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症狀
腱鞘炎因發病部位不同症狀也各異,臨床上常見的有腕部的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以及足底的屈趾肌腱腱鞘炎等。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出現在腕部拇指一側的骨突(橈骨莖突)處,表現為骨突周圍有明顯的疼痛和拇指活動受阻,局部壓痛。自我檢查時可把拇指緊握在其他四指內,並向腕的內側做屈腕活動,則橈骨莖突處出現劇烈疼痛。
屈指肌腱腱鞘炎多發生於拇指與中指的手掌面,清晨醒來時特別明顯,患指表現為屈伸功能障礙,疼痛有時向腕部放射,指關節屈曲處有壓痛,並可觸到增厚的腱鞘、狀如豌豆大小的結節。當彎曲患指時,突然停留在半彎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樣,用另一手協助扳動後,手指又能活動,產生像扳槍栓樣的動作及彈響,所以又被稱為“扳機指”或“彈響指。
足底屈趾腱鞘炎穿高跟鞋的狀態下長久地站立和行走是女性發生足底屈趾腱鞘炎。身體的重心前移,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在足底的前部,久而久之,腱鞘和肌腱間摩擦、炎症滲出等誘發腱鞘狹窄或炎症。
1、疼痛
多數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只訴關節“彆扭”,運動時關節內酸脹或發不出力的感覺。有時感到條帶狀疼痛。
2、局部的腫脹
發病肌腱會有條索狀隆起,程度不一。
3、功能障礙
發生於上肢手腕部的腱鞘炎多影響隊員發力,有時擊球時會出現動作變形,發生於足踝部的腱鞘炎在運動步伐時會感到疼痛而影響動作。腱鞘是包繞肌腱的鞘狀結構。外層為纖維組織,附著在骨及鄰近的組織上,起到固定及保護肌腱的作用。內層為滑膜可滋養肌腱,並分泌滑液有利於肌腱的滑動。由於反覆過度摩擦,引起肌腱及腱鞘發生炎症、水腫、纖維鞘壁增厚形成狹窄環,肌腱的纖維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內滑動困難,就是狹窄性腱鞘炎。
腱鞘炎病因
外傷因素(30%):
可以是受傷、過份勞損(尤其見於手及手指)、骨關節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
職業因素(35%):
一些需要長期重複勞損關節的職業如打字員、器樂演奏家、貨物搬運或需要長時間電腦操作的行業等,都會引發或加重此病。常見患處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
疾病因素(35%):
女性及糖尿病患者會較易患上這病。病人會感到關節疼痛,晨僵,通常關節晨僵的感覺在起床後最為明顯,而症狀並不會隨著活動頻繁而明顯緩解。受影響的關節腫脹,甚至彈響,關節活動障礙。
腱鞘炎診斷
診斷方法一
1、橈骨莖突處隆起、疼痛,可向前臂及拇指放射痛,活動腕及拇指時疼痛加重,不能提重物。
2、橈骨莖突處明顯壓痛,有時可觸及硬結節。腕和拇指活動稍受限。
3、握拳尺偏試驗(Finkelstein征)陽性。
診斷方法二
1、局部壓痛:在傷部腱鞘及周圍壓痛明顯。
2、抗阻試驗陽性:由於患病肌腱腱鞘的炎症或腫脹,在關節過伸或過屈時會使疼痛加重,如橈骨莖突突狹窄性腱或過屈時會使疼痛加重,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會有Finkelstein征陽性。
3、局部腫脹。
4、關節的彈響:手指部的腱鞘炎多有“彈響”現象,稱為“板機指”。
應與以下病症相鑒別:
腱鞘囊腫:是發生在腱鞘或關節囊附近的囊性腫物。囊腫壁的外層由纖維組織組成,內層為白色光滑的內皮覆蓋著,囊腫內有稠厚黏液樣物質。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性為多見。 本病的發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常與外傷或某種經常的動作有關。好發於青壯年,女性多見。以腕關節背面、足背、腋窩等部位居多,囊腫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光滑腫塊,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日久後運動時稍有不適。腱鞘囊腫一般無須治療,能夠自行消失。有些病人可作囊腫穿刺,先用空注射器抽吸出囊內液體,然後注入適量糖皮質激素,經治療大部分病人可治癒。如囊腫較大或經上述治療後無效者,或反覆發作者,則可用手術摘除。
腱鞘炎治療
腱鞘炎西醫治療
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初診或症狀較輕時,可採用制動、理療或局部封閉保守治療。如果非手術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或反覆發作時可採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並非切開腕背第一鞘管即告結束,還應檢查鞘管內有否解剖變異,有的話需將其多餘部分切除。如果此處有肌腱粘連也應同時鬆解。由於此處有橈神經淺支及其分支在皮下通過,手術時應加以保護,不要損傷。
2.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1)病變初起時可用理療或局部封閉治療 大多有效;
(2)病變重或反覆發作者可採用手術治療 手術要切除增厚的狹窄環,切除範圍應在術中觀察屈肌腱在手指屈伸時增粗處不受鞘管的阻擋為度。
3.肌鞘炎
腕部制動,局部熱敷,必要時行局部理療或局部封閉,大多症狀可消失;若長期反覆發作,腱周、滑膜組織變厚,局部隆起可考慮手術治療,切除增厚的滑膜及筋膜。
4.尺側腕伸肌腱鞘炎
早期需制動或局部封閉,晚期手術行滑膜切除或鞘管部分切除術。同理,在橈側腕屈肌及尺側腕屈肌也可發生類似病徵,也常是由相應的腱鞘炎所致。若反覆發作,患者亦可考慮手術治療。
腱鞘炎中醫治療
1.消炎除濕,軟堅散結。
【治療】主治腱鞘炎、腱鞘囊腫等。
【方藥】黃柏、白蘞、山豆根、白芨、昆布、海藻、穿山甲、生南星、生半夏、三稜、莪術、紅花、防己。防己消炎除濕,軟堅散結。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混合均勻,再用水、醋各半加熱後把藥調勻,外敷患部。
2.活血消腫。
【治療】主治腱鞘炎、腱鞘囊腫等。
【方藥】用地鱉蟲,京半夏,紅花,全蠍,研成細粉,加米酒浸泡2周,外搽患處,以局部發熱為度,可以活血消腫。
本文取材自 "健康猴" 謝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