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4:1~14

1 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
2 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裡面發出來。
3 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裡。
4 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
5 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
6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
7 希律就起誓,應許隨他所求的給他。
8 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
9 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他;
10 於是打發人去,在監裡斬了約翰,
11 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他母親。
12 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
13 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
14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

心得

這段若不解釋一下的話,肯定搞不太懂在說什麼。今天試著用最簡單問答的方式來說明,相信這樣比較清楚且省篇幅:

1. '分封的希律王' 是誰?

'分封的王' 指當時管理四分之一地區的統治者;'希律' 是 '大希律' (太 2:1) 的四子之一,又名希律安提帕,自 4 BC 至 39 AD,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也就是約但河的東南部,耶穌的家鄉拿撒勒在其轄區內。'那時' 就是主耶穌在自己家鄉傳福音遭排擠的時候 (太 13:54~58)

2. 施洗約翰有 '復活' 嗎?

當時的希律王說這話的時候,施洗約翰已經被他殺了,以下的經文就是記載施洗約翰被關在監裏並被殺的經過。希律王以為耶穌的異能是靠著約翰復活的力量而來,王不認識基督,因為他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自己的心,活在黑暗裏。異教徒迷信靈界的事,以為耶穌不過是許多行異能者之一,並不認識耶穌是神的獨生子。

3. '希羅底' 這個女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腓力是希律的同父異母兄弟,又稱希律腓力一世,他沒有作王,住在羅馬。希羅底是大希律王的孫女,這女的先嫁給在羅馬的叔叔腓力,後來才改嫁給另一個叔叔,也就是希律王安提帕。希律代表當時的羅馬政權,算得上是最主要的政治主體,卻充滿邪惡、腐敗、和黑暗;政治家表面上為民服務,但實際上往往把一己的利益置於人民之上,並利用權柄排除異己。

4. 為什麼娶這女人不合理?

根據摩西的律法,若兄弟猶在,與兄弟的妻子結婚是被禁止的 (利未記 20:21)。施洗約翰直接了當的勸誡希律不可以娶自己兄弟的妻子,這便是亂了倫常。這說明了希律娶希羅底,兩人一起犯下傷風敗俗的事。本來就理虧了,又因遭施洗約翰責備,這對狗男女因此更加惱羞;不只希律想殺施洗約翰,連希羅底也憎恨在心,伺機殺人滅口,實在惡毒。唉,施洗約翰這番話引來了殺機。

5. 希律在愁什麼?

放心,不是在愁施洗約翰是神的僕人,殺了會冒犯神。政客慣常的作法就是排除異己,殺了眼中釘。惟一的顧忌乃是 '民意和民心',怕不合暴民百姓的喜好而引來抗議 (暴民政治)、怕自己被百姓噹說話不算話、或許也可能是希律愛面子,因為說了發大財結果後來被罷免的話,這樣會很沒面子啊。不管怎麼說啦,反正希律的眼中並不在乎有沒有合神心意就對了。

6. 耶穌為什麼要獨自退到曠野?

約翰的門徒跟隨他們的老師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他們和施洗約翰間的情感深厚,可想而知。老師被人殺死,怎能不傷心悲痛呢?但聖經並沒有多作記載,只記載學生們所作的兩件事:(1) 把屍首領去埋葬了;(2) 趕快告訴耶穌,因為施洗約翰與耶穌是堂兄弟,之間的交情當然更是不一樣囉。

'退到野地裏去' 指的是在 '伯賽大城外的荒野' (詳 路 9:10)。綜上,耶穌退避的原因顯然是他跟施洗約翰門徒有一樣的心情:內心傷痛不已。

7. 耶穌這樣的舉動,給了我們什麼教導?

我認為至少可得到兩個啟發:

i 把拯救世人、傳福音的任務,放在自我之上:傷心的耶穌,應該是想獨自退到沒有人的地方,可能需要自己安靜一下,畢竟這消息太震撼且令人難過了。但又看見了許多 '病人' 仍願意 '死忠' 的追隨耶穌,不放棄任何一個能得救的希望與真心、也看見了這些人對耶穌的 '熱切' 與 '信心,所以決定先放下自己的傷痛去憐憫他們,也就是這群痛苦無助的人民,治好他們 (與他們所帶來) 的病人們。

ii 我真的不太想直接講出來ㄟ,總要讓各位想一下、動動思緒比較好吧?歡迎於下方留言或小組討論,告訴大家你的看法。我給各位一個反問當作提示好了:既然耶穌如此難過、加上耶穌擁有屬天的權柄,那麼 當時耶穌為何不救施洗約翰脫困、以躲避令人遺憾的一死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