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不動,脊椎角度不變,左手打直,腰臀啟動下桿...這些我好像都注意到了,可是為甚麼還是常常打到地,導致擊球無力?上次在 「我感覺到了!」 一文中曾提及,葉教授認為我 「上半身沒放鬆」,我試著照他的話去做,結果的確不錯!球質甚佳!可是擊球距離稍嫌短小無力 --- 一個全天下男人都害怕聽到的四個字 --- 因為一直想保持上半身輕鬆,不敢用力之故。 I sometimes wonder if it is reluctant for any golfer to have their swing powerful and whippy... 所以昨天我去練習場再試一下,看看可不可以上半身稍稍用力,而同時享受輕鬆優雅的姿態、又有不錯的球距。

殊不知,一番練習下來,

地球被我幹凹了一個缺口!!哀!!


結果越打越氣、越打越用力,當然就一直不停地打到地... 為甚麼呢?繼上次 「我找到了!」 所發現多種幹地或剃頭的原因之後,


我又多找到了一個原因,

解釋了為甚麼上半身用力會不停幹地:

因為右肩太用力、太主動,

以致下桿時向外凸出原有揮桿路徑,

迫使桿頭 outside in,產生大右曲球;

並且下沉,使桿頭觸地先,

不要懷疑,儘管外凸、下沉,你的頭仍可以 「不動」,

為甚麼呢?因為脊椎及頸骨有一定的韌性和空間,

可以稍稍 compromise 這些誤差,

所以你感覺不到,以為真的 「不動」,

事實上,你頭不動,但你動別的地方...

當然,頭下沉也是元兇之一啊!正所謂:「上桿肩頭找下巴,莫要下巴尋左肩。」

如此這般亂打,

漸漸地弄傷了我們所愛的地球,

也弄傷了我們的右手肘。


又多試了幾回,發現確實是這個問題。太好了,也就是說:如果右肩用力,但注意不要使其外凸或下沉,不就兩全其美了嗎?沒錯,我又找到了:

下桿時,注意右肩轉回不要超過下巴的延長線,

收在下巴之以內!

雖說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但你仍要這麼想。

此外,下桿時記得務必要夾緊右腋下!

雙手才不會因強大的右肩回轉而脫出軌跡。

這就是我右肩用力後會打到地的原因!

雙腳的重心轉移也要注意!

絕對不要使重心超過雙腳的內側!

上面那句俗諺亦要牢記:「上桿肩頭找下巴,莫要下巴尋左肩。」

如此,不管你多用力轉回肩膀,

原有揮桿路徑也不會被破壞,

桿頭也不會 outside in ,

(從球的右後方接近球、擊中、再從左或右前方離開),

而是 inside-in-inside-out ,

(從球的左後方接近球、擊中、再從左前方離開) 了!

不再大右曲,也不再打地球。

以上心得,全已增修於拙文 「全揮桿解析」中。其實,這些資訊都不是秘密,只在於你我是否能體會而已,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