功論
所謂的五功(Pillars)包含:1.唸功(Shahada) 2.拜功(Salat) 3.課功(Sakat) 4.齋功(Saum) 5.朝功(Hajj)

 
10. 商羯羅(Shankara)
商羯羅有二義:(一) 梵語 śajkara。又作賞迦羅。意譯骨鏁。乃古代印度外道祭祀所供之骨鏁。此外,亦指商羯羅天,即為骨鏁天,乃大自在天之別名。據傳,大自在天曾至人間化導,歸天之後,信眾顧戀,遂造立其苦行饑羸、骨節相連成鏁(鎖)之像,於祭祀時供奉之。〔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參閱「骨鏁天」4353)(二) 梵名 Śavkara。又稱商羯羅阿闍梨(梵 Śavkarācārya)、商卡拉。印度吠檀多派哲學家,婆羅門教改革家。生於南印度之摩拉巴爾,生卒年約於七○○至七五○年間,或謂七八○至八二○年間。曾遍遊印度,成立教團,進行傳教活動。直接承襲吠陀之冥思方式與奧義書「萬物一體」之理論,又吸收大乘佛教思想及耆那教部分教義,而改革婆羅門教為印度教,對佛教、耆那教造成極大之衝擊;更為印度思想界注入了新血,至今仍為印度思潮之主流。其所建立絕對一元論(或純粹不二論)之體系,認為現實世界皆為幻相(梵 māyā)而非真實,唯有個人之精神(我),和宇宙之最高原則(梵),方為同一不二之真實存在。商羯羅之主要論點為:(一)梵論,商羯羅以為「梵」雖是真實而唯一者,但由於各人智慧不同,所體現之梵亦有上梵、下梵之分。(1)上梵,乃表現於「上智」之梵,為一絕對而實存之精神,其特性為:無德、無形、無差別、無屬性。(2)下梵,乃表現於無明「下智」之梵,其特性為:有德、有意志、人格性,此時有無數的有情存在。(二)世界觀,採取兩種看法,即:(1)從真諦門看,世界乃幻化迷妄之產物,亦即心識動,生萬物;心識不動,一切皆空。(2)從俗諦門看,世界之最初,唯有「梵」存在,其時,梵雖具有無量之種子力,然仍未發展為「名色」,此一冥然狀態稱為「非變異」;持續一段時期後,梵以自身之意志,發揮其種子力,將非變異世界變成紛華之現實世界,稱為「已變異」。再經一段時期,梵又收回此「已變異」狀態而回復「未變異」之世界,如是不斷反覆交替,乃為商羯羅之「下梵世界觀」。(三)有情觀,自上智立場觀之,並無有情之存在,僅有一唯一常住之「最上我」(梵 Haramātman);然自下智之立場觀之,由於下梵所具有之「人格性」,遂有下梵之世界出現,並因而產生無數有情,稱為「個人我」(梵 jivātman)。此等有情由於無明之故,乃附上五風、十一根、肉體等性質,猶如水中之月,映現出千差萬別之現象。(四)解脫觀:(1)從第一義諦而言,上智者具有常住、光明之真我,故不須經由修行證悟,此乃真實之「觀脫」(即無身解脫,梵 videha mukti),即可達於梵界。(2)從下梵之信仰而言,下智者則須修寂靜、節制、離欲、祭祀、苦行等,並於身滅之後,由天道而入於梵界。著有梵經(梵 Brahma-sūtra)注、薄伽梵歌(梵 Bhagavad-gītā)注、我之覺知(梵Ātma-bodha)、問答鬘(梵 Upadeśa-sāhasrī)、五分法等。 p4409~ 佛光大辭典
 
104
1. 正念療法(Mindfulness)
正念療法被歸類在第三波認知行為療法。正念指的是一種專注於當下,全然開放的自我覺察,不需要帶有自我批判的心態,改以好奇心和接納,迎接內心和腦海的每個念頭,也就是強調正視當下和覺察。正念療法是由麻薩諸塞大學的榮譽教授卡巴金( Jon Kabat-Zinn)於1970年代提出的心理治療方法。正念療法七大要素如下:a. 初心:保持好奇心,面對每一次事物都當作是第一次。b. 接納:實際體察自己或是外在,對於面對事物的身心現象,接納思緒或是環境的本來樣貌。c. 不評斷:盡可能採取不偏不倚的觀察態度,對於現在不要急著做出好壞、對錯的論斷。d. 自我慈悲:接納自己並珍惜自己,接受原原本本的模樣,在當中發展出信任自己、相信自己,並且不要對於身心做自我傷害、人格批判。e. 平等心:對身心所有的經驗,都以歡迎和溫柔的方式面對,讓注意力可以平均於身體的內外、自由自在的改變。f. 不刻意努力:當念頭或思緒產生時,就讓身心停留在當下的狀態,不需要壓抑或是逃避,在正念當中也不強求達成任何預設目標,或者希望在正念當中改變或得到什麼。g. 順其自然:平靜地看著事物的本來面貌,接受他們的存在和發展,也順應事物的變化或節奏,在這當中觀察不斷變化的過程,而身心不需要妄加施予壓力。
 
2. 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
基要主義是二十世紀初年興起於美國基督新教中而由各教派共同組成的運動。基要主義可以說是對俗化主義及對滲透到修院及大學的自由主義神學的反彈。基要主義的五點信仰金律:聖經的不誤性,基督的神性,童貞產子,基督的替代救贖,以及祂肉身的復活和將來的光榮來臨。1920年左右,「基要主義者」一詞開始被廣泛應用,指稱那些為了基本信條而作戰不懈的人。在當時,這名號被視為榮譽的標記。但在1920年代以後,基要主義漸漸走下坡;較「高級」的份子開始躲避「基要主義者」的帽子;他們另尋其他門徑來確保自身的保守立場,如加入世界福音派團契(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等機構。
 
3. 神聖空間
宗教學上的「神聖空間」是指神煞曾經或即將介入的方向或境域,具有獨特神聖性,並經常被認為與人類的禍福相關連者。例如:某些宗教或宗派所宣稱的聖地就是;此外,風水之說也是此類思維下的產物。此外,像中國道家修煉之地稱為洞天福地,亦即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也是神聖空間的指稱。 相對而言,也有所謂 '神聖時間'亦即會凸顯某段時間在宗教方面的神聖性者,在宗教學上稱之為神聖時間。例如被視為陽神的神祇,其儀式舉行時間就必須選擇陽時(子時~巳時 );被視為陰神的神祇, 其儀式舉行時間就必須選擇陰時(午時~亥時)。  其它類型的神聖時間則有「宇宙週期」、「幸運與不幸運的時間」等。其中「宇宙週期」是因日月星辰之週期變化,因而有些人認為這種「週期性」具有神聖力量;例如在許多地區,將週期往返的彗星的來臨時期,視為不祥時間!  此外,如中國歷代王朝負責觀測星象的天文官員,其主要任務就是藉觀察日月星辰的週期變化之正常與否,從而預測時事吉凶及王室興衰。至於「幸運與不幸運的時間」,則是將日常時間區分為幸運時段,和不幸運的時段,具體例子就是民間所使用的農民曆。
 
4. 宗教市場
自20 世紀下半葉以來,宗教研究領域以史塔克(Rodney Stark) 為代表學者,借助調查和統計資料,經由量化分析 與論證,提出了被稱為「宗教市場論」的宗教研究「新典範」,挑戰了以世俗化理論為代表的宗教研究舊典範。宗教市場是由一個社會中的所有宗教活動所構成,包括一 個現在的和潛在的信徒「市場」,一個或多個尋求吸引或維持信徒的組織, 以及這(些)組織所提供的宗教文化。宗教市場論的背後思想基礎最早可溯及亞當·斯密(Adam Smith),其以為宗教活 動和其他人類活動一樣是「理性的」,因而可以用世俗方法來進行分析。Stark 將宗教的核心定 義為超自然的假定,包括超自然性質以及終極意義的說明,因此,宗教需求是指涉及人類與超自然的交換關係,致使這種認為宗教亦是理性的概念可以逐步統一在 「理性選擇」理論之中。這種如交易的宗教選擇運作方式使宗教組織機構的運作分析,可以同樣循一般的市場法則,此一理論縱然有許多批評,但仍是當前重 要的理論之一。
 
5. 天房
克爾白或稱卡巴天房、天房等(阿拉伯語:الكعبة,羅馬化:al-Kaʿbah),是一座立方體的建築物,意即「立方體」,位於伊斯蘭教聖城麥加的禁寺內。相傳是第一個人類阿丹(亞當)興建的,並由易卜拉欣(亞伯拉罕)和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父子共同修建的。伊斯蘭傳統認為克爾白是天堂的建築「天使崇拜真主之處」(阿拉伯語:البيت المعمور,羅馬化:al-Baytu l-Maˤmur)在地上的翻版,而克爾白的位置就直接在彼天堂建築之下。《古蘭經》記載:「為世人而創設的最古的清真寺,確是在麥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嚮導。」[1]
克爾白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聖地,所有信徒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必須面對它的方向祈禱,而且伊斯蘭教的五功包括了朝覲,也就是到麥加去朝拜。
 
6. 刈香
a.進香:下屬對長官或分靈對本廟,報告一年的工作進度及完成的績效。
b.會香:平級之友宮互相交流之交誼如人們之新年期間到朋友處走走。
c.巡香:上屬對下屬之業務視察。
d.刈香:下屬到總廟去求取兵將謂之,須備淨爐,香擔且回程中間不能停留,回到廟內須有特殊之儀式。
e.繞境:指神明對轄境之區域進行繞境清理及巡視。
f.出巡:負代天巡狩之神明,按旨令出去巡視。
 
7. 存思
存思,又稱存想、存神,簡稱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瞑思其形。唐司馬承禎《天隱子》曰:“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就是說存思自己身上的神。道教認爲神無所不在,無所不存,身內身外皆有神,如果能存思這些神,神就會安置其身,達到長生久視的目的。如《雲笈七籤》卷四十三《存思》曰:“爲學之基,以存思爲首。常行之智靜神凝,除欲中靜,如玉山內明,得斯時理,久視長生也。”道教的存思法主要有二十四真法、二十四神行事訣、九室存思法、七童臥鬥法等。
 
103
 
1. 業(karma)
業為佛教術語,指由思想驅動的行為,這些行為在未來會形成結果,也就是業報或果報,業與報之間有天然的因果法則。業與果報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之一,業通常被認為是決定了輪迴的主要因素。業,是很多古印度宗教共有的概念,但各教派對其解釋不一。佛教認為,一切眾生輪迴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其自身的業。惡業導致眾生投生地獄等惡趣,而善業導致投生於天道等善趣,善、惡業造就投生五趣之異熟果。造業受報是普遍三界時空之法則,無可避免。業是行為,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行為;業果,是此行為相應的結果。佛教認為業與業果之間有因果關係,但並不是宿命論[22],而是用緣起,尤其是十二因緣來加以解釋。時分緣起和分位緣起中,行是過去業。如同從一種種子會得到此一種果實,善、惡之業,得相應的善、惡果報。
 
2.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馬丁·路德(德語: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1]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聖座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良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聖座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這無疑是挑戰教宗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3]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3.《聖訓》(Hadith)
聖訓(阿拉伯語:الحديث,轉寫:al-ḥadīth或aḥadīth(複數)),意為「敘述」,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後人所編。聖訓形成於8至9世紀,其主要內容是先知對教義、律例、制度、禮儀及日常生活各種問題的意見主張。也包括他的行為準則和道德風範。聖門弟子談論宗教、經訓和實踐教理等的言行,凡經他認可和讚許的也被列為聖訓的範圍,但有的屬於偽托。伊斯蘭傳統的教法學派皆認為聖訓是用來落實遜奈(或譯聖行,即穆罕默德的言行)的重要工具。聖訓是伊斯蘭教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
 
4. 麥克斯・韋伯(Max Weber)
馬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爾·韋伯(德語:Maximilian Emil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小名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是德國的哲學家、法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他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韋伯最初在柏林洪堡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陸續於佛萊堡大學、海德堡大學、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等知名學府任教。他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並且參與了威瑪共和國憲法(即威瑪憲法)的起草設計。韋伯的主要著作圍繞於社會學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領域上,但他也對經濟學領域作出極大的貢獻。他的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韋伯在這本書中主張,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並且強調新教倫理在資本主義、官僚制度、和法律權威的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近代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指出韋伯並未提出足夠的證據實例證明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發展有關,許多不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經濟發展一樣很出色。韋伯並將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對於西方現代政治學的發展影響極大。他在各種學術上的重要貢獻通常被通稱為「韋伯命題」。
 
5. 善書
善書的定義,是指被現代宗教學者稱為民間信仰的產物,即是流傳民間勸人為善的書籍。內容兼有儒家的倫理道德,道教的祖、神、天、仙及修養,佛教的因果報應,包括了勸善、養生、勵志等的文字。採用儒家的《孝經》,道教的《太上感應篇》,佛教的《心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金剛經》、《六祖壇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另有常見的《了凡四訓》、《玉曆寶鈔》,乃是釋道雜糅的善書,但其主要來源,是藉口神仙頒授、佛祖密傳的信仰,以沙盤或借竅等方式,從扶鸞、乩童等靈媒處傳出的筆錄。由於當作善書流傳的,必須通俗、易懂、簡短,易為民間大眾所接受,始能投合儒釋道三教同源合流的民間信仰。又由於若干種佛經,也被當作善書流傳,在沙盤或借竅等靈媒傳出的筆錄中,也常見到儒釋道三教的常用語彙,因此一般人也將所有佛書視為善書。實則儒釋道三家的其他重要典籍,很少被當作善書來印贈的。
 
6. 具足戒
具足戒(梵語:उपसंपदा,轉寫:Upasampadā),指佛教信眾在出家加入僧團成為出家眾後,成為比丘或比丘尼時所應接受與遵行的戒律,也就是指波羅提木叉。發誓遵守波羅提木叉,是成為僧團成員的先決條件。一般的在家居士,可以依照自己的環境與自我期待,選擇遵守或不遵守某些戒律;但是成為出家眾,就必須要遵守完整的波羅提木叉,故稱為「具足」。接受具足戒之後,正式成為僧團成員,才能被稱為比丘或比丘尼。
 
101
1. 三一教
三一教,又名夏教,是明朝林兆恩所成立的一個宗教教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僅在福建省莆田市被承認為合法宗教。三一教,以「道釋歸儒,儒歸孔子」為教旨。倡導儒釋道三教合一,其宗教思想深受王陽明的心學影響。
 
2. 錫安建國運動(Zionism)
又稱「猶太復國主義」,是猶太人發起的一種民族主義政治運動和猶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認同於以色列地帶重建「猶太家園」的行為,也是建基於猶太人在宗教思想與傳統上對以色列土地之聯繫的一種意識形態。錫安建國運動的政治目的是建立一個猶太國家,以建立一個猶太人可以成為主要民族的國家,而不是像他們僑居各國家中作為少數民族一樣。近代錫安主義思想之父西奧多·赫茨爾認為反猶主義是所有社會的永恆特徵,在這樣的社會中,猶太人作為少數民族而存在,只有離開這樣的社會才能使猶太人擺脫永遠的迫害。錫安主義思想的主要方面在《以色列獨立宣言》中有所體現:“ 猶太民族是在以色列地形成的。在這片土地上,猶太民族的精神、宗教和民族特性得到了塑造;在這片土地上,猶太民族曾過著自由而獨立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猶太民族創造了一種具有民族和世界意義的文化,並把永恆的《聖經》奉獻給了世界。在被暴力驅逐出以色列故土後,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對故土忠心耿耿,始終不渝地希望返回故土,在那裡重新獲得政治自由,從沒有為此停止過祈禱。基於這一歷史和傳統聯繫,世世代代的猶太人為加強他們與古老家園的聯繫一直奮鬥不息。在最近的幾代人中,他們大批地返回以色列故土。
 
3. 阿育王
阿育王(अशोक,Aśoka,音譯阿輸迦,意譯無憂,故又稱無憂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頻頭娑羅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後世稱為佛教護法。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阿育王為了推廣佛教,並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諭,稱為「法敕」。法敕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為人誠實等,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在敕令中阿育王通常自稱為「天親仁顏大王」。阿育王作為佛教徒大力宣揚佛法。他禁止無益的殺生,為平民建立醫院,為旅客建立休息的場所,對貧民施捨,並且親自朝拜佛陀的聖跡,建立了許多佛塔。據傳說,阿育王在位期間 ,共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在他即位第17年,在華氏城由帝須長老舉行第三次佛教結集,使佛教成為了印度全國性的宗教。
 
4. 禮儀之爭
「論天主之名」和「祭祖敬孔」,是「中國禮儀之爭」的主題。這兩項爭論,是天主教教義和中國文化接觸後所引發的。在華修會間的神學意見不同和採用傳教路線的分歧、國際間利益的矛盾、傳信部和護教權的爭執、教權和政權之間的誤解和衝突,是造成「中國禮儀之爭」的主因。「中國禮儀之爭」持續了百年。康熙年間,教廷和清廷的兩次通使,都是為處理「中國禮儀之爭」的問題。兩次通使,都沒有成功。最後導致康熙和教廷的衝突,成為禁約、禁教和百年「教難」的導火線。
 
5.「論天主之名」和「祭祖敬孔」之爭,促成歐洲探究中國文化的熱潮。十七、十八兩世紀就有二百六十二部專著出版,推動了漢學的西傳!復次,教廷禁止「祭祖敬孔」,使教外的國人,誤認:教友是「非我族類」和「忘本」的「洋教」信徒。失掉天主教在華傳播福音的良好開始。此外,「中國禮儀之爭」導致禁約、禁教和教難,以及西洋教士的離華,連帶地致使西學「東漸」的終止,使中國三百年前,失去科學化的良機。最後,禮儀之爭促使宋明理學「西傳」,對於歐洲某些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提供某些「反神學」、「反耶穌會」的錯誤理論基礎,成為「唯理」主義和「啟明」運動的一個成因!
 
100
1. 伊斯蘭社群(umma)
伊斯蘭社群泛指伊斯蘭世界,原意指的是「一群人」,或是同一宗教信仰的群體。但隨著回教的擴張與政治結構的複雜化,西元七世紀中葉後的「伊斯蘭社群」觀,帶有國家的意涵,或泛指整個伊斯蘭世界。西元十世紀以降,整個伊斯蘭世界雖地方政權林立,實際上並無政治疆域的分野,穆斯林行走於各政權領域之間,不需要通行許可或簽證。也由於「伊斯蘭社群」觀地存在,與伊斯蘭世界敵對的區域皆被視為戰爭境域,「伊斯蘭社群」的每一個回教徒都身負捍衛信仰、領土的義務,對抗從戰爭境域來的武力入侵,因而衍生出「政治聖戰觀」。隨著歐洲殖民勢力強至於伊斯蘭世界的民族主義,造成伊斯蘭社群紛紛建立民族國家,整個伊斯蘭社群因而分裂成現代的國家個體,雖然政治上的伊斯蘭社群已不復存在,但文化宗教的社群意識卻依然普及,如世界伊斯蘭聯盟(World Muslim League)的成立即提倡伊斯蘭世界的單一性,企圖重建回教徒的社群意識。
 
2. 客巴拉(Qabbalah / Kabbalah)
客巴拉(Kabbalah;he:קַבָּלָה,字面意思是「接受/傳承」 )是與猶太哲學觀點有關的思想,用來解釋永恆的造物主與有限的宇宙之間的關係。雖然它被許多教派所引用,但它本身並未形成宗派,而僅僅是傳統猶太教典之內的類別的經典。猶太教中稱傳統的客巴拉主義者為「Mekubal」(希伯來語:מְקוּבָל)。與猶太教哲學形成猶太教神學的兩大面向。客巴拉旨在界定宇宙和人類的本質、存在目的的本質,以及其他各種本體論問題。它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理解這些概念和精神,從而達到精神上的實現。
 
3. 阿奎那(Thomas Aquinas)
阿奎那是歐洲中世紀經院派哲學家和神學家。他是自然神學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湯瑪斯主義的創立者,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天主教會認為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將其評為36位教會聖師之一,也被稱作神學界之王、天使博士(天使聖師)或全能博士。阿奎那的《神學大全》被教會視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第十九屆大公會議上它還被與聖經和教諭(Decretal)並列。他在神學思想發展上的重要性只有聖奧古斯丁能夠相提並論。良十三世在1879年8月4日的教宗通諭裡還指出阿奎那的神學是構成天主教思想的關鍵著作,也因此他下令將阿奎那的著作立為天主教會的思想基礎,所有的天主教學院和大學都必須教導阿奎那的理論,並且還建議教師們在談及那些阿奎那沒有明白闡述到的議題時,應該要「遵從阿奎那的思考方式,教導正確的結論」。
 
4. 西谷啟治
西谷啟治在 1961 年所出版的《宗教是什麼》,被譽為戰後日本京􏰀學派最高的代表作,主要面對的是虛無主義、近代自然科 學的世界觀以及基督宗教的人格神等問題,企圖以佛教空的哲學 來超越虛無主義,從根源的主體性來解決有關人、自然、神三者 的分裂與矛盾,達到對近代的超克。
內在於京􏰀學派的發展脈絡,西谷哲學乃是繼承西田幾多郎 絕對無的哲學與田邊元的種的論理,並進一步往前發展的,前者 從自己與超越的次元的直接的、垂直的關係出發,開顯絕對無的 場所;後者則是以社會、國家、罪意識、懺悔作為絕對的媒介, 從這些學問、知識等世俗的、水平的次元,經過不斷的粹鍊,最 後才契入到宗教的絕對無。西谷的立場不外是交錯地運用這兩種開顯實在的垂直與水平之道,所展現出來的空的哲學。本文即是從西田哲學的純粹直觀、 絕對無的場所之所以產生的脈絡出發,來探索西谷哲學產生的原 點;接著闡述田邊元如何批評西田哲學,而進一步提出種的論理和懺悔道的哲學。最後分析西谷如何突顯空的場所和意識的場 所、虛無的場所之間的差異,由此來看內在於京􏰀學派的哲學, 西谷如何將「理事無礙法界」的哲學思惟,進一步推到「事事無 礙法界」的境界。
 
5. 穆革爾帝國(Mughal Empire)
穆革爾帝國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的阿富汗等地。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但是統治者是信奉伊斯蘭教、有察合台汗國貴族血統、波斯化的蒙古人。[2]蒙兀兒帝國的統治者屬於帖木兒王朝的後代。帝國政府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而基層則是印度各種姓普羅大眾組成,主要信仰婆羅門教,使用梵語,印地語,泰米爾語等數佰種印度語言。政權在第二代胡馬雍時期曾一度衰落,後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時期進入全盛時期。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奧朗則布統治時期是蒙兀兒帝國的全盛時期,帝國的疆域經過逐步的擴張而達頂峰,經濟繁榮。奧朗則布去世後,蒙兀兒帝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江河日下,並馬拉塔帝國崛起,續漸被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所掌控。1857年,印度土兵叛亂爆發,英國平定叛亂後,隔年流放沒有實權的蒙兀兒帝國皇帝,直接統治印度。
 
99
1. Animism(泛靈論)
泛靈論(英語:Animism),又稱萬物有靈論,是一種認為天地萬物──動物、植物、環境、天氣,乃至言詞、畫像、建築或其他人工產物──都是有靈魂、能夠思考和獲取經驗的主體,並且能夠操縱或影響其他自然現象乃至人類社會的世界觀。它亦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信仰系統,在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中都能找到其蹤影。
 
2. 泛神論(英語:Pantheism)是一種將大自然與神等同起來,以強調大自然的至高無上的哲學觀點。認為神就存在於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並沒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這種觀點自十六世紀開始盛行,並持續至今,代表人物有布魯諾、斯賓諾莎、約翰·托蘭德等。
布魯諾把宇宙、自然界與神等同起來,認為自然界的物質是永恆存在的,而且自身在運動變化之中。而斯賓諾莎則用「神」和「自然」兩個術語表達同一概念,即表示作為萬物存在的原因的最高實體。
 
3. 多神論或多神教(來自希臘語:πολυθεϊσμός,英語:polytheism),相對於一神論或一神教而言,指崇拜或信仰許多(複數)神的信仰體系或者宗教教條。典型代表為印度教、古希臘宗教和古埃及宗教。現存主要宗教中,中國民間信仰、道教、日本神道教、非洲伏都教和新興威卡教都被認為是多神論的宗教。跟一神論不同,多神論是描述某種信仰體系的內容特徵,即該信仰體系中有多於一個的神;而一神論則是對某一宗教信仰的教條特徵的描述,即要求信仰唯一真神、並視為宗教義務。
 
4. Neo-Platonism(新柏拉圖主義)
新柏拉圖主義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的普羅提諾發展出的哲學派別,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再加上斯多葛學派、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在《新約聖經》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性,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體世界處於最低層級。
 
5. Diaspora(猶太人大流亡、離散、流散)
是指以色列人、猶大族人和隨後的猶太人離開祖先的故土(以色列地),隨後在世界各個角落定居。根據希伯來文聖經,「流亡」一詞是指公元前8世紀從以色列王國流亡出來的以色列人的命運,也指公元6世從猶大王國流放出來的猶太族人的命運。
 
6. Numinous(努秘)
Numinous是一個英語形容詞,來自拉丁語中的「numen」一詞,後者意即「精神或宗教情緒的激發」,「神秘而令人敬畏」。Numinous在17世紀源自意味著「神明」或「在某種物質或空間之上的靈魂」的拉丁語單詞「numen」,以在羅古羅馬宗教中的使用尤甚。其以與「numen」相關聯之事物爲涵義,代表了神性的力量、存在或顯現。哲學家魯道夫·奧托用這個詞匯來代表扣除神聖中的「道德」和「理性」之後所遺留下來之物。
 
97
1. 巴克提(bhakti)
奉愛(梵語:भक्ति,轉寫:Bhakti),又譯為信愛、奉獻、虔信、信、虔敬、忠誠,音譯爲巴克蒂、巴克提、薄帝、薄克帝;在印度教中指對最高神祇三相神的虔誠信仰、尊敬供養的傳統;印度文化圈內的伊斯蘭教、基督教、上座部佛教、耆那教、錫克教也吸收了這個詞語,如東南亞上座部佛教將佛弟子對佛陀、阿羅漢聖者的虔信稱爲「薄帝」。
 
2. 普世性(ecumenical)
基督教的概念。新約初期,在公元一世紀新聚集起來的基督徒團體,自認為是一個普世的信仰團體,被派遣到普天下去,向所有人類宣佈天主國的喜訊(瑪廿八16~20),並且,要成為「世界的鹽」、「地上的光」(瑪五13~14)。教會是慢慢地實現它之為真實的普世信仰團體的特色,而教會歷史正彰顯出這段實現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有三個主要突破界限的時機:(1) 基督徒團體從一個極度猶太氣息的環境轉變到羅馬帝國希臘文化的世界。這是外邦人的宗徒保祿的偉大成就,他建立起一般所謂的「基督宗教」(Christianity) (參 436基督宗教):包含整個歐洲社會、政治、文化、宗教的實體。(2) 基督宗教從歐洲到世界其他大陸的擴展,這擴展從十三世紀末開始,到十六世紀達到全盛期。一個結合著歐洲、拉丁及士林哲學的基督宗教傳佈到全球各地;從地理上言,基督宗教真正變成了普世的宗教實體了。(3) 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要成為真正「救恩的普遍聖事」的決定帶來了一個巨大的轉變:從西方單一文化的基督宗教轉變為多樣文化、多重中心、世界性的基督徒信仰團體。
 
3. 陳那(Dignaga)
陳那菩薩(梵名दिन्नाग,Dinnāga 或 Mahādinnāga,巴利文作Dinna,藏語:ཕྱོགས་གླང。生卒年不詳,約440年-520年),意譯為域龍、大域龍,又譯為童授。為瑜伽行唯識學派世親論師門徒,除宣揚其師觀點,亦改革佛教因明學(佛教邏輯學),創立三支因明,即新因明。與其師世親、再傳弟子法稱共為二勝六莊嚴之一。 根據考證,陳那極有可能就是戒賢大師的藏文翻譯,但此論點尚待考古學家證實。
 
4. 佛滅後一千一百年頃,陳那出生於南印度案達羅國,為婆羅門種姓。從小乘犢子部出家,因邏輯上的爭論改學大乘,師事世親菩薩,其天資聰敏,能言善辯,曾擊敗很多外道論師,為瑜伽行唯識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佛教邏輯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被看作新因明之祖。
在唯識學方面,陳那首創見分、相分、自證分「三分說」。在因明方面建樹頗多。
 
96
1. 排他論(exclusivism)
排他論者主張眾多宗教中只有一種是絕對真實的,其餘的皆為謬誤,排他論者在真理問題上有一種絕對化的觀點,而這也是宗教的本性,如果某宗教不是唯一的「真理」,那麼它就不值得信仰,事實上任何一個教徒只要它表示對自己的宗教忠心,就自然產生了一種內在的排他性。排他論是大多數一神論宗教的正統立場,它們只認為自己的神才是真神,只有委身於該宗教才可得到拯救,其他的宗教被視為非真實。當這種排他性排除其他種族時成為種族主義、或是排除其他異教徒而成為封閉宗教,在人類可知歷史上有多次因此類意識形態的排他而起之大型爭鬥。基督新教是典型的排他論宗教,但基督宗教的部分派系也提出「普世拯救論」。因此這就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另外,基督新教強調「信者得救」,造成反排他論者認為這只是一種狹隘的拯救觀,這並非至善至美的神該有的。
 
2. 多元論
多元論者主張世界各大信仰雖十分不同,但這只是我們稱之為神或上帝在生活中同等有效的理解、體驗和回應方式。希克認為各宗教就像「瞎子摸象」的道理,我們不能斷定那一種宗教才是真的,因為真相很可能永沒法被完全證實,各宗教只是「不同的燈,相同的光」。然而反多元論者認為這根本破壞了宗教的本質,如果承認其他宗教也是對的,那各宗教教義、聖典就欠缺了獨一性。瞎子摸象非共享一終極實體的不同面,而是全都錯了,尾巴怎麼也不可能代表象。除非有人能說出整個象的實體,否則各宗教站出來對話,只是一對瞎子亂說,與其說全部都有理,不如說全部都錯。另外,反多元論者認為要求基督教徒與佛教徒談話,又要與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取得共識是不切實際的,這只是一大堆盲人亂說一通,與象的形態越來越遠。
 
3. 兼併論
兼併論站在排他論與多元論之間,它一方面認為上帝只得一個,卻又把其他宗教看成是「合法的宗教」,神給予各宗教救贖的啟示,只是其他宗教在接受神的恩典時夾雜著因文化差異而出現的偏差,他們所表達的並不如某一宗教般正統,其他宗教只是一些「無名的教徒」,他們接受了部分正確卻部分錯誤的觀念,正統的教徒就是要去糾正他們。反兼併論者認為這種論調將兼併論放在一個很不利的位置,因為若其他宗教接受啟示並不完善也可得到神恩典救贖,那為什麼還要說服他們信正統宗教?而「無名的教徒」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說話,既然大家都有神的恩典,那一種宗教才是真正的宗教?那一種才是無名的宗教?這種隱含的排他性也使得兼併論者兩頭不討好。
 
4. 神道教
神道(日語:神道/しんとう、かんながらのみち Shintō, Kannagara no michi;也稱為「惟神の道」、「随神の道」)是日本的原生傳統宗教,為日本民族的民族宗教,奠基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其特色是將世間萬物中令人敬畏及崇拜的均視為神,從山、海之類的自然界物體或現象、祖靈、傳統神話中的神祇與英雄、乃至各種幽靈等皆是,數量之多可以「八十萬神」[註 1]或「八百萬神」來形容。與其他民間信仰相似,神道沒有統一的信仰組織,旗下分為數個流派。
 
5. 錫克教
錫克教(旁遮普語:ਸਿੱਖੀ sikkhī /ˈsɪkːʰiː/ ,意解「信徒」)是一種印度次大陸的一神教,以《古魯·格蘭特·薩希卜》為經典。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是現存最年輕的宗教之一,目前在全世界有2500萬教徒,是世界第六大宗教。大部分錫克教徒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
 
6. 大洋洲原住民宗教
在大洋洲的三大島群上,其原住民宗教深具代表性,英國人類學家馬雷特 (Robert R. Marett),在其1891年的著作中提到,美拉尼西雅人宗教的基本概念是「瑪納」(mana),只一種可能存在於一位領袖、一塊岩石或某種神聖物體中的神祕力量。玻里尼西雅宗教的特點在於不可見的精靈世界,與人們可以看到、經驗到的世界交織,神靈是自然事件背後的各種力量。密克羅尼西亞的宗教特色在於重視世界創造的神話,也更強調女性神靈的作用,人們往往把各種可食用植物的創造歸功於女人。而澳洲各族原住民的宗教共同特徵是「圖騰崇拜」與「夢」的觀念。在其信仰中,「夢時代」(dream time)時期具有圖騰意義神靈祖先從大地出現,創造了人類和天地萬物,制定了社會規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宗教研究所 博士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pentor 的頭像
    repentor

    關於愛,我是個小學生。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