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霍桑效應 (Hawthorne effect) 就是當被受試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效應,也就是當實驗組之受試者的行為是受到本身參與研究的知覺所影響,而非受到實驗處理所影響的現象,就被稱為霍桑效應。故在準實驗研究中,若結果非由研究者操弄所造成,而是受試者因為實驗的出現而產生的改變反應,即是霍桑效應。亦即研究進行時各種實驗處理對研究結果都有促進作用,受試者其實是對於新的實驗處理產生正向反應,即行為的改變是由於環境改變,由於實驗者的出現,非是由於實驗操弄所造成,這種假設性效果目前我們常稱之為「霍桑效應」。

2. 個體在某一方面表現良好,則被認為在其他方面必也表現良好,稱為「月暈效應」。

3. 畢馬龍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精於雕刻的國王。他塑造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並深深地變上了他創作的這個少女。他將這座雕像視如真人,且立下誓言要與之長相廝守,終於感動了掌管愛與美的女神,使其心愛的雕像少女變成了真人。這一則神話借用到人類行為的研究上,則被賦予了稍有差異的意義。在行政管理方面,畢馬龍效應是指管理人員擬定原則、設立結構、發展體系,然後讓其下屬學習掌握這些抽象概念,以求最終轉變為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行為,這樣一種過程即稱為畢馬龍效應。這一名詞用在教育領域上,通常是與「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互用,是指教師期望對學生學業成績和智商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早在一九五○年代末,西方教育界就已發展了對「自我應驗預言」的研究,探討教師期望對學生智力發展的影響;隨後不久,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森索與傑克布森 (R.Rosenthal & L. Jacobson) 於一九六八年引用畢馬龍效應一詞來說明他們在實驗中所發現的教師期望之作用,自此以後,此詞逐漸變成了這種影響效果的代名詞。

畢馬龍效應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實驗研究之上,來比較教師給予學生期望的前後,經一個學期,或是一、二個學年,學生智商及學業表現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產生始自於教師根據學生條件而產生對學生的期望,這分期望隨後影響教師的教室行為及態度,學生便透過教師的表現感受到該期望,並從該期望發展出相對應的自我概念,此自我概念又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最終達到與教師期望相合或相反的表現。畢馬龍效應的過程關鍵在於學生是否能感受到並認同教師的期望,此一關鍵決定了該效應是否在預期的方向上產生,抑或是根本不產生作用。

由於畢馬龍效應提出了教師期望會影響學生智力成長的觀點,對於長久以來一直認為智商是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的傳統心理學而言,是一大挑戰,因此,自我應驗預言的研究從一開始就面臨著贊同與反對的兩大營壘的爭執。然而,不論畢馬龍效應該如何被定位,現在的共識是,教師期望的實際效果是存在的,它直接影響到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以及學生成績的表現。

4. 強亨利 (John Henry) 是美國一名傳奇性的黑人,從事鐵路工作,他獲知公司將引進一種機器做實驗,以備後來取代工人時,便想使自己的工作績效超越機器,而拼命的工作,來避免被取代,但後來卻因為力竭而死。於是,當控制組的受試者,感受到他們處在和實驗組競賽的情況下,為了不甘示弱,而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超乎尋常的表現時,便稱為強亨利效應。一般而言,教育研究取樣方式若是以方便取樣為主,而不是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取樣,研究過程較難控制外在變項的干擾,如:教學策略、個人特質與動機等。例如,同時測量學習成效與態度的研究工具的信度與效度,是決定此類研究品質的關鍵要素之一,但是卻多缺乏這方面的資訊。在研究時也忽略了反應性效應的影響。換言之,當學生接受到一個新的教學模式時感到有興趣,便較積極學習;或是對於新的教學方式感受到一種威脅性而較用功。前者是新奇效應,後者是強亨利效應,此兩種皆是會暫時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反應性效應 。

霍桑效應與強亨利效應易於混淆,因為它們均會對實驗產生一些相反的影響。事實上,兩者截然不同,霍桑效應係指就實驗處理部分對實驗組的表現產生影響;而強亨利效應則對實驗中的控制組之表現產生影響。

~ 改作自 教育大辭典 + http://blog.sina.com.tw/childhoo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pen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